Thursday, December 28, 2006

東京遊記:長野偶拾

街上的紅楓,點綴日本長野市的初冬


幾經艱苦,終於在凌晨上到網,更新網誌。由地震破壞海底電纜,令互聯網癱瘓引發的嚕囌,足以讓我交另一篇稿(天呀!世界上好像還有人造衛星,以及不經南中國海的電纜這兩樣東西,可以傳送數據,解燃眉之急,雖然它們收費比海底電纜貴。),可沒想過這個南亞海嘯兩周年,出現的「互聯網海嘯」遲來先上岸,躋身十大新聞回顧......原來12月26號,不止是boxing day,還是地震日,啋啋啋,大吉利是。

久違了,老友,還望06年倒數這幾天,順順利利。東京充電之旅,so cool,包括情緒和當地氣溫。

吳偉明教授說得對,日本天氣反常,冬天還有楓蹤,全球暖化也真教人觸目驚心。我在長野市初遇紅楓時,可沒想這麼多,驚喜還來不及呢,還以為這是楓潮餘韻。

朋友奇怪我逗留東京十多日,可會太長,其實我半數時間在東京市外,遊走長野市、輕井沢(澤)、箱根和迪士尼,滿足我這個第二次遊日的燦妹,一次過上山下海(其實是浸溫泉)感受和風的欲望。

「長野市?無野玩喎。」旅遊組同事疑惑。

對,長野市無野玩,只有小城人情,時光倒流的小店,卻又生活化。我和旅伴也喜歡。

大概沒有多少香港人,會像我們般專程留宿長野市,就算短暫一遊,也不過視作前往滑雪場的中轉站。我們誤打誤撞到了長野,便順其自然感受小城的純樸好了。享受唯一的觀光活動,參觀全城唯一景點:1400多年歷史的善光寺,偶遇神風特工隊的墓碑。在全城最旺的大街,window shopping 充滿80年代懷舊氣息的煙花店洋服店文具店,碰上一家情調媲美台北九份電影院的戲院。是那種恬靜而懶洋洋,未被「旅遊化」的小城風情,留住了我和旅伴的腳步,體味都市以外的日本小城真實一面。

連交通燈的響聲,也是電影Swing Girls(喇叭書院)內,那段充滿爵士拍子的旋律,喚醒我這裏與歐美小城的不同,是那種著重細節,「乾乾淨淨」的日本民族性,讓我不得不細看這個最高的大廈,也不超過20層的縣城。

可能,在日本,像長野市般先進卻又樸實而稍帶鄉味的縣城,有很多很多。無暇走遍日本的我,晚上在沒有霓虹燈,黑漆漆的長野市大街上,漫無目的地蹓躂,回味着兩小時前吃的Mos Burger,雖然只有零度,也不覺寒冷。(上載相片因網絡故障而需時,遊記待續)

Saturday, December 09, 2006

再訪東京

3年又3年,一篇稿又一篇稿,試過連續兩晚通宵寫稿,像煉仙,意志驅趕傷風咳藥的睡意。密密做無停手,做到周五晚上10點,終於大功告成。嘩,要雕花的近萬字報道,共4個題目再加採訪,居然4日內趕起了,真係要讚讚自己,夠晒productive。

要好好獎勵自己,去東京小休11天。上次去東京是2000年的事,跟香港電訊出差,看諾基亞開發的3G技術。農曆年去,大夥兒在富士山腳最興奮時,傳來小小超鯨吞香港電訊的消息。想不到出trip幾日,掌管香港通訊命脈的巨無霸,竟已人面全非,但覺兒戲。

俱往矣。當日幫小小超手收購老電(記者對「香港電訊」的稱呼)的張永霖,我前陣子才訪問過他,故事在上周刊登了。張永霖,千山我獨行。

最抱歉還是尚未回應各位。長期累得沒時間睡覺,也許因此我那幾聲咳,總是「拖住拖住」。東京據說很冷,千萬別鼻敏感冷傷風,我還要玩個夠的。或者,去旅行早睡早起,撥亂反正,我的小病手尾得以甩走吧。

Tuesday, December 05, 2006

趕稿趕稿趕稿,忙得發瘋。總是不斷尾的咳嗽,實在煩人。

大腦便秘。容我寫完放假前最後一篇長稿,自會回應各方問候。謝謝關心。

Wednesday, November 29, 2006

賣地.網誌調查



周二下午,路過中環地鐵,人群圍觀大堂天花板懸着的LCD電視機,由now直播廣播道1號地皮叫價盛況。剛好完成拍賣,以19.4億成交,成為信和囊中物。地皮平均呎價9868元,將來賣樓呎價肯定過萬(有說起碼13000元),如此豪宅,吾等草根望塵莫及。

想起幾年前某次賣地,為報紙寫了一段小配稿,謂信和每次投得地皮,定必是樓市最熾熱之時,往往買貴地,然後樓市就……小西灣藍灣半島個案,至今銘記於心。近年豪宅炒得起,個個一窩蜂,也不知是福是禍。居屋又屆末代,公屋居民沒有了旋轉門,更沒有能力換樓,社會流動的階梯,愈來愈難爬。

*********************

微軟的「Windows Live 香港網誌研究報告」見報,網友議論紛紛。我是採訪者之一,先把調查重點陳述如下:

a)400多萬香港網民,有56%撰寫網誌,亦即超過200萬人寫blog
b)62% blogger是女性,38%男性
c)70% 受訪blogger 撰寫網誌目的,是透過網誌與朋友和家人分享日誌或相片簿,超過一半(56%)用網誌與親友保持聯絡,比亞洲區的平均數(43%)為高
d)網民對網誌信任度相當高,接近一半(47%)相信網誌內容的可信性和傳統媒體相同
e)8成 blogger 每周用於閱讀或更新網誌的時間,最多或少於5小時
最喜歡的網誌內容,以類別計,依次為旅遊(23%)、音樂(18%)、IT(6%)、新聞(6%)、電影(6%) 。以人物計,則是歌手(33%)、藝員(28%)、商界領袖(10%)、政客(8%)、運動員(6%)
f)論瀏覽人次,82% 被訪網主表示,網誌瀏覽人數每周少於20人。


我最疑惑的數字,一是200萬人寫blog,震撼效果一如當日葉劉淑儀宣佈,超過167萬港人內地子女合資格來港。每7個香港人有2個寫網誌?誇張了一點吧。其二是網誌瀏覽人次之低,82%瀏覽人數每周少於20人?

關於blogger 數目,我想在抽樣方面,應該可以更完善的,得出一個更準確的數字。微軟調查內的1191個本地被訪者,全是MSN門戶網站香港訪客。如果要強調代表性,抽樣時是否要random一點,不局限於MSN訪客?

我不是說微軟的調查方法錯誤。我也訪問過前統計處長何永煊,聽他就167萬人的統計方法解畫的。

至於全港有多少網民,這個更麻煩。200萬?400萬?統計處好像沒有這個數字,翻查電訊管理局發表最新的寬頻及撥號上網用戶數據,截至今年8月,全港大概265萬個登記撥號或寬頻上網戶口。當然這並不代表只有265萬人上網。So……

說到網誌瀏覽率之低,我不懂解釋了,只能提出一個現象。我現在工作的雜誌,設有讀者推介專欄,歡迎讀者電郵推介心水網誌,運作至今近3個月,幾乎所有BSP的網誌,也有熱心人推介,就是沒有MSN Space。(有興趣推介的,無任歡迎。)

採訪民意調查,又回到老問題,怎樣的民意調查才算準確,值得報道?老實說,我最怕報道民意調查,永遠不知道調查的誤差,sample size分分鐘不夠1000,又懷疑調查的隨機性。究竟調查結果是否有代表性?調查數字有多少是水份?真的值得報道嗎?

可恨我的Research Method知識,悉數歸還給大學教授。有關統計的問題,還望高人指教,我蠻有興趣研究,以後要調查、評估網誌或網民,怎樣的統計或調查方法最科學化。我從前在地鐵做暑期工,每晚根據電腦隨機輸出的電話號碼名單,做電話訪問,這方法恐怕在網絡時代不管用了。

明報:逾半網民有個blog 近半人相信內容可信
美通社:Blogging Phenomenon sweeps Asia

Tuesday, November 28, 2006

新聞是怎樣得來的

坐在微軟於太古廣場3期23樓的會議室,盤算着如何快快趕稿,一幅又一幅powerpoint在眼前掠過,內裏的Pie chart 顯示本港blog界的統計數字,要數這一句最入腦:

「甚麼是寫blog最討厭的行為呢?有56%被訪者最討厭blogger唔update個blog。」微軟在線服務集團香港區主管Leslie 朱會泳說。

我冷汗直冒。不過因為小毛病,生眼瘡呀作傷風呀,我不停服藥,過去的周末迷迷糊糊的,僅餘的清醒時間差不多全奉獻給公司,拼命寫稿了,顧不了網誌,才自動「放假」一周。唉,我不想的……

這是MSN關於港人寫 blog 的調查,也許各位在周二的報章,也會看到相關報道。細節待調查見報後再補充。

*************

今次想談談新聞如何「跑」出來。

郎朗想做香港人,每次來港一舉一動也備受注目。周一中午,靚女記者E來電:「聽講郎朗今日來香港,去入境處搞申請移民手續,你知道詳情嗎?」說來慚愧,我率先報道郎朗承認申請入籍香港後,便沒有跟進了。不久,型女記者P問我同一問題,我不敢怠慢了,何不聯絡唱片公司公關,問個究竟?

香港公關只知大概。據聞,郎朗來香港辦手續一事,是移民顧問和郎朗在中國的公關「放料」的,只需幾小時便傳遍報館電台,個個跑去入境處等呀等,腿都痠軟了,目標人物郎朗終於穿着LV皮鞋翩然而至。

這一刻也真夠哄動的。在場的記者朋友說,郎朗一邊搞手續,一邊拿出自備的相片,逐張簽名送給記者,明星派頭十足,十足做騷。郎朗見報,入境處樂得有免費宣傳,相得益彰。

香港回歸五周年,邀請李雲迪表演。明年回歸十周年,又會否找新紮香港人郎朗做嘉賓呢?

Tuesday, November 21, 2006

穿Prada的鋼琴王子

恍恍惚惚,碰見李雲迪,穿着LV西裝。不得了,我的訪問稿起題「穿Prada的鋼琴王子」,明明他親口對我說,他穿的是Prada,怎麼來了LV?李雲迪,別走,你的Prada哪裏去了……

睜大雙眼,嗯,原來是個夢。這是我上周四凌晨的夢境,那天雜誌出版新一期,刊登李雲迪的報道。看來我把工作帶入夢中,真可怕。

面對鋼琴高手如李雲迪,如郎朗,我不免心虛,習琴多年所得的古典音樂修養,也不足夠探索他們的音樂世界。說李雲迪穿Prada,是噱頭,也為了拉近高不可攀的鋼琴王子,與大眾的距離。

他是明星,上鏡前有化妝師精心打理尊容,擺甫士拍照時故意不望鏡頭,冷酷的沒有笑容。是自信又愛美吧,也好,一個24歲的大男孩,總有一些堅持,何況他是一個帶有稜角的藝術家?

只是不明白,他為甚麼會戴金頸鍊呢?雖說是名牌卡地亞,但總覺廿多歲年輕人戴金頸鍊怪怪的,銀器會青春一點。

兩個月前,我燃起郎朗移民香港的新聞火頭,他在專訪時親口證實申請優才計劃,成為獨家新聞。這次李雲迪來港,大伙兒照辦煮碗問他會否入籍香港。這兩個未來香港人對我說,申請入籍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樣是香港護照多國免簽證,十分方便。無疑,兩個鋼琴王子想做香港人,的確具新聞價值,然而我並不特別興奮,香港之於四海為家的他們,不過是一個加油站,甚至連表演舞台也不是,他們終究是過客。想從鋼琴王子身上叨光,我們沒資格。

***************************

同期出道的尤仔另有發展,我在歡送宵夜Party吃得太飽,難以入睡。

新聞行業,聚散匆匆。讀報驚聞前輩包雲龍病逝。對這位前亞視新聞部總監、前《成報》社長特別有印象,因為出道不久時,我曾經冒眜向他問好,索取他的名片。那是科網泡沬爆破不久的事,我當時工作的報館,跟電盈其中一個辦公室很接近,包雲龍當時是那裏的顧問(詳情我也要翻查資料)。

一晚,我在小巴碰見他,不知那來的膽量,我竟然上前自我介紹。見慣世面的他笑意盈盈,問了我幾句,也不記得當時的對話內容了,只記得他很友善,臨行前還跟我揮手道別。

友人傳來包雲龍的悼念網頁。願包大人平安,在天國。

Wednesday, November 15, 2006

今日廣告



這個刊登在明報,佔四分一版的廣告,頗堪玩味:

********

熱烈恭賀陳馮富珍醫生榮任世界衞生組織總幹事

陳醫生為修讀家政科(未來新高中科技與生活科)學生建立了自強不息的光輝榜樣,也為家政教育的價值提供了最好的證明。

我們衷心祝願陳醫生事事順利,為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作出最大的貢獻。

香港家政學會


********

這裏先說說陳馮富珍的經歷。家政,是她的青雲路踏腳石。她在羅富國教育學院主修家政,22歲畢業後,順理成章於伊利沙伯中學,當了1年家政教師。

愛情至上,為青雲路帶來轉折點。不願兩地分隔拆散鴛鴦,她寧做「跟得」女友,放棄官校教師鐵飯碗,追隨到加拿大習醫的男友(現任丈夫陳志雄),雙雙到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深造。

73年,是陳馮富珍的人生交叉點。短短1年內,她取得家政科學位,還當了甜蜜新娘。眼見丈夫功課繁重,她擔心兩人因而沒時間相處,決意一招「夫唱婦隨」,做「跟得」夫人,棄家(政)從醫。她以文科生身份轉讀醫科,試過被大學醫學院總監潑冷水,叫她回家煮飯,不要當醫生。她沒有氣餒,由男友充當補習老師,終於苦讀有成。

84年,她隨夫回流香港,以31歲「高齡」投身醫務衞生署(衛生署前身)轄下的母嬰健康院,從此平步青雲,94年成為衛生署首為女署長。

好了,再看廣告,我滿腹疑惑。陳太若非放棄家政,半途出家習醫,斷不會踏上國際舞台,那麼陳太證明了甚麼「家政教育的價值」?她又為家政學生提供甚麼「自強不息的榜樣」?難道要學她轉行,靠家政無運行?

耐人尋味。

Tuesday, November 14, 2006

企硬。

說的是梁家傑競選特首的意欲。訪問過他後,強烈地感受到他出選的堅定,甚至心底裏懷疑過,他是否渴望做特首。我想,這大概有助他累積政治資本的,至少知名度高了,下次選特首,大家也會想起他。

我從前說過,不知道他的底牌,也沒期望過訪問後,會知道 100% 真相,只能說說坊間兩個傳言:

1) 余若薇不想做炮灰,但泛民主派始終要找一個人出來競選。形象最健康,最沒有痛腳,又肯捱義氣者,叫做梁家傑。

2) 梁家傑自視甚高,幾年前已私下表明想做特首。因為他太想做特首了,余若薇便讓路,反正陳太不肯算嘛。

對於記者來說,最現實莫過於爭櫈仔戰場上,只得兩個悶男,悶親街坊。

因為一個悶字,我猶豫了很久,應否找梁家傑做訪問呢?敝刊人物版講 Lifestyle,一個悶男生活品味何來?思想鬥爭幾個月,直至梁家傑宣布參選,我可不能放過這新聞人物啊!就這樣,懷着忐忑心情,踏入他的資深大律師辦公室。

意外地,悶男的品味小節一點也不悶,包括他一整櫃德國喜姆(M.I. Hummel)手造陶瓷公仔,每個近 1 呎高,他的 Lalique 水晶擺設等。也許,他的品味不夠平民化,他珍藏的喜姆公仔,每個動輒過萬元啊!撇除銀碼,他倒是有點童心的,因為喜姆公仔全屬小孩子造型,欣賞善良和童真的人才會喜歡,喜姆陶瓷不是炫耀財富的好工具。

他最愛的喜姆陶瓷公仔,叫做「我要走天涯」(Merry Wanderer),巧合地,是他的寫照。

***********

肩膊硬。

渡過了非常糟糕的一週,心力與體力同樣疲累,肩膊莫名奇妙地疼痛。光顧按摩店,我誠惶誠恐,深怕1年前按摩肩膊過度,找脊醫「執手尾」惡夢再現。

師傅一按,嘩,好痛好痛好痛,唔好咁大力啦師傅,我個膊頭唔受力呀。肩上的壓力減輕了,揉揉搓搓,好像鬆弛一些,然則伴隨運動過度的痠痛,怎麼說也不算舒服。按摩前按摩後,一樣覺得痛,唉!

Thursday, November 09, 2006

留住中環天星碼頭的鐘聲



本周六,告別中環天星碼頭。笨拙地用數碼相機,凝住滿載集體回憶的天星碼頭鐘樓鐘聲,在虛擬世界,好好懷念。

正午12時的鏗鏘鐘聲。請耐心耹聽至片段最後一秒,那12下沉鬱的噹噹聲,縈繞着,在某日中環,在你我心間。

Tags :

PS : 感謝各方友好提供網誌sidebar重建貼士,稍後定當逐一回覆。

Wednesday, November 08, 2006

世衛選擇題

據說,到日內瓦採訪的記者們沒想過,陳馮富珍真的當選世衛總幹事。選擇題來了:

陳馮富珍當選,原因是
1)中國政治勢力強大(嘩!!!),取得非洲多國支持
2)陳馮富珍面試表現出眾
3)政治利益考慮,美國網開一面,沒跟中國搶票。今次讓中國一局,下次識做啦,唔該
4)美國見日本無勝算,沒有出手,讓路給中國
5)以上皆是
6)以上皆不是
7)其他

承上題,陳馮富珍當選,最難過的是
1)煲呔曾。昔日陳太是下屬,今日竟然外交地位比自己還要高!
2)SARS受害人。當日政府的拖拉,記憶猶新
3)討厭她的人
4)以上皆是
5)以上皆不是

時局艱深,不懂解答,還望高人指點。無論如何,所有採訪是次新聞的行家們,辛苦你們了。

Tuesday, November 07, 2006

災難.Face Off

心水清的朋友會發現,右欄的網誌連結消失了。因為,本版剛受到災難式的自我襲擊,網誌的範本(template)在存取期間,無端消失一大半程式碼,令版面消失了!

簡而言之即是 Face off,要重新移植面皮(版面)。可惜無法恢復原貌,我那堆各式連結、相簿與網上寵物,在虛擬世界灰飛煙滅。

唯有硬着頭皮,重建舊區(網誌右邊的sidebar)。因近日事忙,重建需時,請各位友好耐心等待。

想來今天(星期二)也頗倒霉的。先是用相機錄影時,記憶卡突然失靈,我的心血變成無法挽救的corrupted data。然後是邀約訪問不遂,反變成磨心。臨近黃昏,兩日後的訪問又要突然改地點,一下子手忙腳亂,好不容易接近晚上9時才安頓下來。臨走前,打印在互聯網搜尋的資料,好作訪問準備,怎料印罷數十張紙,才發現打印機的墨粉用光了,印了等於白印,被迫多花一倍時間,重新搜尋和打印。頭頭碰着黑的一天,就此過去。

但願明天會更好,一定一定,我明天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訪問啊!

PS : 我的好運回來了,下班遇見米安,齊齊乘的士回家,不用在地鐵發呆,真好。

Saturday, November 04, 2006

黃金海岸遊記(二):觀鯨記

9月往澳洲黃金海岸時,拍下的觀鯨短片


觀鯨的首要準備是:服食暈浪丸。

幾乎每個曾經觀鯨的朋友,均這樣叮囑我。放眼張望,澳洲黃金海岸依舊藍天碧海,暗忖應該不會刮風翻浪吧。坐在3層高的觀鯨船,我忙着在頂層甲板享受陽光,越過燈塔,該是觀鯨在望了,冷不防海浪掩至,我差點站不穩。

是的,這是太平洋了,當然風平浪不靜(其實算浪靜了,是我城市人不懂海洋事) 。是否看到鯨魚,也不大着緊,在香港才沒有這樣的機會,親近一望無際的蔚藍汪洋大海。難得天朗氣清,遊一趟沒有煙霞的船河,已經心滿意足。

21-9-2006 9-23-54

晃啊晃,人群傳出一聲尖叫,原來鯨魚現身了!Discovery Channel那些鯨魚飛身打筋斗的雜技場面,當然看不見,真實的鯨魚在海面游戈,只會稍稍露背,好心情的話翹起尾巴伸出水面。簡單不過的動作,人類們已看得如痴如醉。

因為,鯨魚並非經常露面的,像這天我們看見3條鯨魚,5條海豚,已經很幸運,據聞前一天觀鯨船臨走前,才隱約看見鯨魚背脊!

video內,噴水的便是鯨魚了,旁邊是小海豚。要攝錄也真不容易,我那部Canon 400萬像素相機,錄影時沒有Zoom 功能,要是鯨魚游得不夠近,屏幕只見一個緩緩移動的小黑點。

我懷疑鯨魚其實知道被人觀看的。牠會鬼馬地繞着觀鯨船游戈,沉下水底一會,突然在船尾噴水,觀鯨遊客如我便如此跟牠四圍跑,尖叫聲此起彼落。人看鯨魚,還是鯨魚看人?兩者皆是吧,我看鯨魚表演得很開心。

早上觀鯨,下午觀袋鼠。從太平洋回航,駛進郊外小島午膳,意外碰上一隻Kangaroo加wallaby的混合體,不知是否Wallaroo呢?牠的高度僅及成年人大腿,饞嘴極了,甫從遊人手中取過食物,便蹦蹦跳跳躲到樹底下,生怕被搶食!

