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24, 2006

關於網誌報道的一點回應

蝸居香港Blog界年多,很好奇香港虛擬世界的面貌。因緣際遇下由《香港經濟日報》的新聞特寫小組,轉職集團旗下新辦雜誌《U Magazine》,參與雜誌新專欄「Virtual HK」採訪工作,窺探香港網界風情。

香港媒介很少探討新媒體現象,「Blog」仍然是新聞價值甚低的新名詞。想前瞻,想突破,對於「Virtual HK」,我們有期望。新欄目出街約5星期,報道過公園仔的香港國際電影節筆記連線,介紹過東南西北
的宋以朗、人氣高企的Alex和港燦。感謝網友的回響,也理解到大家的疑問:

1)同事介紹林子揚的網誌時,標題誤刊他的Podcast樣本網誌相片,以及網址,而非CMM。抱歉引起林子揚的不便,同事亦已向他l致歉。
另一方面,感謝子揚兄抽空接受訪問。因為篇幅所限,報道短小精簡,然而內容是真確的。子揚兄形容「錯到七彩」,可會言重了?
無論如何,大家也希望香港Blog界健康發展,盼日後繼續與子揚兄及各位網友多作交流,保持聯繫。

2)港燦兄對小妹的美言,受之有愧。當日執筆介紹他的網誌,精闢財經分析是原因之一,也不願拘泥是否財經網誌了,反正不過是分類的一種,無礙網誌高水準文章的收視率,請港燦兄別見怪。
 
3)我不過是雜誌小薯仔,不知道雜誌的財務運作,無可奉告。謝謝港燦兄對本刊的關心和注意,操勞港燦兄為本刊觀察和分析售賣情況,不敢當,不敢當。
至於銷售數字,again,我是小薯仔,什麼也不知道,不過應該超過23300份吧。否則我會飯碗不保,要另謀高就。

4)有網友建議擇錄網誌精選,謝謝有關意見。我個人認為,網上已有類似網誌做網摘,也許這階段,讓更多Blog外的人認識網誌世界,更為迫切。

5)「Virtual HK」並不局限於Blog的世界,也會介紹虛擬世界各式現象。歡迎各位網友留言,建議及賜教,一同開拓這一塊,讓公眾理解本地虛擬世界的園地

  

Tuesday, April 18, 2006

胸圍.男人

路經太古城中心的少女內衣店Une Nana Cool。店內有一長髮女孩,駐足欣賞木架上的活潑內衣,門外的廿歲出頭大男孩一面尷尬,坐在店子外發呆,不敢轉身偷望,櫥窗內恣意飄揚的嬌俏胸圍。

他也許是女孩的純情男友吧!同行友人閱歷豐富,同情可憐小男生:「這就是廿歲男孩,與三十多歲男人的分別了。三十幾歲人,有什麼沒見過?分分鐘跟女伴一起挑選呢!」

*************************

想起舊同事W上周一則新聞故事,講述旺角最近開了全港第一間「女性止步」,只招待男顧客的胸圍店。年青男店主看中男人熱愛內衣情趣,卻又怕尷尬不敢購買的心思。店主聲言不賣女色,只聘男店員,又發現男客最愛吊襪帶和蕾絲(lace、又稱喱士),見盡男人心。 

我莞爾。店子本質很有趣,可是開在性壓抑、卻迷戀大胸、乳頭和乳溝,去滿足偷窺慾的香港,這種專攻男性的內衣店,容易引起男人操控性愛、將女性和內衣當玩物的色情聯想。

性和色情是兩回事。講得男女平等,自要打破性的忌諱。男人對胸圍的認知,正如女人要明白避孕套原理,是健康知識,不是色情。我接受男性進入內衣店,替女伴購買胸圍;但抗拒男人在店內色迷迷打量,甚或上下其手享盡胸圍質感,那是鹹濕兼變態。

************************

關於男人和胸圍,有兩個故事。

中學同學F在某年,到美國探望作交換生的妹妹,想感受外國的開放民風。妹妹二話不說,拉他到胸圍店,叫他觸摸當時流行的Wonder Bra,那個軟綿綿的胸墊。尷尬的F半推半就,妹妹沒好氣:「這些東西很平常罷了!個個都係咁摸的!」