看動物令人開懷,可惜這趟行色匆匆,沒空到動物園親近袋鼠與樹熊。真懷念6 年前那一趟,與舊室友S的悉尼藍山摸袋鼠之旅。不知S近況可好?

愛極了晴空萬里的好天氣
21-9-2006 9-18-04

延伸閱讀:黃金海岸遊記(一):情迷高跟鞋

Friday, November 03, 2006

M1NT

紅色火柴菩薩


菩薩冷眼紙醉金迷。在M1NT。當時得令的私人會所。

早知M1NT來自英國,實行股東制嚴選會員旨在矜貴,股東包括威廉王子和李澤楷,富豪效應力谷下,香港會所未開幕已成潮流話題。

為了替雜誌專題搜集資料,上周親赴M1NT的傳媒預展,見識高尚品味。位於荷里活道聚賢居樓下的5500呎會所,像各大蒲點般燈光昏暗,我只知內有8米長鯊魚缸,好不容易鑽到魚缸前,只見缸內有鯊魚懶洋洋游戈,缸外有潮人品酒起舞,猶如把海洋館搬進Disco,藍色與黃色射燈交替掃射下,似夢迷離。




人多擠迫,有點納悶。菩薩頭像附近,原來最空曠。各種顏色的菩薩頭,分佈在不同角落,每個由數千支火柴砌成,出自David Mach手筆,售價最少6萬元。我不敢觸摸,深怕褻瀆(其實害怕被取笑,幹麼對着藝術品手多多)。想來這裏的菩薩要好好適應環境,酒精源源不絕,又聽不到娓娓梵音,每晚只有超高分貝的流行音樂,聽不慣便變成噪音。

我行色匆匆,門口那盞9米長,用了32000粒Swarovski水晶砌成的吊燈,不過望了一眼。忙得滴酒不沾,見得最多是人啊人,連大門那個核實股東和會員身份,確保閒雜人等不得內進的指模機也錯過了。品味,還未嘗得真。


香港M1NT門牌
M1NT的標誌


水母缸
座位後有水母缸


鯊魚缽
有幾多條鯊魚?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gallery
Gallery放了David Mach的作品


灰色火柴菩薩
灰色火柴菩薩,很襌

Tuesday, October 31, 2006

陽光萬聖節



南瓜公仔化身稻草人,守護着大學校園的向日葵,萬聖節照常營業。

Friday, October 27, 2006

起飛

06年9月攝於澳洲黃金海岸Surfers Paradise


周三晚上,銅鑼灣街頭,大廈外牆的電視大屏幕,播着着廉價航空甘泉首航失敗的新聞。細看片段,見到舊同事K和T,都是聰慧的女記者,在狹小機艙內奔波。

T起飛不成,獃在機艙5小時,忙着採訪,未試過坐下來超過30秒鐘。她要回老遠的柴灣公司寫稿,翌日又要大清早跑往機場,真替她和K辛苦。

周四中午,終於起飛了。還望兩人一切安好。

周五,主觀希望一飛衝天的,是首日掛牌的工商銀行股份。每7個香港人有一個申請認購,威過登記做選民,銀行的報價電腦前,肯定比平日更多人。連特首煲呔都出席上市儀式,港交所嚴陣以待,每間媒體只准派兩個文字記者,一個攝影記者到場採訪,似足長實和黃業績發佈會。

這幾天,網友就傳媒報道blogger問題討論熱烈,本想多插幾咀,抱歉因太累,要稍後才回覆留言,請見諒。

Tuesday, October 24, 2006

別寄望傳媒保護 blogger

(A)
當實習記者時,有這樣的一天,不忍心拍下小孩天真無邪的臉。

這一個故事,也許我從前在此說過。話說孩子們的母親因撞船意外,離開了。記者們趕到她的家「撮相」(拍下苦主證件上的相片,以便將其樣貌登報)。行家們的相機鎂光燈閃呀閃,只是跟班的我閒着沒事做,望着屋內幾個不足十歲的小孩,還未懂得為母親悲傷,一旁的長輩們而淚如雨下了。

這樣的場景,有悲愴有無辜有無知,是突發新聞的上佳題材。我拿着傻瓜相機,拿不出勇氣按下去,擔心在不問自拍下.我的閃燈會嚇壞他們──就算我把這一幕拍下,又可以幫到他們嗎?抑或令他們翌日更傷心?

(B)
小孩的相片,還是要拍下去,在另一個時空。

雞年,替報紙編採星期日粉紙專輯,要拍一張有雞年氣氛的頭版大相。忽發奇想,買一堆雞年賀年飾物和玩具,送給社區組織協會一班貧窮的新移民小朋友,讓他們說說新年願望,拍張把玩雞年玩具的團體照,小孩們開心快樂,我又可以交差,一舉兩得。

帶十幾個小孩走到深水埗舊樓天台,拿着玩具齊齊跳躍,相片活潑得很。拍照後,玩具歸於小孩,但見小孩們垂涏派剩的玩具,一些搶手貨幾乎你爭我奪了。突然心裏一寒,我是否利用小孩的貧窮,來滿足我的採訪?

我很快說服了自己,這群孩子見慣傳媒,不怕亦自願公開家境苦況。為他們拍照,沒有侵犯私隱,他們也愛看自己見報的樣子。況且我的主題是透過小孩的生活,告訴讀者要扶貧,不要浪費啊。

事隔年多,回頭一望,小孩們面目模糊,負責的社工亦久未聯絡。涼薄的,是我。

(C)
周一揭開蘋果日報,赫見令人心驚膽顫的標題:

「我要佢死無全屍  碎屍萬段」
12歲少女網上揚言要殺父


學者:被虐者長大會成施虐者

看清楚,原來女孩已向記者說,網誌一心發洩,並非真的想殺掉父親。既然如此,那又有何新聞性呢?因為她在網絡這個公開空間宣洩,反映她不懂得保護自己,而足以讓別人製造話題嗎?如果她在學校週記這樣寫,而不是人人可見的互聯網,又會否見報?

報道這樣的網誌,可以反映社會現象,你可以說現今家庭關係差,小孩怨氣重,可以引這例子,找人分析和建議,該如何面對這老掉大牙的家庭問題,又或者如何看待小孩傾向上網表現陰暗面,有沒有父母反過來通過網絡與子女建立關係等,說到底這個網誌不是佔掉整個篇幅的主題。但這則新聞的舖排,獵奇與公審意味濃厚,多於揭示時弊。我害怕,他的家人看見這則報道後,有什麼感想,會否又釀成另一宗打女鬧劇,甚至更差更壞的倫常慘劇?

搜索到女孩的網誌。也許壓力太大,整個網誌被刪掉了。這刻,女孩和家人要的是輔導和協助,而不是曝光。

沒有「爆大鑊」,傳媒不會跟進。我們也許永遠不知道,這件事對女孩和家人影響有多大。Sidekick說,請傳媒保護blogger。我同意傳媒某程度上,要負社會責任,特別是處理與未成年小孩有關的新聞,單單在相片上打格仔是不足夠的。但更殘酷的現實恐怕是,blogger們請先自保,別寄望傳媒會保護你們──blog的公開性,是傳媒至愛,皆因「寫得blog便預了被人公開」這假設,所有的blogger,也是暴露在媒體和網友顯微鏡下的「公眾人物」。

孩子啊,互聯網是社會的縮影,有好人也有壞人,一言一行請小心,別隨意公開心底話,暴露太多自己的個人資料。這些東西,學校和父母也未必懂得或想到要教導你的。

互聯網,有的是抽後腳,容不下悄悄話。

延伸閱讀: Sidekick 請傳媒保護blogger

Thursday, October 19, 2006

腦動脈爆裂而昏迷一週後,大表姐昨午走了。她的家人決意捐出她的6個器官,遺愛人間。

8年來,老父與大表姐共事,風雨無間,朝夕相對,見她的時間比見我還要多。老父的哀傷,可想而知。

我擔心他緊張失措,更不忍心他繼續勞動,卻甚麼也做不到。老父倒聰明得很,懂得找醫生傾訴,一談半小時。「你現在很好,一定捱得住既。」講佛偈的醫生,三扒兩撥抒緩了老父情緒。

深夜回家,走出騎樓。聽罷醫生佛偈的老父有感而發,兩父女談生命論生活,閒聊大半小時。我握着他的手,久違了。已經不知有多久,未試過這樣坐定定,聽老父說話。我,於心有愧。

回想大表姐從前經常頭痛,倚賴止痛藥而沒有求醫。或許,頭痛是身體的警號,各位都市人,別以為頭痛是都市病,而掉以輕心。最可怕是腦部爆血管毫無預兆,例如血管畸型所潛伏的危機,測不到摸不着,身體檢查亦不會做腦素描(或者根本素描也找不到,若有錯誤請糾正),腦部狀況無從掌握。這就是生命的脆弱與吊詭。

大表姐,請安息吧。

Tuesday, October 17, 2006

假如巴士都識飛

一語成讖。車身寫着這句保險公司廣告口號的九巴,意外剷上行人路,整個車頂被削掉,真係「識飛」,慘情慘情。

一死十幾傷,定必明日報章頭條。轉職電視台的舊同事在現場報道,直播有板有眼。換了是我即場採訪,但願不會臨陣「痴脷根」。

見到新聞,又再身痕。石硤尾邨最後幾幢面臨清拆,那幢據說想改做博物館的美荷樓,以及附近幾座,我幾年前去過,與房屋新聞行家和房署官員們,因香港公屋發展50年之名,合照留念。

匆匆數載,舊樓殘破不少,你推我我推你,無人肯孭飛改建為博物館,恐怕最後不了了之,與深水埗桂林街新亞書院舊址一樣,在重建巨輪下,灰飛煙滅。

重建當頭,甚麼也「無得留低」,容不下半點傷感。當年的房署官員和房屋新聞記者,現在幾近人面全非,遲些恐怕連背景的舊樓也被拆掉。嗯,果然是香港房屋發展史的見證。推陳出新。

Sunday, October 15, 2006

N公升眼淚

電視播着日劇《一公升眼淚》,太過煽情。我身邊的現實個案,已足以引發N公升眼淚了,還看來幹啥?

8個月內,第二個親友急性中風,情況危殆。

前幾天,親友無故在短短數小時,兩度中風。事前,親友試過頭痛不退、高血壓、嘔吐不止,可親友入院時,還算清醒的。直至住院後爆血管,醫生才發現,嗯一大片腦積水,還有血腫!不明白不明白,不過48歲這麼年輕,為何會中風?

心裏一寒。無奈。傷感。

大半年前中風的老師,至今仍然昏迷。

世事無常,與其忐忑,不如及時珍惜身邊人身邊事,多見面,多盡責,盡量令每一分每一秒,快樂,無憾。

還是盡快做身體檢查為上。

PS : 星屑醫生, 謝謝你的捧場。專訪何志平是上周六的事,親友那時還未病發,否則我寫的稿子,恐怕跟現在很不一樣。

沒有刻意深究何志平專訪出街後的反應,畢竟不是人人也喜歡看政府官員說這說那。此刻最大的感觸,也是何志平那一句,大樹依舊,人面全非。唉......

Friday, October 06, 2006

月到中秋份外圓

中秋節,市面唯一的慶祝活動,好像叫綵燈會,在維園,在商場,在高山劇場。

什麼綵燈大觀園,恕我想像力差,從報章圖片看,就像月球表面一個個火山口!再過10年,綵燈會規模會否大大萎縮,變得像太平清蘸的搶包山般罕有,成為城市奇觀?

因為,也許,小孩對燈籠和綵燈不再有興趣。

親人在大型公屋商場經營元寶爉燭,每年中秋,小孩幾乎定必搶購燈籠。今年燈籠竟然滯銷。是否入貨不夠新潮?無賣Keroro嗎?

「不!正牌軍曹電燈籠近40元一個,家長嫌貴,賣幾個便不賣了。冒牌那些,手工差,又怕售賣時被人告。唉,現在的小孩玩電腦咪得囉,只有無錢買電腦的新移民小孩,才玩燈籠。」

燈籠身外物,有人,中秋節便開心。謹祝各位中秋節快樂,人月兩團圓。

Thursday, October 05, 2006

政客

一個政客的離去,另一個政客的崛起?

鄔卒卒(范徐麗泰替鄔維庸起的花名)走了,在新聞淡靜的拖政報告(嗯,施政報告)前夕一周,做了報紙頭條。

從前,行家背後愛稱他「烏龜」,純粹順口,並無惡意。今天不欲重提,怕被人以為太過涼薄。我見過鄔卒卒一次,在維園城市論壇。老實說,那一刻,我對他有點厭惡,覺得道不同不相為謀,提不起勁訪問他,他說過甚麼我也記不起了。

然則他的敢言,確為我們的工作帶來方便,有火爆言論可供引述,為沉悶的政治新聞帶來火花(噢,傳媒真殘酷)。「狗餅論」那一次,有行家漏報了,結果被上司罵到飛起,well,誰敢小看鄔卒卒?

也好,老左派做人坦蕩蕩,無愧於心,我是尊敬的,雖則政見各異。這樣的政客買少見少,還有誰肯像他般,做人肉戰靶?(Of course,言論對錯是另一回事)

現在的左派,閃閃縮縮模棱兩可多的是。下一個有潛質做新戰靶的,可會是意欲競選特首的梁家傑?

呵呵,就是不讓你取夠票數入選,要抺黑你,阻撓你。這當然是梁家傑意料之中。堅持「挺身而出」,政圈估計,一是余若薇「錫身」而「讓座」,一是他野心勃勃,覬覦特首寶座以外的目標,「跑馬仔」熱身兼提高知名度。政治中人說,梁家傑絕對有野心。又據說,陳方安生宣布不參選當日,梁家傑開玩笑地跟記者說,我想選啊,你們幹麼不問我?

梁家傑謹慎,很多事情,我們不知道。不知他的底牌,是煙士抑或階磚9?

Monday, October 02, 2006

文華東方再現

文華東方重新聞幕
(Courtesy to Jack Tsoi)

出席中環文華東方酒店重開盛典,無端端變了闊太!紅衣門僮打開大門,我挽着一袋二袋匆匆衝出,跪在樓梯底嚴陣以待的攝影記者立即咔嚓咔嚓,一幅酒店重開闊少闊太客似雲來的圖片,就此誕生。

我這模特兒眼神造型也不合格,相片當然不會見報。直至離開酒店,我對文華的傳奇,仍覺若即若離。它的重開也許對中環專業人士與上流階級很有意義,聚首再見老地方。論新聞價值,這樣一家屹立中區心臟的高級酒店,又懷着張國榮跳樓的傷心事,重出江湖喎,值得報章港聞版以半版至一版篇幅報道--誰叫它是名牌酒店呢,就算普羅大眾不會消費,也會好奇的。

是感覺麻木還是事不關己?我無法投入酒店重開的興奮,甚至有點失望。唸書時,只覺文華高不可攀。真正結緣是當記者的事,出入文華採訪各式記者會,例如頭條日報開張等,從而知道文華一樓的女廁是 Best Kept Secret,典雅大梳化與英式裝修的豪華廁所,又有大窗前臨立法會,應該是全港最豪華的女廁吧!

品味,以文華為指標,包括它的朱古力、cafe、芝士餅、餐廳......但不知怎的,總覺很遙遠。我要認識它們,方便行走江湖,可我就是沒認真的嚐清楚這些滋味,文華不過是一個工作的中途站,一個大財團捨得花錢搞大型記者會的場地。

或許,我應該趁它重開,給自己一個重新體驗的機會。

這些那些品味指標,隨着文華東方重開,也許更上一層樓。具體改變的是,客房的露台消失了,加上落地玻璃成為房間一部份。酒店相信,客人站在露台只會食塵,露台已失去它的存在價值。參觀過擴充後的房間,平均400呎多一點,多了科技和豪裝,LCD TV與DVD機、又或者透明浴室、真皮包裹的座枱櫃、軟綿綿的貴妃椅,沒錯是時代感的象徵,我倒覺得隨着露台隱退,房間的個性也不夠鮮明。

我並非堅持要露台的固執派,只是感傷一代城市風景的流逝。早前去澳洲黃金海岸,幾乎所有酒店和 apartment 也有露台,讓人們有一個啟迪感官的個人空間,好好享受清甜新鮮的空氣,藍得有層次的碧海晴天,沉醉在親近大自然的親密感。香港自然不能與黃金海岸比較,但是露台這道與大氣親密的橋樑,確是徹徹底底地被空氣污染這老問題破壞了,藍天行動也無法彌補。失去都市的露台,被四面璃璃幕牆密封,其實幾冷漠,幾壓迫。

想知道沒有露台的文華東方酒店客房是怎樣?抱歉我沒有相片,因為開幕當日,酒店既不發出房間相,也不准記者拍照。尊貴和品味,有時要靠神秘感營造,又或者,看你是否別人心目中,值得展示的「尊貴」對象。

黃金海岸遊記,稍後再續。

Monday, September 25, 2006

黃金海岸遊記(一):情迷高跟鞋

朋友們知道我去澳洲黃金海岸小休,並不關心我是否帶夠太陽油,會否被南半球艷陽曬燶,劈頭第一句便問:

「你着住對3吋半高跟鞋,行唔行到架?」

老媽一語中的:「今次咪滿足你的虛榮心囉!」

盛裝赴宴後,在澳洲黃金海岸Palazzo Versace酒店大堂留影
去黃金海岸執金並非我的旅行目標,旅途最後一晚的一場隆重宴會,才是我精心準備的主菜。宴會賓客仿如來自聯合國,碰面是印度婦女傳統盛裝、精美和服、媲美大長今的韓國女服、泰國服飾、偶有幾個唐裝壯男。宴會請柬指明要「Formal Dressing」,我不敢怠慢,穿上一襲絲質喱士花邊little black dress,腳踏3吋半露趾高跟鞋,高貴盛裝確實帶來點滴虛榮,嗯,我是衣香鬢影的一份子啊!

蹬蹬蹬,頭一趟穿如此高的高跟鞋,可不覺得腰肢份外挺直,步伐特別妸娜,幻想破滅,有點失望。乖乖的拖着男伴,走得慢慢的,恐怕跌倒呢!再多走幾步,嘿嘿,高跟鞋不過如此,還有什麼困難的?

有。試過穿高跟鞋走過草地沒有?那種腳趾沾着青草與泥濘的感覺,濕漉漉的有點尷尬,擔心斗零鞋跟陷入泥地,生怕一不小心大出洋相。沒想過宴會地點是空曠的公園,率先挑戰情迷高跟鞋的耐力。還是快快走入晚宴的帳篷好了。

宴會帳幕內有雜技表演,逾千人參與,場面壯觀



各位友好,謝謝關心,我穿3吋半高跟鞋至今還好,托賴沒「拗柴」,臨走前還走出舞池跳舞,不過雙腳不敢大動作離地囉!

回到香港,高跟鞋要束之高閣了,還是學跳舞好些,至少下次不用失禮。當然,黃金海岸還有其他好玩的,下期再跟你分享。

Monday, September 18, 2006

飛到南半球

小休幾天,感受澳洲的冬去春來,下周再見

Thursday, September 14, 2006

出山.巡遊

暫別部落格一個月,一為忙碌,二為實驗,究竟沒有 Blogging 的日子有甚麼不同?嗯,未至於寢食不安,情感無處抒發沮喪萎靡。但那種脫節感,網絡「斷六親」的感覺,令人「囉囉孿」。雖則這段日子我一直跟進香港虛擬社群的新聞,又寫了一篇7頁紙的Podcast 報道,心底總因沒寫部落格,湧起一陣難以言喻的疏離感,好像自己不屬於這個社群。

比起那種疏於聯絡朋友,自然淡出社交圈子的不聞不問,停寫Blog確有一點壓力,網絡或身邊的朋友會主動催促。這種正面壓力,大概是不要變成孤島的善意提醒。既然實驗完畢,當然要立即跟大家問好,謝謝各位關心

Blogging 傳千里,互聯網則讓我追踪自己的報道,如何在一周內巡遊中港一圈。話說月初訪問鋼琴巨星郎朗,得悉他已經透過優才計劃,申請移民香港,我的雜誌人物特寫從此變成獨家新聞線索。面世後先由同系的報章,引述刊物名稱作消息來源報道(協同效應嘛)。翌日竟獲得東方日報和太陽報「垂青」,幾乎搬字過紙了,偏偏沒有註明消息來源,僅以「郎朗早前接受本地一份雜誌訪問」稱之,「慳水慳力」!

接着,「郎朗早前接受香港一份雜誌訪問」,申請移民香港的內容,接連在廣州、蘭州、甚至成都的報章轉載了,環遊大陸幾天後落戶中國最權威的新聞機構:新華社,向全中國發稿,其中一段是:

新華社報道,據瞭解,(優才計劃)申請者包括年輕鋼琴家郎朗。他日前接受香港一份雜誌訪問時證實,已申請優秀人才入境計劃 。

噢!連新華社都引述了「香港一份雜誌訪問」,我真係與有榮焉,可惜我工作的刊物,就叫做「一份雜誌」!?!於是,「香港一份雜誌」的訪問,又回歸發源地香港,被香港部分電台和報章透過新華社報道而轉載了。

想起當年在報館炒稿(即引述其他傳媒報道)的「虧心事」。有時,遇上有新聞性,自己沒有而又無法再跟進訪問的友台/友報報道,報館記者便會將之轉載,「炒埋一碟」。

不想炒得難看,讓上司知道人有我無,又加上貪方便,我曾經懶得在報道內交待炒稿出處,簡單一句「有本地報章報道/某某接受一家本地電視台訪問時說」諸如此類,含糊其詞,可想而之逃不過上司的法眼:「Florence,你係邊度炒出來架?新聞要有來源有根據架。」

曾經小器地認為,這豈非長他人志氣,替友報友台賣廣告?想深一層,這一來是對知識產權的尊重,二來證明轉載沒有弄虛作假,其實是基本不過的新聞原則。從此,我炒稿務必引述來源,否則上司也會追到我瘦。

話說回來,我知道「香港一份雜誌訪問」環遊全中國,要多得無敵(但收費)網上報章搜尋器Wisenews,鍵入關鍵字「郎朗」,便像UPS 電視廣告透過互聯網追蹤包裹行蹤般,追到天腳底。無奈郎朗申請入籍香港的第一手消息來源,幾乎變了「無頭公案」,哎吔哎吔,行家呀行家,炒稿炒到得番「香港一份雜誌訪問」咁「順手」呀,等內地同胞認識一下香港的報紙同雜誌名都好吖,自由行來香港買番一份半份,刺激吓香港消費嘛!

Monday, August 14, 2006

網誌在主流媒體的價值

不相信部落格取代報紙,甚至質疑網誌可讀性的肥佬黎(消息源自中時部落格),多得其靈敏嗅覺,倒會順應潮流「講一套做一套」。觀其旗下的蘋果日報在港聞版,以顯著篇幅引述網誌言論,作為新聞事件的市民回應,令網友「受寵若驚」。其實,只要了解傳媒運作,不難明白這不過是一種簡便的報道手法,記者只不過由大街大巷走入互聯網而已。

話說報道與公益利益攸關的新聞時,主流媒體為了平衡報道,多會向業界權威、議員及市民詢問反應,去表達公眾的關注點。要問全港七百萬人的感受,當然沒可能,記者只好走到街上,隨機訪問幾個途人,邊談邊拍照,立此存照。

過往做街訪,拍下被訪途人照片是最大難關。路人甲乙丙一見相機鏡頭便雞飛狗走,呆站一小時成功訪問3幾個途人,已經謝天謝地。因此,從前份外痛恨街訪拍照這要求,我又不會作新聞,幹麼一定要拍照,去證明言論有憑有據?雖說照片令版面活潑豐富,但採訪主任你可知道,為了等待這幾張照片,我浪費了多少打電話追訪新聞的寶貴時間啊!

待主流媒體引用網誌言論時,不免反思傳統街訪的價值。我肯定,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街訪是不能亦不應被引述網誌取代的。

記者知道街訪受訪者的身份背景,卻不知到網誌主人或討論區網友背景,無法衡量其言論的代表性,況且不少討論區言論流於情緒化呢!這正是記者最憂慮的地方。

街訪拍照,確保言論有憑有據,也代表了對被訪者言論的尊重。因為身份不明帶來的代表性問題,我個人較少大幅引用網友言論。即使將網友言論作為新聞事件的回應,也會一句起兩句止,作為新聞的輔助算了。又或者直接聯絡和訪問網友,邀其就特定專題抒發感想,這樣便能確保其身份及代表性,意見亦較全面。我在雜誌採寫的Virtual HK欄目,由此而來。

網友或會奇怪幹麼媒體喜歡在新聞報道中,引用他們的言論?網絡群眾人口龐大是其一,另一個不會宣之於口的原因是,網上言論不乏「秘聞」或情緒化的口水,迎合傳媒最愛的「內幕」、內容colourful兼Juicy,不過cut and paste幾句,容易又方便。還有什麼比這些更eye catching,更手到拿來?

別責怪傳媒引用網上言論(當然要註明出處)。互聯網是公眾空間,從來不是私人日記,所有自行張貼的言論也是公開的。你可以隱藏身份,但言論仍然是赤祼祼的暴露人前,每個在網上發言的人,也要有心理準備被其他人觀看或引用言論,並且為自己的言論負責。就如在街上貼街招,預了途人駐足細看,口耳相傳一樣。

至於部落格主人,會否變身記者,那又是另一個問題了。我估計比較合乎香港情況的發展是,部落格揭露秘聞醜聞,被媒體記者發現並追蹤,判斷資料的真實性、可信性和新聞性後,再作報道而「發揚光大」,畢竟部落格還未具備gate keeper(守門人,意指媒體把關,確保新聞準確性)的條件(這並非貶低部落格,而是部落格消息跟其他新聞材料一樣,要cross check其可信性)。

So,高登討論區網友們,現實並不是討論區有多少個蘋果記者,而是討論區以至整個香港Blogsphere有多少記者在虎視眈眈,蓄勢待發搶新聞!

延伸閱讀:
Sidekick : Blogger入侵報紙
聞.見.思.錄 : Media & Blog

PS : 明天早起床上班,抱歉稍後回覆積壓多時的回應。各位網友,感謝你們的熱情和關心。

Tuesday, August 08, 2006

信報終於賣了

有線電視關於《信報》賣盤的報道,可圈可點。開首一句:「信報報頭設計與少相片的風格,30年前與現在改變不大。」(大意)最後一幕對準信報頭版,然後屏幕由左下角逐漸變黑,只剩信報報頭。編輯室眾人看得「嘩嘩」聲。

《信報》易手,行家心裏有數,只欠將來的《信報》會走怎樣的路,製造怎樣的就業機會,有競爭,就有挖角???......嗯,第一件事可會是變成七彩的tabloid? 第二,易手後的《信報》,還有多大的言論空間?可能輕輕地封筆了的蔡東豪和方卓如,可以評論一下......

延伸閱讀
明報:李澤楷2至3億購信報股權

Friday, August 04, 2006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下集

多謝各位網友鼓勵。問題在我,是我太過執著。因為與家人親密,緊張他們的感受,將自我意願投射在他們身上,很着緊得到他們的認同,也因此當家人意見相左時,自己接受不了這落差。對,家人永遠不離不棄。然而每一句相反意見,聽在對方耳裏就是一聲拒絕,一種傷害。如何在親密關係中,意見各異仍能達到共識,不會傷害對方,而非誰遷就誰,是一門深奧的藝術。家庭亦然,愛情亦然。

寫這篇家事,我在找尋自己,看到自己的陰暗面,其實頗難受的。(待續)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窗外颯颯烈風,淒楚蕭索,屋內倒靜悄悄的,確是夜闌人靜。回望眼前的電腦屏幕,十指在鍵盤流轉,很好啊,返回一個屬於自己的國度。人,終於安定下來。

是小小的誤會,不禁沉思、反省。對我而言,家人是最強的支援後盾,也是最難應付的人,任我工作時如何兵來將擋面面俱圓,面對家人我永遠詞窮。人愈大,視野愈闊,與家人代溝愈深,愈是跨不過。這晚,我又跌倒了。

家人以為我太遷就情人。話說我在西貢買了一條連身裙,我一時大意沒拿單據,怎料一穿即破,無法修補。我懶惰,又面皮薄(除卻工作時面皮千尺厚!)怕尷尬,嫌西貢路途遙遠,怎也不肯回西貢找小店理論,任由破裙不了了之。看在家人眼裏,卻質疑情人幹嗎不帶我到西貢換裙?許是我太遷就他了。

我哭笑不得。明明是自己怕事,無端變成感情問題,家人兼且說得認真,千叮萬囑我不要事事遷就。說着說着,一堆瑣碎小事也變成過份遷就的鐵證,唉!

家人擔心我感情再受傷害,出於好意處處叮嚀,聽在耳裏未免過份緊張。我愈怕他們緊張和擔心,愈少說慎言,由工作到生活,大家愈不理解,一爆發時愈是堅持己見,誰也說服不了誰,隨着年月循環,再循環。當然,我既不想這些死結recycle,更加不想reuse,千萬不要regenerate。

或許,我在逃避,逃避說出自己那些註定被家人反對的想法,逃避衝突,即使當中的想法沒對錯之分。家人思想非常周密。大學一年級的聖誕,想跟同學們到東平洲露營,家人極力阻止,因為「東平洲有偷渡客,很危險」云云。我如言退出,但家人提出的理由,我在同學面前實在說不出口,而這次東平洲之旅,據說好玩非常。

發嚕蘇,其實在觀照自己的失誤、猶疑與無奈。如何在追求獨立生活空間,踏出個人成長道路時,與家人互相理解而沒有憤怨偏見,是一生的功課。真想自己多點幽默感,說說笑笑解煩憂。

Wednesday, August 02, 2006

煲呔曾游水??

今日最有趣味性的新聞:

香港電台: 黃華華計劃邀請曾蔭權到珠江暢泳
2006-08-02 HKT 17:31

廣東省長黃華華表示,珠江水質近年持續改善,他最近就曾經到珠江游泳,他又 說:如果珠江的水質進一步改善到任何時間,任何河段都適合遊泳,他將會邀請行政長官曾蔭權到珠江暢泳 。
不過,曾蔭權就指珠江水流急,加上自己泳術不精,笑稱擔心會遇溺,他反過來邀請黃華華到香港的淺水灣游水,對方一口答應。


係噃!煲呔的親民Show,剩番未落水暢泳。珠江的對口單位,可會是城門河?究竟煲呔識唔識游水呢?

Wednesday, July 26, 2006

編輯室偶拾

某周刊封面標題說, 傳明憲:我老公唔見咗

同事好奇:「我地(記者)都搵到佢老公噃,係咪佢老公避開佢呀?」傅明憲丈夫葉劍波,是近日8億資金失蹤而「爆煲」的海域集團主席

這幾天,中環賓架個個竊竊私語:做主席點會唔知8億元去左邊?梗係佢XXX啦,呵呵

******

政府建議設立副局長和局長助理職務,每年開支約5000萬元,其中副局長薪酬約為局長的65%-75%,即月薪約19萬元至22萬元,局長助理則為35%-50%,即月薪由10萬至14萬元。

嘩,這批筍位,益晒「親疏有別」的政黨啦。仲考AO?AO去示威就差不多。

Tuesday, July 25, 2006

放風.受氣

前陣子政府挑選幾家大報,事先放風講銷售稅。那些未被「寵幸」報章的憤怒,我懂。

先說一樁近日發生的不快事。剛轉職雜誌時,我邀約某諧星訪問,為了增加可讀性,我建議了一個特別的訪問地點和方式。諧星經理人不置可否。我癡癡地定期致電,查問進展,經理人總叫我留下電話,她會跟諧星聯絡跟進。

我每次也千叮萬囑,結果?很有寶藥黨騙案的黑色幽默。一天,悠然打開一份報刊,驚見久違的諧星訪問,幹麼他拍照的背景,跟我當日向經理人提議的場景這麼相似?再看真點,不得了,訪問方式跟我賣給經理人的橋段一樣!我被人截糊兼抄橋了!

我向諧星經理人連珠爆發:「我一早跟你預約,幹麼你大細超,讓別人做了我原先提議的訪問?」
「這是報刊記者在街撞到他,他自己答應受訪的,我不知道,」經理人答我。
「你是經理人,怎會不知道?再說,做也好不做也好,你為何不通知我?」
「我又無應承你做訪問。」
「我可不會乞求你們的訪問,我才不志在。問題是你好歹也給我一個回覆。這個訪問點子是我提議的。你現在算是什麼......」還未鬧完,對方已「噗」一聲掛線。

或者訪問橋段相似,是巧合吧,我但願,如此方能勉強撫平被背叛的痛苦,壓抑被出賣的質疑。真的,我不介意做不成訪問,最討厭對方無禮貌拖拖拉拉,愛理不理,連最起碼的尊重也沒有,難道經理人有心替藝人倒米?是了,忘了告訴你,諧星受訪時剛巧有新戲上場,要增加曝光兼造勢,然而有關報道寥寥可數。

許是價值的問題吧。有價值,自然有coverage(報道篇幅)。傳媒與被訪者的關係,有時就是如此赤祼祼。

相比政府的小圈子吹風,我這樁小事實在濕濕碎。或者政府覺得有些報章不對脾胃,有些讀者少不夠價值,便選擇性放風,還威脅受惠的小圈子報章不可「過料」。這種卑鄙的「大細超」令人看不過眼,銷售稅關乎公眾利益,要麼便一齊放風,所有讀報的香港市民也有權知道啊,政府簡直不顧小圈子報章以外的讀者死活了。

大細超放風,某程度是高官籠絡傳媒的惡果。細心的網友或會發現,梁錦松當財爺時,某些報章特別多財爺獨家訪問,或港府財政秘料,待唐英年上場時,便風水輪流轉,輪到其他報章得寵。高官與報館「親疏有別」,早已存在。問責制出場前,報館記者行家私下說笑,想得政府獨家料便要押注,落重本跟某些有潛質當高官甚至未來特首的人打好關係。像梁錦松與唐英年,便各有相熟的報館陣營。回首前事,押錯注在梁錦松身上的,只好嘆句「唔好彩」。

讀着資深行家兼舊同事葉根銓新書《特區政治化妝術》,提到煲呔曾擅於放風,幾乎所有關於政改的處理,什麼擴大區議會功能組別議席等等,均是政府向傳媒放風測試外間反應,然後各路政黨團體隔空收風再放風,令整個談判過程來又如風離又如風,公眾無從知道具體方案,但覺政改不過是場夢。政府成功利用傳媒,在放風戰嬴了。我倒抽一口涼氣。

傳媒與被訪者互相利用,有時也頗累人的,前線記者有時不免感到「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無奈。

想起周一的一宗採訪。名流鄧永鏘出書,周一早上透過助手急忙致電各界記者,即日下午安排記者會訪問。這種即時「電召」記者會的情況是少見的。暗忖新書發布,鄧永鏘應該會簽名吧,怎料某報記者隨口問一句,鄧永鏘眉毛一揚:「簽名?要150元!」頭也不回走入記者免進的新書發布雞尾酒會(應該說,記者被攔在會場一旁,動彈不得)。別問我那本新書如何如何,我連摸摸封面也沒機會,新書一直被鄧的職員看管着。到離開時我也弄不清,記者連書本也看不到,究竟這是一個怎樣的新書發布會?

Tuesday, July 18, 2006

新山啟示錄

可惡的「早起失眠症」(若於早上11時前訪問,前一晚自動失眠)又再發作,且讓我邊寫Blog邊等待睡魔,談談新山的故事。

新山,Johor Bahru,馬來西亞連接新加坡的邊境小鎮,因為曾特首日前訪星順道探訪,而登上港聞版,掀起我一段有驚無險的回憶。

數年前往新加坡採訪,為了往馬來西亞「到此一遊」,趁工餘獨個兒溜到新山市觀光。新加坡與新山只一海之隔,就像深圳河割開深圳與香港。乘新加坡地鐵到最接近邊境的小鎮,露天徒步差不多15分鐘,踏上接連兩地的大橋。一旁的馬路擠滿電單車,如洶湧潮水湧往對岸,我歎為觀止,嘀咕對岸的破舊馬來西亞小鎮,真的如斯吸引?

過關後,那股雜亂的人流,以為自己走進九十年代初期的深圳。大型商場賣的是女人街貨色,走不了多遠便是兩層高的唐樓群,像極香港60年代的街景,冰室比油麻地美都更古舊,時光倒流令我樂而忘返,暫且忘卻新山之謎。

天黑,街道昏暗。「小姐,幹麼你一個人走在街上,這裏很危險的」。操普通話的途人好心提醒我。我匆匆尋覓回程之路,只見街上盡是雜貨店,心忖小城一景,不以為意。

過了新山海關,等待着像深港直通巴的長途巴士回星。人龍不乏一家大小,有的手攜多條廁紙,另一手挽着一大袋洗頭水洗衣粉,也有人背着漲卜卜的大背囊,定必收穫豐富。哦,新山即是深圳,日用品夠便宜,我疑團盡釋,雖然拖着幾條廁紙過關的一幕,實在滑稽。這也成為我對新山市的最深刻回憶。

倏忽數載,在報紙所見的新山,商場繁盛,大概比羅湖商業城高檔吧,新山想必是進步了。多得曾特首到訪新山,讓我恍然大悟,原來當日促成新山變深圳的物價因素,多了一項GST(商品及服務稅,或稱銷售稅)。

若香港實施銷售稅,可會有一天,一個個師奶拖着大卷廁紙,從深圳步履蹣跚走過羅湖橋?

延伸閱讀:港人或效星洲跨境消費避稅(明報)

Saturday, July 15, 2006

香港書展講座:余華、董啟章及利志達

奉編輯之命賣廣告,半公半私,我也希望多些喜歡余華、董啟章和利志達的網友,與他們近距離接觸交流。城邦書店、《U Magazine》、《香港經濟日報》閱讀版與藝術中心,合辦「2006香港書展作家面對面」講座系列,分別於7月21日(五)及7月23日(日),於藝術中心Agnes b Cinema!舉行。詳情如下:

第一場:小說家的現實一種
日期:2006年7月21日(星期五)
時間:2:00pm - 4:00pm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Agnes b Cinema!

出席作家:余華
主持人:潘國靈


第二場:天工開物

日期:2006年7月21日(星期五)
時間:4:00pm - 6:00pm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Agnes b Cinema!

出席作家:董啟章
主持人:鄧小樺、陳智德


第三場:設計路上

日期:2006年7月23日(星期日)
時間:7:00pm-9:00pm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Agnes b Cinema!

出席作家:利志達
主持人:黎達榮


香港藝術中心Agnes b Cinema!
香港灣仔港灣道2號

具體安排及查詢,請參考海報宣傳!

*********************

上篇提及李澤楷永遠要記者等等等,掀起行家回響,感觸良多,想起近日政府為銷售稅吹風的「大細超」,非常惹人討厭,下篇將會好好研究這問題

Thursday, July 13, 2006

又是李澤楷

賣完電盈(即將)買信報,李澤楷肯定是今夏風雲人物。但,追訪李澤楷,從來吃力。

自從爆發電盈收購戰,李澤楷每次在電視新聞出現,幾乎全是「卜咪」(被記者和電視台電台的咪高峰團團圍著),亦即是記者行家們等到腳軟,等到小小超在大廈地下大堂現身,才有機會湊上前問幾句,那些非記者會式的短暫訪問。這一套,很符合印象中的小小超風格,只歎難為了一眾記者。

老實說,小小超很少正正式式跟香港記者做訪問(專訪或記者會),無論是最風光的科網熱潮,抑或電盈負債最高的低潮日子。

第一次見李澤楷,是我誤打誤撞揭露香港興建數碼港後幾個月,拉着舊老闆衫尾上盈科辦公室。那是一次數碼港地盤工程解畫會,由盈科要員艾維朗(Alex Arena)主持。當日我初出茅蘆,踏入會議室已不禁滴汗,只管埋頭做筆記,冷不防一陣敲門聲,抬頭只見小小超在門口,禮貌地跟房內各人問好,為無法親自開會道歉。還未來得及看清楚他的樣貌,房門已再次關上。

這是我跟小小超最近距離接觸。從此,他是飛上雲端的cyber kid。也不知這是否他的公關風格,他只跟國際傳媒做專訪,香港記者要找他,一是電盈記者會或業績會(雖然一大段日子他幾乎不露面),一是他出席的酒會或公眾場合,一眾行家少不免要等等等等等。鬧出史丹福未畢業的風波後,更不消說了。

最記得數碼港平頂禮時,一手帶起數碼港的他竟然失踪,是為人低調還是避過記者質問,不得而知。可他是全港最大電訊機構的主席啊,再說政府不公開投標直接出地起基建(數碼港)的「壯舉」,也由他而起,堂堂正正面對香港群眾和傳媒,也理所當然吧!

亦因此,當小小超7年前變身OL夢中情人時,我不以為然,追訪他的經歷實在太苦了,次次等它一個兩個小時,然後幾十個記者一擁而上,差點連他的說話也聽不清楚。他不是我此等凡間小薯仔所能接觸的。

不知是否巧合,採訪李家,離不開一個「等」字,然而遇上李嘉誠的機會,遠比李澤楷高。每年8月長實和黃公布中期業績,記者會前一小時,記者們已在長江中心地下大堂排隊,希望率先踏入會議室,搶佔有利位置舉手發問。這是少有集合財經及港聞記者的場合,正好讓我跟行內友好聯誼。

港聞記者也要來訪,皆因李嘉誠是香港首富,他的言論有一定影響力,亦因此有新聞價值。例如好幾年前我在業績會問他應否再建居屋,他回應居屋已完成歷史任務,幾個月後政府宣布停建居屋了(雖然我無法證實是否有因果關係,嘿嘿,商人治港?)。所以,每逢有政經大事,某幾份大報會派出記者,在李嘉誠的辦公室樓下等他,從前是華人行,現在是長江中心。據聞現在公關會先了解記者問題,看看李超人會否回答,免得記者白等。

這幾天,在電視上看見熟悉的電訊新聞行家面孔,心知這個暑假,各位又要忙碌了。到現在,究竟誰才是梁伯韜背後的真正話事人,呼之欲出,卻遲遲沒公開。誰才是幕後真正股東,那是真正的資金來源,仍然是謎,萬一原來有利益衝突呢?原來本身也持有電訊或廣播牌照呢?到頭來我們小市民最蝕底。李澤楷,請回答我們,究竟你賣股給誰?誰也知道梁伯韜不是真命天子。

各位追訪電盈賣股新聞的記者行家,特別是那些走在最前線等他「卜咪」的,據說你們差不多每次也要苦等12小時才見小小超「芳踪」。連日來辛苦你們了,謹容我向各位參與電盈新聞的香港記者致敬。

Tuesday, July 11, 2006

科技麥兜

迷頭迷腦在字海浮游,才發現,面對已不算新穎的資訊科技,非常麥兜。

初由Palm轉用Pocket PC,WM5介面既熟悉又陌生。用慣Palm的HotSync,一剎那不知如何ActiveSync,又該怎樣下載軟件。

是不適應吧。假以時日,用慣用熟自然得心應手,我一廂情願地以為。好吧,隔多十天八天,肯定我這部iPAQ rx1950 沒有暗病才算。

這部掌上電腦,主要是電話簿和記事,雖然搜索電話不及Palm快,但它較仔細。幾秒鐘的時差,還可以接受。突然某一天,電話簿Hang了!再沒有電話顯示不特已,竟附上一個陌生的警告:記憶體已滿!

什麼?我又沒下載過軟件,怎會有東西霸佔記憶體?還是被病毒入侵?難道球王施丹在世界杯決賽加時期間,無端用頭槌攻擊意大利馬特拉斯心口的「神經刀」,劈中了我的寶貝Pocket PC?

對着這份把我弄得糊塗的生日禮物,我投降了。幸好送禮的P心思縝密,跟我一塊兒到百老匯請教店員。出乎意料之外,店員不消幾分鐘解決疑難,真相傻瓜得足以令我滿面通紅。

各位網友,究竟我的掌上電腦出了什麼問題?提示:請留意iPAQ rx 1950的功能。

答案嘛,哈哈,先時光倒流至店員與我的對話。

店員疑惑地打開我那Pocket PC,每個可以打開的資料夾。去到My Document,他輕嚷:

「咦?點解你有一個audio file既?成20M喎!」
「什麼audio file?我又無錄過音?噢……」

我恍然大悟!我一定是誤按錄音掣,錄了一大段dead air也不知道。反正聲音檔案最霸道,我便無端被誤錄的空白檔案,吞噬了剩餘的記憶體。

使用錄音筆時,這情況很常見,尤其是我這種經常忘記按hold掣的大頭蝦。Pocket PC還是頭一趟。我尚未摸熟這部新機,差點連它的錄音功能也忘了,更不會意識到自己一時錯手誤按錄音掣。

唉!真麥兜。我心在滴汗,暗忖要快點熟習它,雖然我此刻只顧得及下載電子書,連那裏可下載字典和地圖也未搞得清。

Tuesday, July 04, 2006

七一遊行的他她他

遊行,並非為了她


而是因為他


當這個他與上那個她,同是天涯淪落人???

他,內地作家余杰,曾被布殊在白宮接見的基督徒及維權份子。她,程翔太太劉敏儀,為丈夫被中國國安機構不按程序無理扣押14個月而奔波。

同樣體會人治的黑暗,素未謀面亦互相關心。全賴香港的法治與自由,這一幕惺惺相惜,只會在香港發生,跨不過深圳河。

沒想過在遊行碰見他們的。不過是為了程翔,同行被囚,唇亡齒寒,踏出七一第一步。與同伴找不着記者協會的隊伍,誤打誤撞走到灣仔集成中心附近,遇上「釋放程翔」的攤位。是資深的行家主持喲,喊口號嘛,義不容辭。

年年七一,被安排在報館編輯室支援,今年適逢例假,加上程翔因素,我走入遊行隊伍,做個七一初哥。抱着平常心,我不算熱情,軀體倒炎熱得很,同伴笑我背部濕透了。疏於防曬的後果,大概是換多幾粒雀班吧。我不怕,只怕一歲多的小楠楠被曬昏,讓我打傘好了。民主在播種,要好好保護幼苗。

踏着柏油路,沒有激動,心靈澄靜。七一遊行,就像六四燭光晚會,是年復年的,追求民主自由的儀式。這天,曾經有五十萬人不怕酷熱,實踐遊行與反抗苛政的公民權利,上街遊行。一個值得永遠紀念的日子,比慶祝回歸的載歌載舞更貼身,更有血有肉。

七一遊行,除了爭取普選,最寶貴是每個參與者,緊抱肯定和希望。也許,訴求百花齊放,眼花撩亂得令人猶豫,正如我曾經擔心,參加遊行便自動「過戶」為陳太的政治籌碼。

然而,利益關係錯縱複雜,永遠也算不清,還是忠於自己的目標好了。想釋放程翔,想早日有普選,管不了別人那麼多。只向良心交待,對遊行達標與否,我沒期望,得悉遊行人數後亦不覺失望。

有心理準備,七一年年也要走下去,未必板着面孔聲嘶力竭,而是演變為集體紀念,可能是跳舞唱歌,鼓舞飛揚,隨意的走在街上,以豪邁笑意,薪火相傳那股曾經熱血的精神和盼望。等待着那一天,爭取的民主權利實踐了,為七一賦予在回歸紀念日以外的永恒人文意義。

Saturday, July 01, 2006

十萬個為什麼

遺憾地,我是球類白痴,看世界盃為了跟大伙兒湊熱鬧。看罷阿根廷對德國,自覺傻瓜如麥兜,得出問題如下:

1)點解球員這麼喜歡吐口水?
2)Budweiser真聰明,知道中港台三地球迷上億,球場的廣告版特意寫上中文:「Bud 百威」,在芸芸英文廣告牌中份外突出。嘿,這就是全球化中的漢語化?
3)點解阿根廷不讓美斯出賽? 阿根廷輸十二碼,好可惜啊!
4)點解觀眾席看不見馬勒當拿?他沒錢買八強門票?
5)點解德國球員個個都咁高大?
6)射失十二碼的阿根廷球員,會不會回國被暗算?令人擔心
7)點解我有咁多點解?

關於陸恭蕙的貼文,料不到她買卵借肚的事,引發爭論火花。等一等,我會回應的。

又到七一。因為工作關係,我從未參加過七一遊行。今年,為了程翔,我會踏出第一步。這個理念,蓋過成為陳太政治籌碼的擔憂。各位,我們會相遇嗎?

Friday, June 23, 2006

如畫廊般的名人辦公室

陸恭蕙的辦公室設計簡單,有座地扇輔助冷氣調節送風
與陸恭蕙談藝術,遠比跟她談保護維港或者添馬艦政治來得有趣簡單。單是踏入她的辦公室,已是難忘經驗。

去過政府以至大小上市公司,甚至非政府團體辦公室不下數百家,也不及陸恭蕙的來得深刻。簡陋的Office,我見過不少,像陸恭蕙那種要放座地風扇通風,天花板盡露喉管的,我並不意外。掛滿油畫的Office,我也參觀過,多數是跨國公司或者上市公司CEO,展示自己的藝術品味。

但,將兩者結合,亦即室內裝修與藝術品價值不相稱,分分鐘一幅畫可以交幾年辦公室租金,一派「禾桿冚珍珠」的,我還是第一次拜訪。

我數過,陸恭蕙千呎辦公室,最少有17幅畫,隨意地掛在牆上,例如飲水機旁。還不計林林總總的舊木枱呀、清代長裙呀、屏風呀、木雕窗花呀,簡直是藝術大雜燴,看得眼花撩亂。

其實畫堆中有兩幅大師真跡,但她沒有show off,直至第三次訪問,眼利的編輯識貨,疑惑著「這是Bacon嗎?」,她才淡然回答,兩張均是英國當代畫壇巨匠Francis Bacon的作品,是英國著名畫廊Marlborough送她的。可想而知,她一定是Marlborough熟客仔,出手絕不孤寒。

果然是識貨之人。我看到的,只是她的收藏的一小部份。真想看她的畫庫,我估計,若全數悉售那幾百幅畫,足以讓她成為百萬以至千萬富翁。

身為股聖後代,做過期貨買賣,又懂買畫投資,計算準確。陸恭蕙擠身港交所董事會,並非偶然。

******

啟德發展大綱出爐,唉,又一個孤島。當年旁聽共建維港委員會會議,聽政府報告鮮有提及啟德將來的交通,已心知不妙。今次一個容納8萬多人口的小型新市鎮,竟然沒規劃(還是沒展示)對外交通,連觀塘也接駁不到!難道跑道尾居住/工作/遊玩的人,要返回九龍城市中心,才能轉車去其他地方?天啊,九龍城怎應付多出的8萬人口,帶來的運輸重擔?它連鐵路也沒有啊!

即是,很可能發展藍圖又要大改,不知道啟德要丟空至何時何日了。

有得商量,總好過霸王硬上弓。總覺得政府連驗也不驗,便一口咬定添馬艦一帶沒有二噁英,太過霸道了。隱隱覺得,添馬艦工程遲早爆大鑊,後遺症多多……

Tuesday, June 20, 2006

26.46.安全感

鄭文雅在匡智會義教陶瓷13年,助智障青年謀生


25/26歲那一年,你在做什麼?

我,從財經版轉職港聞版,有一個穩重而又具備經濟條件的男友,卻因我當時年紀小,無意短期內結婚,對方提出分手,初嘗感情與婚姻的現實。

那時的我還有沒有夢想呢?忘記了。看見25歲的大學師妹徐岱靈離家出走勇於冒險,闖蕩印度與南美,26歲的李曉雯負笈英國在即,想起自己上世紀讀大學的年少輕狂。追夢,老掉大牙,更實在是安全感,肯離開comfort zone嘛?我這頑固金牛連轉做雜誌也思前想後,害怕放手。

只要你肯拋開安全感,就可以得到很多。徐岱靈說的。為口奔馳的你我,感觸良多。

訪問46歲的鄭文雅,頓悟安全感的另一種修煉。她鍛鍊陶瓷與高爾夫球技術,日搓千下泥,日揮過千捍,一點一滴累積,知識愈深厚,感覺愈踏實,愈安全。這股安全感,成了她冒險的基礎,例如首度參演舞台劇,進可攻,退可守。這才是港姐終極的美貌與智慧並重吧!

剛過了生日一個月,檢視自己還有多少冒險的勇氣。同齡的阿佳全職唸完社會學碩士,爬過龍舟去過外展,我統統恨過又沒做過。最慘連白日夢也沒有了。

可幸,我尚喜歡挑戰,享受小小不安全帶來的快感。每一日都是新的訪問,無人預知結果的不安與躁動,帶來口眼交流的化學作用,次次不同,這也是我熱衷記者工作的原因之一。

安全感,在一段感情內,男人絕對要給予女人。女人也要自找安全感,未必是金錢事業,至少是心靈豐足,延伸為面對挑戰,他日衝出安全網的後盾與動力,由失重到尋回自身,發掘新的可能性,建立的新一種安全感。拋開安全感,與積累安全感,原來唇齒相依。

Monday, June 19, 2006

謎一樣的昂坪纜車

靜悄悄的昂坪市集


昂坪纜車上周六故障停駛兩小時,一度「衰咗都唔知點解」,比失誤本身更詭異(或者離譜)。也不知是否昂坪360是地鐵附屬公司,「山高皇帝遠」,不論公關以至管理,不時出現協調問題。我沒有直接採訪昂坪吊車,無權評論,只能分享我所聽回來或親身接觸的小故事,充滿黑色幽默。

也許大家也聽過,在煲呔特首初訪昂坪360當日,有位「西裝友」趕記者的故事。事發當日我剛巧在場,因為較遲到達,看不到「西裝友」作惡。「西裝友」瘀事背後,是討好權貴,也是協調問題。

話說昂坪纜車的傳媒公關活動,外判給一家公關公司負責。其餘接待旅遊業界或弱勢社群等試搭活動,則由昂坪360自己負責。不過,在部分試搭活動,地鐵的公關也會在場。

特首試搭當日,不是傳媒公關活動。那麼當日到訪的傳媒由誰應付呢?「這天不是我們負責,由昂坪360自已搞掂。其實我都係睇報紙至知(西裝友趕記者)呢件事咋,」外判公關公司一名公關說。

「吓?你們不是負責面對傳媒麼?幹麼分工這樣混亂!」我質疑。

「我們只負責6月8日的港聞試搭日,以及6月20日的傳媒試搭日。其他試搭的安排,是昂坪360負責,我們不知道。」公關說

我確實搞不懂。記者報道昂坪纜車,才不管你是否傳媒試搭日,特首試搭當然要採訪,記者每一日也有可能出現,也要有專門公關由頭到尾負責傳媒關係。怎會分試搭日一個公關、特首試搭又另一個公關?

撇開公關安排,「西裝友」的粗暴,令我想起過往目擊的大大小小「保安護主」,旁及記者的事件。科網泡沫膨漲時,李澤楷一次出席在金鐘某酒店舉行的活動,惹來記者追訪。像其他達官貴人一樣,「小小超」一到達,即被保安包圍,阻擋記者。怎料有保安「積極」到用前臂箍着女記者的頸項,女記者幾乎窒息。

我想,趕記者的西裝友,與箍頸保安,用同一套護主思維,當記者是洪水猛獸。

說回試搭日安排。地鐵公關問我,幹嗎不在港聞試搭日當天乘搭纜車。

「你們外判的公關說,那天只供港聞記者坐。我現在不是港聞記者了,他們要另外一天才讓我試搭。」我說。

「記者就是記者,怎會分港聞不港聞?你那天來到,誰有權不讓你坐?」地鐵公關說出我最同意的一番話。

「係呀,但外判公關並不這樣想。唔該你們互相協調一下,混亂得很!」我沒說的是,港聞試搭日當天,我有其他訪問,否則我已來了採訪,才不管你是否只限港聞。我最討厭這種新聞的門戶之見。

*********

昂坪經常潮濕多霧又災熱,不單對高空纜車,對當日從加拿大運來、協助搬運建材的騾仔,絕對是挑戰。騾仔的命仔矜貴,據聞騾仔的主要工作之一是,搬運飯盒給工人吃,因為擔心太重的建材,騾仔會吃不消。

**********

是了,昂坪纜車的電腦程式出錯,不可以用人手操作嗎?抑或工程師也並非全盤熟悉整個纜車系統?

Wednesday, June 14, 2006

霍金版「眉目傳情」

看過霍金記者會直播,明白到語音合成器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我不懂時間簡史,霍金訪港對我最大的啟發是,今日的霍金眼眨眨,電腦便解讀出訊息,可能廿年後,我們也是這樣眉目傳情。科技日新月異,將來我們眼眨眨,甚至發幾道腦電波,便自動開電視熄電腦聽ipod打PS3,甚至與別人「腦交戰」,仲學巴士阿叔咁罵人?Out喇!

到時,只要保留腦袋,萬事皆可達。

「豈非好似科幻片咁,唔駛body,養住個腦咪算?」編輯室某甲問。
「人的欲望,不止於此,這又怎會滿足(其他感官刺激)……」T語重心長。

同事採訪霍金記者會花絮一則:話說訪問前,霍金的助理介紹語音合成器,某電視台記者隨口問她,霍金這樣用合成器說話,是否很.....還未說到「困難」一字,霍金已機警搶答:「Yes」

轉數快,莫過於此。

Monday, June 12, 2006

湊熱鬧

霍金訪港在即,全港報章嚴陣以待,狂刨《時間簡史》,聽丘成桐的物理講座,雖則幾乎無人得明白--Well,香港不像歐美,沒有專攻科學新聞的科學記者。大伙兒因為做新聞,才認真看霍金。

在霍金的記者會,應該提問什麼?I mean,與科學或物理相關的題目。我後悔才疏學淺,當年預科沒有好好的唸物理,如果派我去,一定口啞啞,這樣的記者會形同我的黑洞,吸入去,不懂走出來。

或者,我應該問問,怎樣才不會被人生的黑洞淹沒?救生圈在哪?

霍金,是否另一個楊利偉?來有蹤,去無影?輕輕的他走了,香港的科學界,不帶走一片雲彩。

*************

世界盃上周六凌晨的揭幕戰,並無搶走clubbing狂迷。微雨下的「喜喜」,依舊擠擁,濃烈的煙味,惹我討厭。

足球和喜喜,not my cup of tea,但我樂意見識。最難忘上屆日韓世界盃,邊趕稿邊偷看,偶爾傳來入球的歡呼聲,不像編輯室的編輯室,益發令人懷念。

上屆世界盃每晚8時開波,正值趕稿黃金時間。那陣子在舊報館,16吋電視放在高度及腰的矮櫃頂。開波哨子一響,大家齊齊靠攏小電視,湊熱鬧,尋開心。

最愛看同事的牙骹戰,以及專心看球賽的沉迷。偶爾總編輯出巡,大家連忙「走鬼」,對着電腦忙忙忙。不一會兒又在電視前集合,繼續興奮。

沒有一場球賽特別深刻,我懷念的是當日報館氣氛。不像平日般緊迫得透不過氣,日韓世界盃期間的編輯室,泛出人氣與活力,況且世界盃期間跡近沒有大新聞,人也輕鬆不少。

無奈是,我們與外界脫節,不知道街上冷清清,人人回家落吧看球賽,記者們只管躲在編輯室寫稿。從事新聞業的代價,就是如此。

Sunday, June 11, 2006

說文解字下集

「吓!李柱銘吹BB(哨子)?咁好笑?」我一看到今期《U Magazine》book B的封面細相,忍不住驚叫!

事緣同事勁駒專訪李柱銘講波經。平日一本正經又正氣澟然的Martin,一談到足球便眉飛色舞,擺甫士影相也比平日輕鬆。邀請他在南華會酒吧的足球牆前拍照,他見到我們預備作道具的哨子,二話不說便放進口中──他的表情一如平日在立法會般嚴肅,但做着像嬰兒「含奶嘴」的吹哨子動作……我肯定李柱銘末拍過如此有趣詼諧的相片,單是這張相已值回票價,更何況同事的訪問稿夠精彩呢!

而且,今期有星屑醫生專訪,題為「醫生博客:心靈診症室」。(哎吔,又賣廣告喎!)

*****************

好了,說過要回應上集「說文解字」,訪問兩位名人之後的花絮的。也許看過訪問的讀者會奇怪,為何兩子(鋼琴王子陳雋鶱,與廖秀冬兒子蕭偉中)的合照如此靜態,何不拍下他們jam歌,一齊玩音樂的熱情?

事實是,他們未嘗亦不會一齊夾歌,連作狀拍照也不能。

陳雋鶱(Phoebus)彈琴,蕭偉中(Justin)拉大提琴。我們在Phoebus的音樂製作公司訪問,為方便拍照,我事前致電Justin,請他帶同大提琴前來。

「我不帶大提琴來了!我們的音樂風格不同,不會jam歌,拍攝jam歌的合照不符合事實。」Justin很堅持。兩個大男孩縱然相識,甚至曾同場演出,就是沒有同台表演。

藝術家有性格,我不好意思勉強他,卻又要為合照想辦法。沒有樂器的合照,實在太不像樣了。

糾纏良久,我靈機一觸:「好,我保證毋須作狀合照,你們各自伴着自己的樂器,拍一張合照好了。因為要表現你們所代表的音樂,一定要有樂器才行呀!」

「咁就得。那麼我帶大提琴來吧。」經過15分鐘電話遊說,Justin終於首肯。

大男孩真我其實隨和。訪問當日有可能打8號風球或黑色暴雨,我擔心弄濕Justin的大提琴。「落雨很小事吧了,可以照做訪問,」他答得輕鬆。結果,訪問當日他乘小巴,冒雨拉着大提琴來了。

另一邊廂,稍稍遲到的Phoebus,以挑戰9秒9跑100米的高速,飛奔到公司門口,開門讓我們進入。迎面而來一面Plasma電視機,一部PS2。

「你打機嗎?」「不!有時唱片公司工作人員上來,為免他們沉悶,便讓他們打機和看影碟。」Phoebus說。

接待客人,他設想周到。他的製作公司有一個舞台,可以做live show,也可讓歌手在公開表演前綵緋。他甚至進取到,接下外國飲品的宣傳工作,看來與舞台效果或音樂製作這些本業,風牛馬不相及的事。

能夠訪問三十歲以下,拼勁十足有才又有貌的男生,我當然喜歡,也算是我們這個人物專欄的突破。不知道下一次,有沒有機會訪問靚女才女?

Saturday, June 03, 2006

說文解字

今期的U Magazine人物訪問,以名人之後為主題,邀請廖秀冬之子蕭偉中(Justin),及陳鈞潤之子陳雋鶱(Phoebus)(海港城鋼琴王子)對談,談音樂談理想,譜奏不靠父蔭的「我們的主題曲」。而負責訪問的我,因而上了一課說文解字。

做訪問,寫對被訪者的名稱,是最起碼的尊重。寫錯被訪者名字,以至提及過的所有人名,是最最最不要得,最最最醜怪的事。這一點,我份外小心。

前規劃地政局長蕭炯柱,是蕭偉中的父親。「蕭炯柱的「炯」字,是「炯」還是「烱」?有沒有兩撇?」我寫稿時很疑惑。何不問蕭偉中,他一定知道父親的名字吧!

「我有讀寫障礙,真的不知道!麻煩你查字典看看!」吓?唔係咁玩呀!我差點衝口而出。事實是蕭偉中真的有讀寫障礙,他講笑又好講真又好,我不好意思再糾纏。

翻查政府新聞處網頁。老天!有的寫「蕭炯柱」,有的寫「蕭烱柱」,一個高官名稱兩種官方演繹,咁都得?

難道我要問廖秀冬,喂,你前夫個名點寫?我問不出口。

問遍整個編輯室,眾說紛紜。幸好報紙的執行總編輯邱武記性好:「我從前收過他的卡片,沒有兩撇的!」好,我信奉權威,就寫「蕭炯柱」!

驚魂未定,想起另一被訪者Phoebus。還是多看一次他的名片吧,雖然他的中文名字印得很細小。什麼!「陳雋鶱」!「鶱」字下面是鳥字,不是馬字,不是張騫的騫!但幾乎篇篇訪問也寫「騫」啊(下面是馬字)!難道全港記者由Day 1已寫錯?這是什麼字來的!

「是的,下面是鳥字,不是馬字,不過你寫騫也可以。」圓滑的鋼琴王子Phoebus很客氣!

「這怎可以!這是你的名字,不可以寫錯!最多電腦造字好了。」我堅持。

結果,我們真的要造字。看清楚,鋼琴王子的「鶱」字,是這樣寫的:



同一周,一份報章刊登鋼琴王子全版訪問,標題竟大大隻寫着



字。想起差點寫錯字醜死怪,我抹一額汗。

至於訪問兩名公子的趣事,下回再續。關於盛智文的踴躍留言,稍後回覆。

Tuesday, May 30, 2006

大形象家:盛智文

今日精句:

媽:「雪櫃好多乳酪呀?」
外婆:「吓?落雨咩?」(乳酪=落雨???)

*******

信報方卓如在「盛勢」一文說,董建華最大的德政之一是,找到盛智文(Allan Zeman)做海洋公園主席。兩星期前訪問過盛智文,對於這樣一個熟悉商場和傳媒運作的大娛樂家/大形象家,我是佩服的。

從不期望在兩個小時訪談中,掌握眼前猶太商人的成功之道。更令人深刻的是,他的品味和個性。有誰會把辦公室包裝如豪宅Show room,有客廳有吧枱有浴室,潔淨得連一個文件夾也沒有?有誰會由頭到腳以至皮鞋,也親自設計,再度身訂造,卻不繡上自己的名字,懶得去炫耀?

盛智文扮水母瞓身宣傳,有跡可尋。他本身有很大的親和力,很容易感染和鼓動身邊的人,轉數又高,很有個人魅力,註定是成功人士。

訪問時,他不諱言水母館是他的構思,因為海洋公園急需有新動物,訂了的動物未到館,他靈機一觸想起從前在洛杉磯的酒店,以及一些日本餐廳,看見水族箱飼養的水母群,非常美麗,便建議將海洋公園搞萬聖節活動的場地,變身水母館,貪其夠快「上馬」。

我問他為何肯扮鬼扮馬。他說他喜歡,因為人生不能太嚴肅,否則很快老。哦,原來是娛人娛己──他自言沒有嗜好,又沒有收藏。我心想,扮嘢可能是他覺得過癮好玩的一件事。

海洋公園上一任主席是陳南祿。我想像不到陳南祿扮鬼扮馬的樣子。

看着盛智文在海洋公園扮鬼扮馬的資料相,我暗忖,這會否是華人與西人的管理哲學和文化的分別呢?盛智文做事很靈活,他領導的海洋公園,明顯要強調新鮮感,幾乎每月一個記者會,什麼大小活動也搞,連餐廳也不放過,誓要搞好食物和環境(盛智文最鍾意露台,他的辦公室有一個露台,所以會看中海洋公園吊車站其中一層有露台,最適合做高格調餐廳),樂此不彼。苦的,恐怕是不斷被鞭策的海洋公園員工。

面對記者,他會說一兩句抵死又貼身的話,讓你有共鳴,然後不經不覺遊花園,沒有答你具體數字(當然亦不會爆料),別期望得到任何具體銀碼的答案(這是個人經驗,再加多位曾訪問他的記者意見)。

整個訪問,我最喜歡他以下一句話:

「如果你視飛機頭等艙為目標,你會去到商務艙(的水平),如是者想要商務艙,便只得經濟客位。待你以經濟艙為目標時,你最後便會破產(bankrupt)收場。」

人望高處,有誰不想呢?訪問時他叮囑我,要寫出與別不同的報道,這樣人們才會留意我,追讀我寫的故事。嘿!我都想有這樣的號召力啊!

這次訪問,談的其實是創意,是包裝,從中帶出營商之道,保證題材新鮮。有興趣者請看今期U Magazine,札幌之旅做封面,手快有手慢無,因為周四便出版新一期了。(哎吔,又賣廣告添!!!)

Friday, May 19, 2006

年年有今日

2006 年5月19日吃下的5個生日蛋糕,是世上最甜美的,撫慰我長大一歲的忐忑不安。

來自報館舊雨新知的、雜誌組員的、邱武與Thomson的、情人的(排名按蛋糕出現次序),四個朱古力一個芒果慕絲。多年來珍惜的情誼,益發感動。

年輪長了一圈,一周前已心靈騷動,患得患失做了兩件事:

1)平日只塗保濕護膚品的我,一想到長大一歲後,皮膚也衰老了,要好好保養,下決心買了一瓶晚霜。
2)忍受不住披頭散髮的樣子,下班時匆匆剪髮,確保生日那一天的髮型精神爽利,充滿朝氣迎接新一年。

生日倒數前幾小時,以為自己從此失去青春任性的權利,卻沒反省自己沒有生活目標,從沒Look Forward!摸酒杯底,也想不出所以然。慶幸生日當天陽光普照,一大清早跑到東涌海傍採訪,燦爛陽光打開我的心眼,看,身邊擁有的,大自然存在的,多麼美好!

放開懷抱吧,人成熟了,應該更懂得欣賞和感恩。生日後一天,我出席預科同學Lewis的婚宴。從來對喜酒沒有特別強烈感覺,有一段日子甚至麻木的我,這晚為了與同窗與老師同坐一桌而快樂,為婚宴主角略帶靦腆卻真摯的愛情而喝采,開始享受因喜宴而重新聚焦的友情與關愛。

別誤會,我絕非恨嫁,不過被鋼琴老師中風的事而啟發罷了。活着的每一天,有能力吃喝拉睡,也得感恩,更何況見證情緣一線牽?

相比5年前,現在的我智慧增長了,擁有更多,領悟更多,人更加快樂。也許,這才是新一段花樣年華的開始。灑脫愉悅,從沒超齡。

別自作聰明「看圖識字」,我才未到32歲。謝謝邱武(左)與Thomson(右)一直對我的關心與指導


且讓我感謝所有陪我長大新一歲的親朋(按照時序排名):

首先當然要多謝父母,以及他們的紅封包。感謝情人提早送上的大頭香檳橙鬱金香花束、實用的禮物、晚餐與蛋糕,以及一切細心的安排。還有米安與小寧的倒數派對,劉公子、阿聰的鼎力支持──吃着朱古力暖心蛋糕摸酒杯底,燭光掩映份外有情調。

少不了雜誌組員瑪莉與勁駒的細心,送上黑森林蛋糕,可惜眾人不准我在此貼相。邱武與Thomson的Cova蛋糕,驚喜交集,甜入心屝。Joanne和韻姬的麥嘜生日卡,很有心思!Aby與Tao的ecard問侯,兩個虛擬蛋糕一樣豐富。中學好友Jessica和Winnie,已為人母仍記得我生日,真想好好的跟她們過「Family Day」。Simon和Alison,謝謝短訊問侯。

當然要感謝所有祝福我的網界友好:Alex、瑪姬、整餅怪人、Jacky TT、港燦、Bubu、Stannum、Herbert、公園仔、Diana、維記阿華田、pigbon、Martin、eggsplash等,令blog海生活充實有情。

Thursday, May 18, 2006

無聊輕私語

今日編輯室語錄:

電視台訪問大學畢業生的入職薪酬,一個3萬起,另一個起薪點4萬。
「不如入大學重新讀過,出來賺錢都多過依家啦!」電視前一眾資深記者編輯議論紛紛。

中國銀行招股,股民踴躍取表認購。
「買中行的人,也許多過立法會選民。」我說。
「將份選民登記表格,夾進認購中行的白表,再呃班老人家,登記做選民先有得買股票,咪刺激選民登記囉,」同事甲說。

憋在編輯室,要有一點幽默感,才可抵抗時事悶氣。

************

既然解決不到招股書浪費紙張,不夠環保的煩惱,不如把中國銀行的招股書,用來墊高電腦個Mon(顯示屏)吧,夠厚夠高。特別是CRT那一些,我從前試過,兩本招股書剛剛好,絕對夠力。

************

做傳媒最災難的經歷,莫過於此,將訪問對象搞錯了,還要直播出街,BBC果真老貓燒鬚

************

落雨也不怕,落雪也不怕,到了某一個年紀,自求多福,但願有這樣的心境。

Monday, May 15, 2006

搶報/書特工隊

如果我像胡杏兒般,在意大利《向世界出發》,我也會像她般快樂,尤其是在心情甚差的今天。

情緒低落的原因,一言難盡,不過與工作關係不大。提起工作,在文字媒介打滾好一段日子,我到現在也搞不清,究竟索取所屬報紙/雜誌,是否必不可少的福利,還是一項要爭要搶才有的福利:這麼多年來,我經常拿不到工作的報紙或者雜誌!

從前工作的報館,每早在編輯室按版面放下多疊報紙,讓員工像「執藥」般自己疊報紙,「手快有手慢無」。那一個版面最快「沽清」,便最受歡迎。通常,港聞版與副刊版「叮噹馬頭」,若當天我出外工作,遲了回編輯室,取不到港聞版甚至整份報章,是家常便飯。

究竟是報紙數量有限,求過於供,還是有人拿多幾份,令我這等早出晚歸者望門輕嘆,真是天曉得。

於是,相熟的同事,自動發揮守望相助「搶報紙」的精神。最早回公司的,主動替相熟者預留報紙,如是者每個月「脫報」的機會,勁減至2至3天。見微知著,舊公司同事間感情深厚,到現在亦不時出外宵夜聊天。

去年轉工後,新報館按部組分配已疊好的報紙,幸運地每日報章不缺。直至3個月前內部轉職至雜誌,問題又來了。每逢出版日,重甸甸的雜誌一送到編輯室,很快便一掃而空。因為要寄給被訪者,取不到雜誌,便要自掏腰包到報攤購買,自此我每周無端多了這筆「日常開支」。

我們一組人認真地想過,是否要編更新增「搶書beat」(beat是傳媒行內術語,意指從事的新聞線,例如做「旅遊beat」,該記者便專責做旅遊新聞),輪流在出版日提早上班「搶雜誌」。為了保障權益,這似乎事在必行。

So,我連自己應得的那一本雜誌也保不住。報紙與雜誌,字字皆辛苦呀!

Monday, May 08, 2006

職業特工隊III.手機出貓



《職業特工隊III》(M:I:III / Mission Impossible III),劇情意外地緊湊,但它第一個惹笑場景,與它的刺激舖排無關。甚至乎,這個gag位只有香港人才會懂。

話說Maggie Q飾演的Zhen(究竟是鄭還是珍?),是湯告魯斯(Tom Cruise)的特工隊友,不惜扮作名媛,混入梵蒂崗生擒大魔頭Owen Davian(奧斯卡影帝Philip Seymour Hoffman主演)。兩人在酒會相遇,Maggie Q藉故倒瀉紅酒,潑到Davian身上,令Davian被迫到洗手間清理,墮入湯告魯斯預設的圈套,被他埋伏襲擊。

她倒瀉紅酒後,向Davian賠罪的一刻,全場爆笑──為了她的麥兜式廣東話:

「Ng毫E思,鵝好Lun樽(唔好意思,我好論盡)。」(記憶中的對白大意,如有錯漏,懇請指正)

這個gag,既好笑,又吊詭。



讓Maggie Q在電影說廣東話,她可說是電影內的「異族」。所有人說英文,唯獨她對Davian說廣東話(應該還假設了她是中國人吧!),突顯了她的「異族」身份。

這種中西異族對立色彩,在荷里活電影極普遍。大概導演意想不到的是,就連香港人本身,也當Maggie Q是異族。聽到她的廣東話時,不單毫無親切感或共鳴,甚至強化了「非我族類」的感覺。

Maggie Q的混血身份,令她縱然在香港打拼,群眾一向也不認為她是香港人。觀眾聽完她在電影裏,那堆半鹹半淡、看字幕才聽得明白、卻帶來極大娛樂性的廣東話,實在更難認同她扮中國/香港人了。笑聲(我猜當中夾雜不少嘲笑),更加響亮。

Maggie這種雙重「異族」身份(電影內的異族、香港觀眾眼中的異族),正是「異族」中的「異族」,頗為有趣。

電影的「異族」,可以是主角的敵人,亦通常伴隨英雄出現。《職業特工隊III》的湯告魯斯,便是典型的荷里活片大英雄。本來,電影夠刺激,我會叫大腦休息,懶理其中的英雄主義。不過,電影內的中國外景,令我很好奇,嘩,特工英雄單獨迎戰,勾結中國與中東的全球惡霸喎,唔睇唔得啦!

電影話,壞人要得到的Rabbit foot(兔腳)資料,無端端藏在中國官方在上海的大廈內,和Chinese Military(中國軍方)有聯繫,連天台也有十多個前解放軍做守衞,湯告魯斯要從對面大廈跳下去,深入敵方陣營,一擊即中。也不知道說電影高估了,還是看扁了中國軍力好。

戰線,又無端端由上海外灘,跳到兩小時車程距離的浙江省嘉善縣西塘古鎮。水鄉古鎮的緩慢,相對湯告魯斯的急快,相映成趣。對於我這種對江南水鄉無限嚮往者,有機會在電影「獵奇」水鄉情懷,總算是「意外收穫」。不過導演想滿足的,恐怕是被片中那些符合西方想像的中國景色(例如上海街頭唐樓的龍蛇混雜,水鄉的白牆黑瓦),徹底迷倒或好奇的老外。攝製隊在電影網頁直認不諱:江南水鄉,在美國片,未見過。(請看文末參考資料)

說到底,都是大家對東方,對中國,好奇,也獵奇,包括冥頑不靈的我。



幽雅的水鄉,手機網絡的覆蓋度,真的支持到使用美國手機,在小鎮國際漫遊,穿巷過橋?

請問問片中邊拿著手機,邊高速飛奔尋妻的湯告魯斯。

或許,較易測試的是,香港各中學的廁所,是否已覆蓋手機2.5G或3G網絡,足以讓會考生躲入廁格,上網出貓?又或者,即使可上網,又是否有足夠時間,抄下答案作弊?

考評局負責出卷到審閱的官員,大概從未試過用手機上網,才沒想到手機上網可以出貓,更無法理解引起的風波,透過互聯網傳播和聯署請願後,製造的輿論力量,殺傷力驚人。

短短一兩天,哪來的萬多個簽名呢?如果全部自發,沒有「出貓」,那一定是香港最有力量的網絡行動,值得關注。

我暗忖考評局跟電訊科技脫節,加上懶惰而原文照錄整篇範文,又蠢又懶又Out,今次才棋差一着。弟弟不以為然,開玩笑說:

「考試時咁緊張,都俾佢諗到用手機上網出貓,咁有急才,這幾分抵佢攞啦!」

唉,我確實與科技,與新一代的思維,全然脫節。

PS:所有圖片來自《職業特工隊III》網站,並在此引述製作隊伍講解在上海取景的因由:

Shanghai is a futuristic, science-fiction city," says Abrams. "It's also a city that reveals a real cost to its expansion: old neighborhoods are being razed in order to build these monolith office buildings. That was fascinating - the ancient as counterpoint to the brand new and what's next."

"Shanghai was just astonishing," adds Chambliss. "Even though so many people are being displaced, there's this incredible spirit of optimism and energy. I think they consider themselves the city and country of the future."

The production also found that a short distance from Shanghai, many fishing villages still live in much the same way that they have for centuries. With this in mind, the writers decided to showcase this part of the country.

"Our locations managers and props designer identified a handful of cities outside of Shanghai; Xitang was the most unusual in terms of its look for an American film - I hadn't seen this before," says Abrams.

Xitang is an ancient fishing village about a two-hour drive outside Shanghai. It is estimated to be around 1,000 years old and boasts a 700-year-old restaurant. "Xitang is the setting that bookends the film," explains Abrams. "We wanted to use the ancient town as a backdrop for an emotional endpiece."

Friday, May 05, 2006

驚訝

驚訝,往往在最低沉的時侯出現。

午夜,急性胃炎發作。漏夜光顧24小時診所,服藥後頭昏腦脹,輾轉翻側。

揭開雜誌打發時間,安頓空虛疲憊的心靈。嗯!雜誌廣告中人,豈不是當年大學宿舍之花!我們同屆畢業,她唸工商管理,曾在宿生會共事,對她的美貌印象深刻。不足十年,宿花今日已貴為某大窩輪發行商董事,是新晉兼力捧的「窩輪之花」,青春與風采依然。

不敢叼光,姑隱其名。「窩輪之花」當年已然美貌與智慧並重。相對於我,噫,歲月不饒人:一周前因戶外訪問被蚊叮的傷口,疤痕仍在。今日佛誕,呵彌陀佛。

Monday, May 01, 2006

勞動節的無奈

身為傳媒行家,很同情成報記者被拖欠出糧的慘況。還是那一句,傳媒唔易做。

誠然,成報的財政問題,部分與讀者大量流失,銷量大跌,令廣告收入大減有關,但更大問題來自企業管理,5年易主3次,報館像「人球」般拋來拋去,無人知道現老闆覃輝底細。我在舊報館時,成報拖糧的新聞,差不多半年一度,當然每一次報館也沒有官方回應。當時經濟不如目前般好景,我不禁擔心,萬一報館倒閉,他們何去何從,那裏有這麼多編採空缺?

現在,同樣唇寒齒亡。更深層次的思考是,香港的傳媒工作者,沒有多少討價還價的能力。成報「集體請假」員工,不過是港聞版與攝影的廿多人。我不知道其他編採人員沒有工業行動的原因,只知道記者沒有工會,香港記者協會並無工會的功能。要爭取較佳待遇,倚賴個人修為與際遇。可惜傳媒人的市場力量(或者市價),遠不及法律、會計或醫療從業員,與專業水平相稱的薪金,與大部分記者編輯絕緣。嗯,誰叫我們沒有專業資格,又勢孤力弱呢!

我們有的是,傳媒show business化。電視台記者明星化,樣靚有價值。這放諸全球皆準,只不過香港市場單元化,這現象的影響特別明顯,令多少自問樣子不夠資格選港姐的妹妹仔,連電視台面試第一關也過不了。

怨這怨那,不切實際,不如思考前路。趁今日勞動節,在雜誌編輯室勞動,檢討一己不足,積極得多。

題外話,網友質疑記者天職是報道真相,我並不反對,畢竟這是最理想的理論。事實是,什麼叫真相?除了天知地知、新聞主角知,可能最終無人知。記者可以做的,唯有將報道貼近真相的事實,盡量披露接近真相的事情。這是現實。

我曾經嘗試為新聞解碼,尋找新聞背後的故事。或許我功力不夠,得到的片言隻語,愈覺得真相似夢迷離。例如九鐵兵變,黎文熹當日受誰唆擺,寄信給管理層?難道是楊啟彥?黎本人說與人無尤,你相信嗎?這便是永遠沒有真相的例子(或者知道部分真相,無從求證,不能公開披露)。記者唯有列出各種客觀事實,讓讀者理解、判斷。

******************

路過荃灣,遙望近荃灣大會堂一帶,無端多了一道六十多層樓高的大屏風!原來是信和集團新盤「萬景峯」。報道指呎價接近6000元。突然想起個多月前,信和邀請一班地產版記者到東京,軟銷「萬景峯」設計具特色。我看了有關新聞許多次,也不明白萬景峯跟東京有何關係。

報載萬景峯多人搶購,我想起去年在地產建設商會門外呆等的往事。那時,政府施壓要求發展商制定預售樓花指引(不是制度或規管,沒有法律約束力的),最記得當日我們設法找出,究竟樓花銷情與報價單是否屬實,因為有關資訊很封閉。

最記得當時不斷詢問政府官員,究竟會不會立例或者考慮懲罰,誤導樓花資料的發展商呢?官員沒正面回答,不斷重申要發展商自律。

「唔懲罰又怎會有用?」我忍不住炮轟。然而我人微言輕,這不過是一發空炮。發展商經常說,賣價靠市場力量制衡,但一手樓花的市場力量,來自發展商作價,而不是普羅大眾啊。

一盤弄虛作假也沒有規管與懲罰的生意,都幾好做。

去年6月24日,地產建設商會訂立了15項一手樓花內購指引。一套沒有罰則,毋須為錯誤承擔的指引,有沒有作用?看山頂種植道一號事件便心中有數。

Monday, April 24, 2006

關於網誌報道的一點回應

蝸居香港Blog界年多,很好奇香港虛擬世界的面貌。因緣際遇下由《香港經濟日報》的新聞特寫小組,轉職集團旗下新辦雜誌《U Magazine》,參與雜誌新專欄「Virtual HK」採訪工作,窺探香港網界風情。

香港媒介很少探討新媒體現象,「Blog」仍然是新聞價值甚低的新名詞。想前瞻,想突破,對於「Virtual HK」,我們有期望。新欄目出街約5星期,報道過公園仔的香港國際電影節筆記連線,介紹過東南西北
的宋以朗、人氣高企的Alex和港燦。感謝網友的回響,也理解到大家的疑問:

1)同事介紹林子揚的網誌時,標題誤刊他的Podcast樣本網誌相片,以及網址,而非CMM。抱歉引起林子揚的不便,同事亦已向他l致歉。
另一方面,感謝子揚兄抽空接受訪問。因為篇幅所限,報道短小精簡,然而內容是真確的。子揚兄形容「錯到七彩」,可會言重了?
無論如何,大家也希望香港Blog界健康發展,盼日後繼續與子揚兄及各位網友多作交流,保持聯繫。

2)港燦兄對小妹的美言,受之有愧。當日執筆介紹他的網誌,精闢財經分析是原因之一,也不願拘泥是否財經網誌了,反正不過是分類的一種,無礙網誌高水準文章的收視率,請港燦兄別見怪。
 
3)我不過是雜誌小薯仔,不知道雜誌的財務運作,無可奉告。謝謝港燦兄對本刊的關心和注意,操勞港燦兄為本刊觀察和分析售賣情況,不敢當,不敢當。
至於銷售數字,again,我是小薯仔,什麼也不知道,不過應該超過23300份吧。否則我會飯碗不保,要另謀高就。

4)有網友建議擇錄網誌精選,謝謝有關意見。我個人認為,網上已有類似網誌做網摘,也許這階段,讓更多Blog外的人認識網誌世界,更為迫切。

5)「Virtual HK」並不局限於Blog的世界,也會介紹虛擬世界各式現象。歡迎各位網友留言,建議及賜教,一同開拓這一塊,讓公眾理解本地虛擬世界的園地

  

Tuesday, April 18, 2006

胸圍.男人

路經太古城中心的少女內衣店Une Nana Cool。店內有一長髮女孩,駐足欣賞木架上的活潑內衣,門外的廿歲出頭大男孩一面尷尬,坐在店子外發呆,不敢轉身偷望,櫥窗內恣意飄揚的嬌俏胸圍。

他也許是女孩的純情男友吧!同行友人閱歷豐富,同情可憐小男生:「這就是廿歲男孩,與三十多歲男人的分別了。三十幾歲人,有什麼沒見過?分分鐘跟女伴一起挑選呢!」

*************************

想起舊同事W上周一則新聞故事,講述旺角最近開了全港第一間「女性止步」,只招待男顧客的胸圍店。年青男店主看中男人熱愛內衣情趣,卻又怕尷尬不敢購買的心思。店主聲言不賣女色,只聘男店員,又發現男客最愛吊襪帶和蕾絲(lace、又稱喱士),見盡男人心。 

我莞爾。店子本質很有趣,可是開在性壓抑、卻迷戀大胸、乳頭和乳溝,去滿足偷窺慾的香港,這種專攻男性的內衣店,容易引起男人操控性愛、將女性和內衣當玩物的色情聯想。

性和色情是兩回事。講得男女平等,自要打破性的忌諱。男人對胸圍的認知,正如女人要明白避孕套原理,是健康知識,不是色情。我接受男性進入內衣店,替女伴購買胸圍;但抗拒男人在店內色迷迷打量,甚或上下其手享盡胸圍質感,那是鹹濕兼變態。

************************

關於男人和胸圍,有兩個故事。

中學同學F在某年,到美國探望作交換生的妹妹,想感受外國的開放民風。妹妹二話不說,拉他到胸圍店,叫他觸摸當時流行的Wonder Bra,那個軟綿綿的胸墊。尷尬的F半推半就,妹妹沒好氣:「這些東西很平常罷了!個個都係咁摸的!」

F第一次與胸圍邂逅,竟淪為大鄉里。回港後,大鄉里卻變了專家。重提舊事,面對情竇未開的男同學,語帶自豪:「男人去胸圍店之嘛,這些事在美國很平常!」

第二個故事,與採訪有關。數年前,一家高檔內衣店開幕,請來當時的香港總商會總裁翁以登作嘉賓。小店很有心思,請來女模示範胸圍吊襪帶,身穿最性感內衣那兩名外籍女模,更走到翁以登旁邊,擺出一副美女伴才子的姿態。

香艷場面沒有把他沖昏頭腦。見慣大場面的他,面不紅耳不熱,兼目不斜視,雙手規矩地放在身體前面。光明磊落。

**********************************

內衣或者胸圍,不也是衣服的一種!蔽體之餘,也應讓穿着者與觀賞者,舒適愉悅,有美感也要實際,才能挺起胸膛──女人街那些鮮艷毛毛又少布的胸圍與三角褲,只宜玩新郎和派對出動,切勿買錯。

相關閱讀:明報 4月9日
胸圍裏的男人商機
男人最愛﹕吊襪帶 蕾絲邊 黑紅色

Friday, April 14, 2006

新聞與網誌

若非連續數晚通宵趕稿,這篇網誌應該準時上網的。

與同事憑迪士尼樂園系列,齊獲報業公會05年「最佳經濟新聞報道組」優異獎,周一到萬豪酒店出席頒獎禮。

典禮邀得特首曾蔭權致詞,有一段說話,與Blog有關,原文如下

「(新聞)第三項挑戰來自專業與業餘的競爭,踏入互聯網時代,每人都可以變成新聞工作者,近年年青人流行的網誌Blog,巳蛻變成新興新聞媒體。美國攻打伊拉克時,一個伊拉克工程師寫下的巴格達圍城網誌,比戰地記者報道還來得震撼,全球轟動。

現時網誌的作者來自各行各業,他們不少掌握內幕消息,寫出來的文字更具爆炸性。他們都是傳統新聞工作者的競爭對手。但網誌作者可能有可信性的問題。因此新聞工作者要在專業操守上站得更穩,守住「信任」這一關,贏取讀者的尊重。」


可信性問題,無論blog還是傳統網誌,也有出現,也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
(三日後續寫的文章)

曾經在「公信第一」的報章工作,對所謂的公信力,特別敏感。每次執筆時,也會反覆查證,所寫所見是否真實。無人知道什麼是真相,但事實(Fact)終歸有憑有據,不容抵賴。

「公信第一」是一種壓力。這沒有負面意思,反正書寫事實,維持媒介公信力,是記者的基本操守,就像警察天職要維持治安一樣。壓力,可以鞭策一己做得更好。

可是,公信力某程度上,要倚賴權威去建立。報紙、電視台和電台,本身是一種權威。我們會信任權威的論述,卻未必會相信牛頭角順嫂的師奶智慧,縱然順嫂說的,也是事實。

我不認為民間網誌完全不可信。也許,問題來自觀點與角度。像去年世貿示威,主流媒體論述,與民間網誌的意見,因為角度有異,兩者是互為補充的事實。

作為新聞從業員,我當然擔心自己的飯碗,還未等到網誌記者的挑戰,香港媒界圈子已因為僧多粥少,廣告有限,而夕陽西下。

***************************
網友問我得獎感受。這是我第三次踏上報業公會新聞比賽的頒獎台,心情愈見豁達。行內人心知肚明,比賽是一場講求戰略的遊戲。所謂「最佳新聞」,人言人殊,得獎關鍵可能是一個醒目的標題,一系列有組織且容易理解的報道。落選報道的質素,未必比冠軍差。

So,得獎三次,是僥倖,也是新聞工作歷程的反省,感激所有曾經提攜我的上司,所有曾經合作的記者與攝記。

有機會參與迪士尼樂園系列報道,已覺興奮,那會想到參賽獲獎呢?當日過檔《經濟日報》不夠兩星期,若非前上司邱誠武給我這個機會,邀請地理信息學專家詹志勇分析迪士尼樂園面積,才沒有機會走上迪士尼報道最前線。

新聞絕非個人英雄表演。感謝邱誠武、米安、Karen、阿敬、法蘭基,沒有你們,也沒有這個得獎系列。享受與你們並肩作戰的時光。

********************************

謝謝五師兄與goodwh報料,告知AM730的中環博客專欄,提及此網誌(應該說公開我的工作機構和中文名字,但沒有提及網誌名稱)。AM730過譽了,我可不及中大日研系的吳偉明教授博學多才,網誌充實。Well,AM730沒有刊出我的網誌URL,正好擺脫我賣網誌廣告的嫌疑,^_^ !!!

然而,我的真身拋頭露面了,希望不要被點相才好。

PS:1)各位留言踴躍,定當盡快回覆
2)關於AM730的專欄,可往其網頁
 http://www.am730.com.hk/old_issue.asp
 文章刊於4月13日的報紙

Saturday, April 08, 2006

樂文又搬遷

從此,作為香港「二樓書店」始祖的樂文書店,黯然告別「二樓書店」行列。可能是三樓、四樓、五樓……

這是樂文銅鑼灣分店的事。也許各位還記得,去年樂文旺角總店因加租而告急,宣布結業。最後,樂文旺角另覓單位,變成三樓書店,總算力挽狂瀾。怎料一年後,輪到銅鑼灣分店加租。歷史再重演,只是今次少了結業的悲情,多了再展拳腳的積極。

樂文銅鑼灣分店,就在駱克道味千拉麵樓上。這陣子,小店特別多人留連,和應「搬遷清貨 台版六五折」的宣傳,在書堆尋寶。

鮮黃牆壁令八百呎小店,顯得光猛寬敞。如果月租四萬,又應否繼續租下去?

銅鑼灣樂文選擇搬遷。因為繁體字書店市場小,只有蠅頭小利,賣一套金庸武俠小說,賺得不夠十元,又怎及Page One賣英文書般好賺,有能力租下時代廣場旺舖?這樣子經營,三萬元月租尚可支持下去,四萬實在無能為力了。

銅鑼灣現址約於五月底約滿。樂文現正積極在附近另覓舖位,經理林小姐說,相信不再是二樓舖了。亦即是說,兩家樂文書店均「再上一層樓」,不再留在二樓。

樂文旺角去年搬遷後,確流失了一批客戶,生意額略見下滑。既然書店難做,樂文為何還做下去呢,幹麼不乾脆放棄銅鑼灣分店?

「我們做書店的,只要有人看書,都會繼續做下去,」林經理沒半點猶疑。

但,商場不講理想,成本永遠是營商第一考慮。報載,尖沙咀HMV現址,月租將由160萬加至200萬。HMV決於約滿後,移師至對面的亞太中心,租金只需約100萬,舖面面積卻少了。

別以為200萬租貴無人要,各大名牌對這個位處北京道路口的「筍舖」虎視眈眈。傳聞Addidas正積極洽租,作其旗艦店。反正今年有德國世界盃,體育用品公司趁機發財,也可以理解。

如果以名牌旗艦店數量,去衡量一個城市的重要性和富裕程度,香港應該排名十大,暫時也不會被「邊緣化」。可其他擁有多個名牌旗艦店的城市,如東京和巴黎,也有它們的人文旗艦,例如大型書局,例如像樣的公園或廣場,例如具影響力的文化讀本。

奢侈消費,繼續為小城塗脂抹粉,那管面容愈見憔悴,與普羅大眾,愈見脫節。到了名牌「過橋抽板」,縱橫大陸捨棄香港時,誰會戀戀小城的僕僕風塵?

Thursday, April 06, 2006

廣告時間:博客私隱問卷

受網友eggsplash所託,謹在此協助賣廣告,請各位博客參與eggsplash製作的網誌私隱度問卷調查,全部只供學術用途。畢竟香港的網誌研究尚在起步,還望有心人多多支持。

清明.女主播

無言。當我望着醫院病榻上,昏睡着的鋼琴老師。

難過、悔疚、無奈。我竭力壓抑如海浪翻騰的負面情緒,用最冷靜最柔和的聲線,跟老師傾訴。老師啊,你好好休養吧,我們知道你很堅強,你會甦醒的。看,你的臉龐已逐漸消腫了,一天比一天漂亮。發病前一星期,你還追問我的感情狀況呢?情人想請你吃一頓飯,認識你這位恩師呀!

不過是一分鐘左右的說話。然後,是靜默,是老師的呼吸聲。

再說什麼才好?腦袋突然一片空白。無助感蔓延全身。老師聽到我們的說話嗎?我可以做什麼?她何時才醒來?老師是基督徒,神幹麼要她接受這殘酷的考驗?

傷心到,哭不出來。

相比下,我的斷齒算不上什麼。幸好只斷了一小截,可用牙套補救。兩年前便應該做的事(使用牙套),我兩年後才做,慶幸趕得上,算是破財擋災。唱K唱到弄斷牙齒,真箇黑巴幽默。

*********************

清明時節,和合石最旺場的日子。從新聞角度看,今年採訪掃墓新聞的記者,到浩園看看市民悼念殉職警察曾國恒,已經「有貨交」,比起過往幾年沒有掃墓新聞焦點,要自行發掘角度,相對輕鬆。

兩年前,我首度踏足和合石,採訪清明掃墓人群。想找那些借勢勒索孝子賢孫的「山狗」,一無所獲;墓地現場又沒有特別,又不是掃墓後,一家人席地而坐野餐,大吃祭祖後的燒肉白切雞?

還是浩園救了我。2004,沙士後一年,數個抗炎英雄仍未立墳,父母們帶子女去悼念,講述英雄事跡。好一個沙士後首個清明,將怨憤化為祥和。一面面SARS墓誌銘,活在心中。

新聞,就是這樣寫成的。

*********************

愛上女主播,收視永遠高企。某周刊搞最受歡迎新聞女主播選舉,入行逾兩年的林燕玲排第一,成為封面人物,還言之鑿鑿其月入最少五萬,引起報館男同事一陣騷動。

男同事甲:「佢憑什麼拿這麼高人工?我可不會因為她,訂購now財經台。」

男同事乙:「佢電髮的樣子,老氣橫秋。」

男同事丙:「好靚咩?咪又係靚妹一個!」

女主播,是公眾人物,被迫自動放棄街邊吃魚蛋,光顧大排檔,與情人在街上手拖手兼親吻的權利。我們這些沒有知名度亦無人關心的文字記者,蠻同情的。

只是,看着傳媒前仆後繼炒作的女主播報道,不外乎下列「新聞之花方程式」

靚女=女主播=出名=身價高=風光=嫁個好老公=有個好歸宿=引來女孩羡慕
 (通常這類報道,總會提及葉雅媛和黃德如,共通點是老公有錢)

可是,世界真的如此簡單?又有誰願意一世做花瓶?

Saturday, April 01, 2006

有什麼大不了???

新一期雜誌出版了,那股憋在心中,不吐不快的納悶和無奈,也有了傾瀉的缺口。

這是一個關於世事無常的故事。

訪問了何安達,特首辦公室新聞統籌專員,協調「倒曾」、「九鐵兵變」中,政府口徑與民意的官場新貴。某個春霧籠罩的晚上,我們暢談他鮮為人知的觀星興趣,由嗜好啟發的人生觀。

何安達自言,觀星令他覺得自己很渺小。從容豁達的他,一句「有什麼(事情)大不了?」常掛在口唇邊。撰稿時,我寫他這一句,寫得起勁。還勸說自己,是啊,世事執着不來,人生有什麼事情,真的「大不了」呢?

手機驀地響起。5分鐘後,我收線,也找到人生的答案。

師姐M傳來壞消息。鋼琴老師中風,剛施手術取出血塊,在醫院未醒。

我,內疚得不得了,為什麼不把握時間,早早跟她拜年問好,多點關心她?現在已人面全非了。雖然我學琴是遠古時代的事,完成八級後,琴技荒廢良久,但我每年也會向鋼琴老師拜年,除了今年。

不知怎的,今年我拖拖拉拉,連拜年禮物也買好,卻遲遲不探望她,老是跟自己說,不要緊吧,反正下周還有時間。

如是者,一周復一周。本來三星期前,鋼琴老師約我與另一位鋼琴學生上茶樓,我因而有了「有心不怕遲」的拜年藉口。怎料老師臨時因腳患而改期,我又給自己採訪忙碌的藉口,沒有探病。一個最最最不要得的「拖字訣」,令我非常遺憾,幹麼不在她健康時見面?我幹麼如此吝嗇我的時間?追悔已來不及了。

以為人人可以等,原來時間不留人。

同組同事聽到我的慘叫。我望着電腦屏幕上,何安達採訪稿那一句「有什麼大不了?」忽然好想跟他說,世上最大不了的事情,是,健康。

結果,我今年首次與鋼琴老師見面,就在她的病榻旁。她靜靜沉睡,口與鼻也插了口管,面龐稍脹,我很心疼。怎也想像不到像她這樣一個健康積極的女子,竟然無端端中風。人生無常,還有什麼可以說呢!

心酸得欲哭無淚。

不過是幾小時前,我的牙齒,也親身經歷了健康對人生如何大不了。

出席舊同事歡送派對,盡情在卡啦OK吃喝。啃着炸雞軟骨時,突然左下側臼齒下的牙肉一陣痠痛。以為因熱氣引起牙肉痛,我繼續唱歌玩樂。回家後輕按痛處,咦,點解隻牙斷了一邊?

吓?我的牙斷開了?天啊,這隻牙早前曾「杜牙根」,牙醫曾勸喻我佩戴牙套保護,我貪方便又懶花錢,拖得就拖,結果淪落至今斷了牙,怎麼辦?

************

我所提及的何安達報道,已於今期的《U Magazine》刊登,名為「何安達星空奇遇記」。《U Magazine》一書三冊,第一本書的封面是澳洲。我的訪問刊在第二本,方力申與Stephy做封面那一冊,第20頁。

PS : 鋼琴老師中風,以及斷牙後,心情忐忑,抱歉未能即時回應上一篇文章的意見,定當盡快回覆。

Friday, March 24, 2006

廣告時間:我的雜誌文章



我的雜誌處女作面世了。請看今期U Magazine,杜汶澤作封面那一冊。

第一篇是人物訪問,介紹合和集團接班人胡文新Thomas,亦即胡應湘的寶貝仔,他的冰上曲棍球嗜好。

這篇稿有異於其他同類訪問。過往的報道很少提及胡文新在冰球場上的位置,原來他打後衛,貫徹他的低調作風。我的文章由冰球後衛精神切入,介紹與袁彩雲緋聞以外的胡文新,由從商到打波也低調過人,親力親為。

他與小賭王何猷龍同隊。小賭王全程有保鏢侍侯,他這鑽石王老五來往冰場,事事一腳踼。

這個故事啟發了我,對深水埗的新啟示,容後再談。

第二篇與各大Blog迷息息相關:全港首個直擊本地虛擬社群動態的雜誌報道專欄,正式誕生。

U Magazine由今期起,增設Virtual HK專欄。今期題為Let’s Blog:06至潮流行現象,用輕鬆手法介紹網誌ABC。歡迎各位Blog友提供寶貴意見。

*********

因為求變,因為想磨練文筆,毅然當個雜誌新鮮人,到現在還在適應中,改不掉報紙記者的貓頭鷹作息時間。

還有雜誌文章要求的性格和揮灑自如。刊登的胡文新文章,是我的第二稿,因為第一稿太過「報紙化」了。我還在努力學習。

其實,我沒有轉工,只不過調組,由報紙調往雜誌,畢竟兩者也隸屬經濟日報集團,由同一個老闆出糧。

我工作的一組,專責雜誌的City Section。City是今期新增的,有Snaphot,Feature(專題),Virtual HK及People(人物),反映新一代生活態度。

也請各位閱讀我們今期,講述地鐡禮貌運動的專題,以及Snapshot「大難臨鳥」啊!

請多多指教!

************
我的雜誌報道

U Magazine (U Life別冊,杜汶澤封面)
People—380億合和接班人 胡文新 愛上冰上曲棍球(16-21頁)
Virtual HK –Let’s Blog 06至潮流行現象 (14-15頁)

Tuesday, March 21, 2006

PSP上網.3G.財經台

PSP屏幕又大又靚,用PSP上網看電視,等於拿着迷你電視通街走,豈非很「過癮」?

作為一個沒耐性打機的電子遊戲白痴,我與PSP絕緣,一切PSP感覺自動免疫。不過,香港PSP迷由今日起,可以在網上行Netvigator覆蓋的地方,免費無線上網,看PSP網劇及無線電視娛樂節目「東張西望」等。嗯,上網只限行貨PSP,還要安裝一隻名為Network Utility Disc(簡稱NUD磁碟),才能享受PSP睇片樂趣。

所謂PSP上網,就像3G手機上網般,瀏覽特定頻道和節目,並非電視直播,更不是互聯網網海漫游。既然PSP上網頻道有電影播放,那麼電影有多長?PSP的電池應付得了嗎?我滿肚疑惑,上周的PSP記者會完了,也得不出所以然。

我問導演李力持,會用PSP下載電影看嗎?「開玩笑吧!一套戲咁長(點下載呀)!下載很花時間的,每段播放的片段,最多片長4至5分鐘好了。」

這樣的一段短片,下載時間可能同樣要幾分鐘,我會沒心機下載的--雖然我的3G手機,某程度上已訓練了,等侯無線上網和下載的耐性。

3G手機是兩個月前,電訊盈科推出半年免費3G優惠的「甜頭」。每次用3G上網,我也會在心中,由一數到十。通常數到第十下,畫面便出現。選擇想看的頻道後,又再數十下,重覆至看到心水內容為止,往往至少花上一分半鐘。

也不算太失望,只覺現實諷刺。六年前的春節,接受香港電訊和諾基亞邀請,到日本東京橫濱,採訪諾基亞研發3G,在密室示範3G無線上網如何神速。那次示範的內容很模糊,印象中每次按鍵選擇後,很快便出現新畫面,應該在5秒之內吧。

那年頭,連同科網泡沬,3G捧到如天高,但大家也不知道什麼是3G。該篇日本直擊報道如下:


明報:2000年2月11日
明年底推第三代手機 電訊開放網絡予應用服務商


香港電訊(0008)流動通訊總監黃旭安表示﹐倘成功推出第三代流動電話(3G)﹐會開放網絡平台﹐供應用服務商參與﹐提供多媒體與電子商貿等服務。他又預期﹐本地可容納四至五個3G牌照。香港電訊計劃﹐最快在二零零一年底﹐推出3G流動電話服務。

料可發五個3G牌照

3G與目前流動電話系統的最大分別﹐在於採用WCDMA制式﹐有利數據傳送﹐利用最高達2Mbps的速度傳送資料﹐讓用戶隨時上互聯網瀏覽﹐聽音樂﹐甚至進行網上交易。業界相信3G技術約於兩年後成熟。香港電訊便剛與諾基亞(Nokia)合作﹐在本港完成首階段3G技術測試﹐於昨日在日本東京橫須賀的諾基亞科研基地﹐示範相關技術。黃旭安估計﹐香港電訊在三年內﹐數據傳輸量會由目前佔總用量百分之三﹐增加三至四倍。

4年後有新頻譜供應

不過﹐本港供3G使用的頻譜僅六十兆赫﹐有關發牌程序仍處諮詢階段﹐在兩至三周內發出諮詢文件﹐料於年底發牌。黃旭安認為﹐每一個牌照約需十五兆赫﹐但若由現有網絡商經營﹐只需十兆赫已可﹐故可發出四至五個牌照。

然而﹐隨著3G引發多媒體數據用量急速上升﹐業界預期3G頻譜將不敷應用。

黃旭安說﹐國際無線電頻譜會議於年中商議﹐預留一百六十兆赫供3G使用﹐他對順利落實感到樂觀﹐相信在二零零四至二零零五年﹐有新頻譜供應。

此外﹐3G亦為網絡經營商帶來新的商機。黃旭安說﹐話音的容量行將飽和。而3G帶來的業界競爭﹐已由技術轉變為服務掛帥。因此開放網絡平台勢在必行﹐希望各類服務供應商透過網絡提供商業服務﹐這或會為網絡商提供新的盈利來源。

擬改以資料使用量收費

另一方面﹐由於3G刺激上網用量﹐使用模式與現在有別。黃旭安說﹐香港電訊正考慮3G推出時﹐會否以資料使用量或下載量等為收費模式﹐取締目前按通話量計費﹐鼓勵更多用戶使用。

他並稱﹐香港電訊料於今年第三季﹐完成3G第二期測試﹐研究相關的話音及數據傳送質量。而號稱第‘二代半’的GPRS流動電話﹐則在本年推出。

電訊夥諾基亞測試3G技術

受惠於日本政府主導第三代流動電話發展﹐以及日本在天線通訊技術領先﹐日本可說是亞洲區研究3G技術的溫床。吸引諾基亞﹑愛立信等紛紛進駐。

諾基亞日本網絡副總裁JoukoPaivinen坦言﹐日本的流動網絡市場龐大﹐加上日本市場以消費者為主﹐類近亞洲消費型態﹐有助作技術試點。

他並指出﹐每個網絡商的頻譜約為十五至二十五兆赫。而由於香港建築物密集﹐3G天線的覆蓋範圍約為一至二公里﹐比日本測試時所用的五公里為低。

目前3G面對的困難是﹐傳送量若過多﹐覆蓋面會縮細。

不過﹐這無礙網絡商對3G的憧憬。資料顯示﹐單是日本政府便估計﹐五年內日本的3G市場帶來的收入﹐達一千三百億美元。另有統計預期﹐未來兩年﹐亞洲通過流動電話上網人數達2000萬。


重溫舊事,仿如隔世:

一)香港電訊已然人間蒸發。其實出差期間,已從同行的香港電訊公關口中,得悉從香港傳來,盈科鯨吞香港電訊的消息,比親嘗3G技術震撼得多。

二)當年香港電訊估計港府在00年底發3G牌,01年底推出3G,結果00至01年,全球仍活在科網泡沬爆破的愁雲慘霧。香港電訊則變身電訊盈科,連手機業務也賣掉了,推遲到5年後的今日,才透過收購Sunday,借助其網絡提供3G服務。

三)當年個個以為3G好賺錢,天曉得香港個個不願花錢,看電訊商力谷的3G多媒體內容,3G仍然是一條艱苦戰線

恕我落伍,我還未用過3G的視像電話功能。我大部份朋友沒有3G手機,我又可以跟誰玩video conference呢!

用了3G個多月,我主要瀏覽TVB新聞,貪好玩。昨日,Now財經台開台了,報館獲免費安裝試用,我那部3G的財經新聞,悉數變為Now的財經頻道。又一個資訊巨浪洶湧而來。要看財經節目,CNN與Bloomberg要多少有多少,最合國際證券行口味,還有多少人會訂購Now財經台呢,反正散戶寧願在銀行金魚缸浮游,少看電視。

愈來愈覺得沒時間閱讀,紮紮實實的探求知識,或者吸收文藝養份。這是PSP或者3G上網,以及訂閱24小時財經新聞台可以彌補的。Well,都是我的錯。

Monday, March 20, 2006

新聞難做

如果我是採訪尖沙咀槍擊案的記者,我會很頭痕,冇覺好瞓。那些疑幻似真的新聞線索,真假難分,如何下筆才好?

每個跑紀律部隊或保安新聞的記者,也有自己的、應該是可靠的消息人士,有自己的新聞來源。當官方沒有公開證實或澄清某些事件時,消息人士的「消息」便成了新聞線索,當然,這些「消息」絕大部分是無法另行再求證的--官方才不會跑出來證實或推翻。


也因此,每份報紙也有自己的槍擊案獨家角度:例如殉職警員被發現時,他那支發射過的警槍,竟然收在槍袋內;又或者懷疑案件涉及第四者,等等等等。追新聞過程猶如玩猜謎遊戲,各位看官閱讀這則新聞時,別太認真對待所有資訊,最好多看幾份報紙,不要信到十足。

事隔四日,亦即今天下午,警方再召開記者會,讓傳媒求證新聞疑點。終於,警方澄清了:

疑兇一人犯案,是有預謀的,想搶警槍,事件無人在逃
射死殉職警的子彈,來自梁成恩失槍
射死疑兇的,來自巡警手槍(警方並無提供進一步資料,子彈是否來自殉職警的警槍)
無證據顯示疑兇與梁成恩相識


如果警方早些開記者會,便不會傳言滿天飛。傳媒要的真相,也不過如此。

某些報章稱疑兇為「魔鬼警察」,真夠嚇人的。想起從前短暫當突發記者的日子,寫稿要求嚴格,所有一日未經判罪的,一律叫疑兇,避免給讀者安件已被審判的感覺。這條線某程度上頗難拿捏,特別是在這個新聞競爭激烈的環境,誰也要搶第一,搶獨家,資訊愈多愈好。

跑前線突發新聞,其實很艱難。

Monday, March 13, 2006

沉澱



「好神奇啊!我一坐下來,便有靈感了,」我暗自歡喜,新坐位令我思潮如泉湧。

「對住無敵海景,梗係什麼都寫得出啦,」編輯沒好氣。

第一次在辦公室坐享無敵海景,受寵若驚。

藍天,綠水,獅子山,東九龍,一覽無違。可我望得最多的是,窗下的東區走廊。日出日落,車來車往。沒有靈感時,我呆望,發獃,感慨。

走吧走吧,東廊川流不息的車群,我心底輕嚷。時光,就此朝着不一的目標,流逝。

**********

然則「好景」不常在。海景位是我調任雜誌記者後的臨時坐位,在一個空蕩蕩的小房間內,夜深時倍覺孤寂。一個星期前,我調到編輯室另一端,像東區走廊般川流不息,洗手間必經之路的走廊位。

這裏鬧哄哄的,一旁是時裝版青春潮爆女記者,衣着賞心悅目,另一旁是我們的小組組員,互相照應,感覺比獨孤海景位踏實。

過去十多天,我在報紙與雜誌間浮遊。新崗位是雜誌專題記者,與我從前工作的報章,屬同一集團,不過是樓上樓下。

網友奇怪我在Blog海失蹤近兩星期,皆因我在適應雜誌的新任務。一來部門在開荒,二來我沒做過雜誌,思路與表達方法,與報紙是兩碼子事。

有一陣子,我腦裏只有工作。久違的緊張,對上一次是去年9月跳槽。但,那種緊張徹然不同。

在雜誌寫第一篇人物訪問時,我差點以為自己不懂寫稿。編輯要的是文風奔放,我的製成品卻過份四平八穩,缺乏雜誌要求的個性,亦即是,文章要有自己的性格。

天啊!以我這樣一個沒甚明顯個性的人,連自己性格也朦朦朧朧的人,又怎樣寫得有性格呢!

報章報道與雜誌報道的最大分別是,報章報道力求中立客觀,不含個人感受;但雜誌文章要有個性,有觀點,像故事般敍事,極考文筆功力。

又一次發掘自我潛能的新機會。當我憑訪問時的直覺,重寫稿子後,發覺「都得得地喎」,雖則還有大把進步的空間。

「既然你做雜誌,就要把握機會學新東西了,記住試多些,看看自己還有什麼potential,」舊上司Y鼓勵我。

「但我現在寫的是軟性專題,不是新聞啊!究竟這樣走下去好,還是做新聞好?」我疑惑。

「你那些也是新聞,只不過不是最前線罷了。一般人的話題,其實是一個月前的新聞,很少人會像記者般貼市。而且軟性專題要包裝,要搜集資料補充,記者是writer(寫作者)的角色,訓練完全不同。你試完雜誌再想吧,反正你的人際關係,寫作和組織能力不俗,要重新跑新聞,熱身三個月便可以了。」

**************

舊上司Y 很慷慨,在我的年終評核表上,給我最高分的項目是--工作態度,獲A級。

嗯,我是典型的金牛嘛,只管埋頭苦幹。

由是,我只懂做,不懂想,包括職場路向。

如果像奧斯卡大導演李安般,失意時做足6年湊仔公,我會怎麼樣?

一沉不起?潦倒街頭?

也真佩服李安的堅毅意志,在這6年沉澱個人思緒,如在深山磨劍,靜待出擊一刻。

搶新聞,爭分奪秒,今日要聞明日黃花,容不下個人沉澱。或許,現在的新崗位,毋須走到最前線,思考空間退一步天空海濶,正好讓我沉澱,重整。

Tuesday, February 28, 2006

唐語錄解畫

苦思新崗位的第一份稿,如何下筆,寫blog靈感全然枯竭.閉關前先以經濟日報上周一篇報道,為唐唐語錄解畫,稍後再回應各位,謝謝.(嗯,我大概這兩日會寫好初稿的,請放心)

經濟日報 2月24日 將稅比喻死亡 富蘭克林名句

昨日一大清早電視便播放着被烽煙市民批評得體無完膚的財政司司長唐英年說︰「人生中有兩樣東西必然發生的,就是死亡與交稅。」昨日不太領受此幽默的市民頻呼:「新正頭還未過,太吉利市!」

  其實,把死亡與交稅收連在一起談,是美國二百多前年前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名句,流行至今:「除了歸西和交稅外,世上沒有肯定發生的事。」

  富蘭克林可說是美國第一個國際知名人士,被譽為民間科學家,北美殖民地擺脫英國獨立的過程中,他發揮重要作用,包括策劃美國第一座公眾圖書館,第一家全國性報章。他留下的名言,不少至今廣為人用,如人人也愛引用的勵志句「無痛苦,哪裏有收獲?(no pain no gain)。

  唐英年以美國名句喻稅收,是否有人教路?新聞統籌專員何安達說,這句話街知巷聞,做財政司或財長的,一定懂得。財政司當然自己引用自如,不用他人教。在電影《情約今生》(Meet Joe Black)中,戲中著名男影星畢彼特飾演死神,但他卻以國家稅務局調查員來掩飾身份,戲中畢彼特多次引用富蘭克林這名句。

Friday, February 24, 2006

孤寒財爺「唐」語錄

「人生有兩樣東西必然發生,就是死亡和交稅,」大掌櫃唐唐語出驚人,媲美前度掌櫃松松的名言:有咁耐風流,有咁耐折墮。

嗯,孤寒(財爺)未算可怕,涼薄才可怕。

「咁,如果一世人都唔駛交稅,係咪唔駛死?」父親大人舉一反三。但我又不是住灣仔那些百萬富翁(Citibank最新調查說,灣仔每五人有一個百萬富翁),更加不是全港那27.4萬個平均擁有400萬流動現金的有錢佬,才沒有聰明才智再加財力去答這個問題。

財爺,這問題應該怎樣答?

Monday, February 20, 2006

鍛鍊

辦公室窗外有藍天

路直路彎。向前大踏步神情確威武,抑或掟個無敵髮夾彎?而我,老是思前想後,忐忑心情就如一面,從未如此清晰的魔鏡,照出軟弱,無膽,迷惘,暗自憂慮技不如人,害怕辜負伯樂一番好意。

我這頭不夠創新又畏首畏尾的金牛,每次離開安全網,勇闖新環境,難免惴惴不安。半年前轉換報館如是,半年後的今天如是。機緣巧合下,我從報章記者變身雜誌新丁,轉職至同一集團旗下一份新鮮出爐的雜誌,撰寫人物和城市專題,走軟性路線。

書寫人物小品與城市專題,我嚮往良久,兜兜轉轉終於願望成真,這一刻竟然心裏不踏實。幹嗎要惆悵呢,C說,就當是鍛鍊吧。

我怕衰,怕回頭不易。沒想過換個角度看,何不趁年輕多多磨練跑跑碼頭,增加一己本錢?況且半年前的不安,終究也適應過來,如魚得水.呵呵,托賴我的適應力尚算不錯.

如果放下成敗得失的無形桎梏,密雲間已然透出,一線又一線滿載希望的陽光。

要有驕陽的熱情與進取,多一點勇氣,我提醒自己。更何況這一趟,有新的目標,想為香港blog界,記錄萬人開拓這無垠宇宙的點滴心情。關於香港部落格的人氣話題,又或者諸位博客期待在雜誌看到的題目,歡迎報料或在此留言。謝謝。

Wednesday, February 15, 2006

Bouquet.花語(另類版)

我愛真花,討厭男人心花花(花心),不屑男人借意食豆腐──花。

99支玫瑰,誇張得來有點浪費。最喜歡的花束,貴乎襯托得宜,清雅簡約又芬芳。像法式插花的,或田園味道的,最怕高調俗艷那一些,或者火紅/血紅玫瑰,噴火不是我那杯茶

情人節。為情人送花的心思和意外驚喜而感動;為無情人如政府者,無花又冷酷,要記者走後樓梯的小心眼而氣憤。

情人節下午,在會展新翼舉行的民政事務局酒會。沒有襟花,行政長官當奴如是,場內數百區議員嘉賓如是。你可以說人人平等,也可以說冷冷冰冰。

一日前,當奴出席一個大型典禮,卻幾乎被場內示威者透過「大聲公」擴大聲量的抗議聲浪,打斷演說。站在台上的他束手無策,甚至不懂即場回應,非常尷尬。難道是這樣,令當奴日後出席的官方場合,保安嚴謹十萬倍,兼夾當記者是賊仔?

還未入場,新聞官已「護送」記者登記,再帶記者到距離舞台少說也有數十米,被鐵馬團團圍位的所謂「記者區」,像極犯人欄,鐵馬欄外有保安巡邏。眾人動彈不得,連當奴的樣子也看不清楚。

記者去酒會,自然為了採訪,兼結識嘉賓擴闊人脈。困在記者區,連「埋身」採訪的機會也沒有,我們悶得發慌。忍不住向新聞官投訴:「我們既不是示威者,又沒有大聲公,困着我們也沒用,真係當我地係賊仔咩?」

出席酒會的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吳斌,走過來隔着鐵馬,跟我們寒暄,也替我們不值:「駛唔駛咁樣欄住呀,好似動物園咁!」那麼我是大笨象還是北極熊?

據說,政策局的大型酒會,之所以「出此下策」,未被證實的原因之一是,董建華當年曾經在這類活動中,被大批記者包圍,當場黑面。從此記者一律被困記者區,記者區距離高官,最好有咁遠得咁遠。

我不禁嘀咕:「哼,當你自己係皇帝咩!」

好戲在後頭。與同事K無功而還,無奈撤退時,因為當奴還未離開,保安為免我們踏足酒會場地,竟不准我們循酒會正門離場,只許我們走後樓梯。

沒錯,是後──樓──梯!兩個女孩由五樓走到地下,迂迴曲折不特已,走極也走不完。突然前路黑漆漆,伸手不見五指,恐懼驅使我不斷咒罵……我又無做壞事,自問光明磊落,幹麼要被人趕去走後樓梯喎!萬一有人匿藏在後樓梯,我們怎麼辦……

無花,無情。

PS : 感謝婷婷的攝影心思,30萬像素的手機攝影鏡頭下,也拍到靚相,厲害!
另外,上一篇貼文的留言版又出現技術問題,我無法留言回覆,難道我的部落格要搬家???

Tuesday, February 14, 2006

情人節自白

以為有千言萬語。雙手放在鍵盤,想為情人節說幾句話的一刻,忽爾惘然,沉默。

被愛充實的日子,是那麼幸福圓滿,卻又很不真實──不久以前,那些感情真空的日子,我以為已經失去愛人的能力和勇氣了,很害怕有一天變得挑剔刻薄,歇斯底里,變成所謂的老姑婆,甚至不懂得愛自己,人見人怕。

最恐怖的,莫過於連自己也放棄,無奈這是失戀最易墮入的陷阱。苦過痛過,到了某一天,領悟到感情災難千帆過盡,最後留下的,不過是自己,要好好的珍惜,好好的愛護自己。

連自己也愛不來,又怎樣去愛人,去被愛?

愈自愛,愈有自信,能量愈積極。魅力由此而來。

我膚淺。愛情是浪漫,也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是沒有手寫情書,只有短訊傳情的年代──唏,指尖一碰,甜言蜜語不夠一秒便送到愛人眼前,多等一分鐘也來不及了。還有誰有耐性等待你寫完信,又要摺信封又要郵寄?

So,我這頭固執的金牛,很可能是僅餘的,憑信寄意的傻瓜。

寫不出愛情大道理,還是借花敬佛好了,請看好友塵翎,刊登於2月12日明報副刊的隔着玻璃說愛你,關於電影《八月照相館》和《2046》的觀後感,絲絲關於愛情的哀愁,執着和感悟。

那些曾經留言,提及我感情狀況,而我又因網頁技術問題無法回覆的朋友,先謝謝大家的關心和祝賀。讓我藉着情人節,感謝各位友好與網友的愛護和關懷,也祝大家生活有愛,有夢,有家,有朋友。

親愛的,I love you

Friday, February 10, 2006

206.熱檸樂

呆望深夜的MTV台,「超級女聲」冠軍李宇春一身拳服,咪着眼高唱「TMD我愛你」,聽得我一頭霧水。什麼是TMD?聽完下一句歌詞便明白了:「甜蜜的 我愛你」,哈哈,TMD即是Tian Mi De,「甜蜜的」普通話拼音起首字母。連歌名也叫「TMD我愛你」,哎吔,好似好型咁,雖則我不大喜歡這種又英又中又玩密碼的歌名組合。

或許,是我悶,是我笨蛋,連數獨也不懂玩,解讀「仿密碼」的後現代語言或者怪字,自然懶得就懶。

寫新聞時,不時碰到這些「仿密碼」怪字。聽過「滴滴涕」沒有?不就是DDT!認識「榕小蜂」嗎?我貪得意,想過借它作部落格筆名,但一想到「榕小蜂」「蜂生苦短」,便打消念頭了:「榕小蜂」是蜂的一種,寄生在榕果內,替榕果傳播花粉,壽命不算長。

還好,我尚有一定想像力,足以搵食。打開外賣下午茶的大膠袋,飲品食物被同事掃光,只餘一杯膠蓋上寫着「206」的熱飲。我肯定這一定是我的:我叫了熱檸樂,206是熱檸樂的諧音嘛!如果我下次買心愛的熱檸水(通常晚餐後喝,貪其消滯清腸胃),恐怕得到的是一隻寫著「204」的紙杯,204,204,似乎不大好聽。

好了,廿一世紀戀人絮語,XOXO,究竟代表什麼?

Tuesday, February 07, 2006

大帽山登高

從大帽山甲龍觀光亭遠眺的錦田風光



這麼多年了,每天與大帽山遙遙相對,只覺高山愈見矇矓,大概是空氣污濁,懸浮粒子愈來愈多吧。

天朗氣清的時侯,大帽山青翠如碧玉,草綠層次分明,這時遠足至接近山頂的氣象站附近,錦田平原一覽無遺,一片「大地在我腳下」之勢。可惜這些日子少得可憐,大部分時間,高山被煙霞籠罩,白茫茫的,教人心裏一沉。

每次遇上高山青翠的日子,便有衝動上山一趟,吸收天地靈氣,終於在上月實現夢想。


坐着那唯一行走荃錦公路的巴士,九巴51號,從荃灣蜿蜓而上,在郊野公園的高處緩緩滑落,看見期待已久的綠色涼亭觀景台。對於我這種獨行俠,沒膽量獨個兒走到氣象站旁的山坡,退而求其次在山腰賞景,已經很滿足。

遠眺錦田,令人有久遺的鄉村想像。如積木般的小平房,疏落有致,再放眼雞公嶺與大刀岃,山峽間隱現的深圳高樓,既感蒼海桑田,也覺自己不過蒼海一粟。



鍾情,這廣闊開揚的視野。從太平山頂俯瞰維多利亞港,我但覺繁華盛世,紙醉金迷,甚至有點煩囂與壓迫,見證沿海華廈與天比高,可不是我那杯茶。嚮往的,是幽靜,是廣袤,是浩瀚--乘車離開時,車長一臉疑惑:點解你會一個女仔喺度?足見此地之寧靜隱秘.



這觀光亭所在的巴士站,名為「甲龍站」。難得到此一遊,別錯過錦田風光,乘巴士到錦田市逛逛。縱使討厭沿途不斷的車軚場與廢車場,51號巴士總站的錦田市,尚餘絲絲鄉村風情,小店原始樸實。興之所至走到吉慶圍,也許會遇上幾個叫你影相,然後收你十元的「職業村民」老婆婆,非常商業化。

只嘆,純樸鄉情不是金錢可以買回來的。



大帽山錦田半日遊備忘:
於荃灣地鐵站上蓋的大河道天橋,往大帽山方向,乘搭九巴51號巴士,約20分鐘至30分鐘一班,在甲龍站下車,即見觀光亭.沒有煙霞時,可看見米埔一帶,視野一般時,也可看見石崗機場的跑道.

可在原站乘車往錦田,途經八鄉古廟,總站是錦田市中心,兩旁是一層高平房式商店.附近有小巴及巴士,前往元朗及青衣機鐵站等地.

歲月流聲

農曆新年後,排山倒海的時代符號,提醒著光陰飛逝。97年無線最潮劇集「難兄難弟」年初四起,在深夜重播,憶起大學時代熱愛此劇的A,上課時利用文化理論分析此劇的K,可我已很久沒見過A與K了。

朋友可以再聯絡,有些事物標誌着的時代,過去便是過去了,例如Sony宣布停產Walkman,Nikon計劃停產大部分菲林相機。我沒有太大不捨,反正時代要進步,有些東西活在記憶更加美好,否則又怎有電影「在世界中心呼喚愛」中,女主角用walkman錄音的浪漫想像。

由是,新一年,勇敢踏出新方向。約十日後,我的工作性質稍作變動,仍然是同一家機構,闖進另一片急需開墾的廣闊天地。謝謝上司邱武,「新聞特寫」組員米安,阿敬與Karen,對我的指點與包容,依依不捨的我,期待再有機會合作,且讓我們快樂自信的,向前大步走。

***blogger失靈,去不到上一篇的留言頁,各位的留言將容後回覆,謹此致歉

Sunday, January 29, 2006

恭喜發財狗年到

年初一,恭喜發財!祝各位萬事勝意,身體健康,學業事業感情財運也得心應手。

這陣子疏於update部落格,來年會多些在此與大家交流。這是我工作後,第一次在農曆年放假,年廿八到年初三奉旨休息或拜年,在沒有工作壓力下行花市。拖着手,緊緊的,身軀被人潮推動,一個個氫氣球在頭頂飛過,兩旁攤檔一聲聲叫喊被鼎沸人群聲蓋過。新春熱情在花市洶湧,我的心,在舞動。

這幾天幾乎老在銅鑼灣打轉。往維園花市前,那些雞年倒數的日子,要不是到崇光買禮物,便是剪髮染髮唱K。在銅鑼灣信和廣場Neway那個繪着Dr Martens標誌的K房,我們忙於在楊千嬅的「一千零一夜」和「可惜我是水瓶座」MV,尋找有線新聞主播曾美華,看她做模特兒時的造型。夜深高唱賀年歌應節,興奮程度還不及唱着草蜢的「失戀」和「Lonely」懷舊懷舊,模倣他們那些九十年代的舞步──嗯,我所懂得的最新歌曲,是Twins的「一時無兩」,請別考找唱衛蘭的歌,我才不懂做一朵會唱歌的蕙蘭!

由是,三天假期悄悄溜走。

Monday, January 23, 2006

中環賓架打機私竇:300元半個鐘

我很少推介自己的文章,但今次採訪的題材實在太有趣,忍不住叫大家看看--你會花300元打機半個鐘嗎?

這是一所豪華打機會所,名為Sideways Driving Club,提供12部模擬駕駛艙,效果比街機和PS2逼真得多,單是那股時速300公里,震耳欲聾的引擎聲,已足以令你血脈沸騰,衝血衝上腦.詳情請看經濟日報1月23日A12版"新聞特寫"專欄的介紹

我在雜誌「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上,第一次讀到這「賓架(即banker,銀行家)機竇」,但我那時怎也看不明白,打機就是打機,一家機舖跟Corporate Entertainment 有啥關係,可不要跟我說打哥爾夫球拉關係那一套。

直至我目擊一班來自投資銀行的大男人,戴着大耳筒,緊盯着眼前的32吋三星等離子(抑或LCD?)大屏幕鴉雀無聲,而身旁另一班大男人眼神既好奇又羡慕,我終於理解,一個Game,不單是一個Game,是聯誼,也是交際。



如果不是Corporate Entertainment,也不是太多人花得起這個超級機竇的消費。這裏的客戶多是銀行家,律師,基金經理,保險業高層等,平日晚上要應酬,厭倦了食飯劈酒,不如試試打機飲紅酒,夠新奇又刺激。反正這家機竇以私人會所形式營運,沒有閒雜人等,來這裏應酬正好!

300元打機半小時,設施絕對豪華。打機的座位,像極了方程式賽車的車廂,因為它本身就是供訓練用的模擬車廂。全店十二個車廂可以連線作賽,賽道有二百多條選擇,玩家可以選擇舒密加的一級方程式,或者歐陽若曦的保時捷戰車。

有賴等離子電視和耳筒,以及那一個可以搶軚和回軚的賽車軚盤,整個遊戲迫真得很。一邊踩油,邊暗叫幹麼油門要踩得這麼深,就像真的賽車!終於在賽道揚長而去,耳筒傳來嘈吵的引擎聲,夾雜着模擬工程師的聲音,告訴當下的排名,當然萬一要換車輪,他也會提醒你。

我不懂駕車,試玩時只管不斷撞車,還是喜歡看着德籍小店老闆Carsten一顯身手。他是前德國電單車賽車手,來港無處發洩賽車癮,便到澳洲購買模擬賽車駕駛艙,滿足賽車欲,沒想過大受朋友歡迎,小店意念由此而來。Carsten一扭軚盤,Wow,平均時速300公里以上,風馳電掣,他簡直是全場的明星了。

小店中央有一張吧台。通常,熟客們會約好一班朋友,玩個半小時,約四至五場賽事,期間邊玩邊喝酒,每位收費約800元。

做完這個採訪,我大概理解打機和賽車,之於男人的魔力,而我,終究還是一個貪玩八卦的女人,看着別人玩得興奮,竟然已很滿足。

賓架機竇Sideways Driving Club網址:http://www.sideways-driving-club.com/

像一級方程式車廂的模擬車艙

Tuesday, January 17, 2006

三件採訪的小事

因為某些原因,近日多花心思,梳理現實世界的俗務,少了涉獵部落格虛擬國度。恍惚數月,同行Alex越寫越好,人氣爆燈;小瑤在新環境備受賞識,這當然不是悲劇了,似乎她要擇日為部落格改名。

我替他們高興。檢視一己表現,或因工作性質改變,不像從前般天天勇闖前線,加上很多報道在醞釀中,不便公布,在部落格分享的採訪經歷少了,有點可惜。

好歹也要維持「採訪日誌」的聲名。趁我部分採訪記憶猶新,書寫幾段有趣又值得反思的採訪點滴。

第一段:五日工作無研究

採訪政府擬於七月實施一周工作五日這題目,我並不特別興奮,暗忖媒體這一行,在這些人力資源的關節問題上,永遠走在社會最後排,就算我報道了,我依舊長短週返工,五日工作跡近妄想。

但,新聞還是要做的。好了,曾特首石頭爆出公務員五日工作的構思,怎也有數據支持五日工作的優點,又或者用數據分析,去安撫利字當頭的商界,五日工作無損生產力和盈利,才有說服群眾的本錢吧。

嗯,很抱歉,這一切欠奉。主管香港經濟數據的政府經濟顧問郭國全,守口如瓶。求助經濟學者嘛,研究勞工經濟學那一班,大多說沒有研究,還說香港根本沒人研究這些。我忍不住詢問一位德高望重的經濟學者,他反問我:「五日工都要研究嗎?這是很細微的事情。」

吓,經濟學不就是什麼也研究一餐嗎?如果沒有數據理論支持,怎樣衡量一周五日工作的成本效益?我是喜歡引用數據的頑固記者,沒有數字作基礎,心裏很不踏實。

已花了三天找數據,依舊食白果,不免有點氣餒。誰叫香港是一個本土研究貧乏,又忽視數據分析,權威大過天的城市。

第二段:咖啡含致癌物,喝還是不喝

世界衛生組織日前發表報告,指咖啡含有致癌物質化學物「丙烯醯胺」(Acrylamide),份量之多僅次於薯片炸薯條,積聚太多會致癌或影響生育,令咖啡迷膽顫心驚。

當天我負責執筆,越寫越疑惑。一來是它的研究結果有點古怪,既然這致癌物質來自高溫烹調,按道理愈燒得久,含量愈高,為何燒燶的咖啡豆的致癌物數量,怎會比半烘焙咖啡豆少?

而且「丙烯醯胺」的致癌反應,只在動物做過實驗,科學家未知道它對人類,是否有同樣影響,我們更加不知道要喝多少杯咖啡,才會致癌。我寫這篇報道,會否嚇怕人呢?

寫這報道,世衛盛名是原因之一,信它夠江湖地位(傳媒不免要找權威或專家闡述新聞的,去加強說服力和新聞性)。那麼,用詞遣字克制一點好了,別加鹽加醋,千萬別寫成「咖啡致癌」,因為咖啡有致癌物,不等於喝咖啡會生癌。

你問我信不信世衛這個調查,我不懂答你。什麼調查什麼醫學研究,國際通訊社每天送來一大堆,單單聳人驚聞,從中找出夠權威(確保說服力和可靠性)的,已夠煩人。

記著,這類研究並非金科玉律,更加不是絕對真理,看的時侯過濾一下,作為參考或警惕好了,反正這些研究分分鐘「今天的我打倒昨天的我」。個個研究也要信到十足十,恐怕樣樣都有毒,要禁食才行。

參考文章:明報:咖啡含致癌物質 煎焗烤炸食物 同會產生丙烯醯胺

第三段:Violence vs Agreesive

你說韓農在世貿會議示威時,算不算暴力?

單是我們說,並不公道。世貿會議最後一天,我走訪來自其他地方的示威者,遇上一隊主張和平的歐洲男女,問他們韓農算Violence嗎?他們答,他們主張和平手段,覺得韓農Agreesive,但理解韓農陷入困境,才會這樣Aggressive。

對,是Agreesive,不是Violence。

我還嘀咕這是唬人的文字藝術,究竟是我自己不夠政治正確,還是韓農在歐洲示威者眼中,不過是小兒科。事隔數天,韓國外交通商部第二次官李揆亨抵港,為爭取釋放韓農奔波。他向記者解釋時,用上「Violence」字眼.

這下子我才放心,Violence,就是Violence。

參考文章:明報:李揆亨望港從輕處理示威者

Sunday, January 15, 2006

尋酒記

月夜下的晚宴


皎潔月色灑在廣闊草坪,再綴上一張張西餐圓桌,盡是衣香鬢影的無際想像.

口腔泛着白酒的果香,平日少沾洋酒的我,不懂辦認何謂好白酒壞紅酒,但覺香醇易入口,芳香如甘露,不經不覺喝了兩杯,臉頰既紅且熱,挑動體內的熱情因子.

我努力按捺下去,敵不過晚宴豪情,再來一杯紅酒,熱情直衝天際,每寸肌膚每個細胞在跳躍,奔放得想隨風飛揚,但,我沒醉倒,熱情反應是這麼虛幻,只有面紅,只有白酒紅酒在齒頰晃蕩的餘溫,才是真實.

這兩支刺激味蕾的洋酒,至今仍回味無窮,孤陋寡聞的我,沒喝過這麼好喝的酒.嗯,Chateau Los Boldos Chardonnay Tradition 2005 Requinoa,大概是智利白酒吧;那支好像從澳洲入口的Crocodile Creek Shiraz Cabernet紅酒,若不算昂貴的話,我下次去朋友Party,會考慮購買的.

不過,我到過City Super,去過Wine Cellar,也不見這兩支酒的踪影.我記得,這兩支酒是晚宴主人家自購的,也不知道從何購得.售酒員說,不如試試其他吧,例如:

Pinot Grigio - Cavit Trentino
Penfolds - Koonunga Hill Cabernet Merlot
Haselgrove - Mclaren Vale Shiraz

好喝嗎?我不知道?歡迎酒道高人賜教!我可不想再為買什麼洋酒開Party煩惱了

Sunday, January 08, 2006

我的另一半

另一個Over the Rainbow部落格,來自巴黎

我的另一半.........部落格,也許是Over the Rainbow冥冥網海中的雙胞胎.

05年12月初,收到法國人Thierry Descroix的電郵.他有一個跟我一樣,名為Over the Rainbow的部落格,偶然下採用Blogger的搜索器,看看有沒有同名的部落格,便找到我了.

他的Over the Rainbow,採用英法雙聲道,貼上一幀幀動人的巴黎掠影,美麗極了,勾起我去年法國之旅的快樂回憶.

自從投入部落格世界,交了好一些網內網外友緣人.還記得與小瑤的泰國晚餐;真立飛在世貿韓農示威區外,與我打招呼;半夜在潮洲面店與Male偶遇......通常是對方認得我,上前相認,我才恍然大悟.

以後大家碰見我,可要與我相認哦(也有想過會否被人"點相"!!! ^_^ )

且看看地球另一邊的Over the Rainbow吧:http://td1691.blogspot.com

Wednesday, January 04, 2006

大除夕的朱古力火鍋

Baileys朱古力火鍋,伴着各式新鮮水果,yummy yummy


大除夕夜,我嚐過生平第一口Baileys酒,以及,Baileys朱古力火鍋(Chocolate Fondue),回味至今。

是韻姬的心思。大除夕夜開P,韻姬走遍沙田市中心各超級市場,辛苦找來附送朱古力火鍋爐具的Baileys聖誕禮盒。那座矮矮的白色瓷爐,配上同樣純白比酒樓飯碗稍細的平底小鍋,下面輕放一支圓圓扁扁的洋燭便夠了,微溫讓朱古力漿不會「黐底」。吃時朱古力暖暖的,依附在士多啤梨(草莓)表面,又暖,又窩心。

朱古力火鍋是大除夕派對的壓軸節目。韻姬細心加熱朱古力,令其融化成漿,才倒進平底小鍋,再徐徐倒入Baileys,散發淡淡酒香。用麵包蘸上朱古力漿,最能嚐到Baileys的獨特酒味。

Phyllis從灣仔街市買來的水果當中,除了士多啤梨,我最喜歡青提,朱古力漿的甜味剛好中和提子的微酸,也減少朱古力的飽滯感。

餘下的Baileys,灌進我們的肚子裏。從前我懶惰,喝酒少加冰,對於要加冰才好喝的Baileys,敬謝不敏。這次嚐了一口,甜得有點膩,走到窗前凝望吐露港,迎着悠悠海風。我沉默。

這是我當了記者後,首個放假自由身的大除夕。在舊報館的日子,我試過在報館對着上司倒數,也試過在幾年前,那些在黃埔花園對出空地,擺滿機動遊戲的冬日嘉年華,看着明星玩跳樓機count down,偏偏未試過放假與朋友開P倒數。

難得這次成功開P。盡情吃着Phyllis的白酒煮青口,Joanne的全麥意粉,嘉嘉的蜜糖咖喱雞,喝着小琴的Sangria,看着韻姬,劉公子,米安,小丁的盈盈笑意,惦念着還在新聞直播室忙碌的Elsa。很滿足,很感激。

不知不覺,紅酒白酒香檳,一口又一口。

****************************************

朱古力火鍋小貼士

跟據大廚韻姬的心得,可挑選弄糕餅用的朱古力,最重要是本身不算甜。如果用普通火爐加熱,很易「黏底」,倒不如用微波爐加熱,或者將放了朱古力的量杯,放入盛了熱水的盤,慢慢攪拌令其融化。

將朱古力漿倒進平底鍋後,切記要定時攪拌,以防煮燶或者「黐底」。是否加Baileys悉隨尊便,視乎閣下喜歡喝酒與否,像Häagen-Dazs的朱古力火鍋,我估計沒有酒精成分。部分烹飪網站建議,想提升朱古力味道,不妨在第一步加熱融化時,放入忌廉或牛奶。

網站參考:
Chocolate fondue recipe
咖啡朱古力火鍋製法

Sunday, January 01, 2006

06有運行

去年9月在迪士尼好萊塢酒店拍攝的園景照,遠眺迪士尼樂園,景觀開揚


06有運行.我希望.

沒有橫財運的我,05聖誕在報館派對竟然中獎,勇奪由多位上司夾份的現金大獎!連交換禮物也甚有手氣.我從前試過換來價值45大元的蘇民峰流年運程,今次卻換得韻姬(Thanks so much!)精挑細選的精美小毛氈,令我在聖誕與新年特別溫暖.

今年能夠維持這樣的運勢,於願已足,但求每天快快樂樂,就像上圖在香港迪士尼好來塢酒店拍攝的園景照,心靈那扇窗特別明快開朗.

也願諸位今年行好運,快樂常在,有情人終成眷屬----且讓我補回我在聖誕節時,忘記送上的祝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