F第一次與胸圍邂逅,竟淪為大鄉里。回港後,大鄉里卻變了專家。重提舊事,面對情竇未開的男同學,語帶自豪:「男人去胸圍店之嘛,這些事在美國很平常!」

第二個故事,與採訪有關。數年前,一家高檔內衣店開幕,請來當時的香港總商會總裁翁以登作嘉賓。小店很有心思,請來女模示範胸圍吊襪帶,身穿最性感內衣那兩名外籍女模,更走到翁以登旁邊,擺出一副美女伴才子的姿態。

香艷場面沒有把他沖昏頭腦。見慣大場面的他,面不紅耳不熱,兼目不斜視,雙手規矩地放在身體前面。光明磊落。

**********************************

內衣或者胸圍,不也是衣服的一種!蔽體之餘,也應讓穿着者與觀賞者,舒適愉悅,有美感也要實際,才能挺起胸膛──女人街那些鮮艷毛毛又少布的胸圍與三角褲,只宜玩新郎和派對出動,切勿買錯。

相關閱讀:明報 4月9日
胸圍裏的男人商機
男人最愛﹕吊襪帶 蕾絲邊 黑紅色

Friday, April 14, 2006

新聞與網誌

若非連續數晚通宵趕稿,這篇網誌應該準時上網的。

與同事憑迪士尼樂園系列,齊獲報業公會05年「最佳經濟新聞報道組」優異獎,周一到萬豪酒店出席頒獎禮。

典禮邀得特首曾蔭權致詞,有一段說話,與Blog有關,原文如下

「(新聞)第三項挑戰來自專業與業餘的競爭,踏入互聯網時代,每人都可以變成新聞工作者,近年年青人流行的網誌Blog,巳蛻變成新興新聞媒體。美國攻打伊拉克時,一個伊拉克工程師寫下的巴格達圍城網誌,比戰地記者報道還來得震撼,全球轟動。

現時網誌的作者來自各行各業,他們不少掌握內幕消息,寫出來的文字更具爆炸性。他們都是傳統新聞工作者的競爭對手。但網誌作者可能有可信性的問題。因此新聞工作者要在專業操守上站得更穩,守住「信任」這一關,贏取讀者的尊重。」


可信性問題,無論blog還是傳統網誌,也有出現,也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
(三日後續寫的文章)

曾經在「公信第一」的報章工作,對所謂的公信力,特別敏感。每次執筆時,也會反覆查證,所寫所見是否真實。無人知道什麼是真相,但事實(Fact)終歸有憑有據,不容抵賴。

「公信第一」是一種壓力。這沒有負面意思,反正書寫事實,維持媒介公信力,是記者的基本操守,就像警察天職要維持治安一樣。壓力,可以鞭策一己做得更好。

可是,公信力某程度上,要倚賴權威去建立。報紙、電視台和電台,本身是一種權威。我們會信任權威的論述,卻未必會相信牛頭角順嫂的師奶智慧,縱然順嫂說的,也是事實。

我不認為民間網誌完全不可信。也許,問題來自觀點與角度。像去年世貿示威,主流媒體論述,與民間網誌的意見,因為角度有異,兩者是互為補充的事實。

作為新聞從業員,我當然擔心自己的飯碗,還未等到網誌記者的挑戰,香港媒界圈子已因為僧多粥少,廣告有限,而夕陽西下。

***************************
網友問我得獎感受。這是我第三次踏上報業公會新聞比賽的頒獎台,心情愈見豁達。行內人心知肚明,比賽是一場講求戰略的遊戲。所謂「最佳新聞」,人言人殊,得獎關鍵可能是一個醒目的標題,一系列有組織且容易理解的報道。落選報道的質素,未必比冠軍差。

So,得獎三次,是僥倖,也是新聞工作歷程的反省,感激所有曾經提攜我的上司,所有曾經合作的記者與攝記。

有機會參與迪士尼樂園系列報道,已覺興奮,那會想到參賽獲獎呢?當日過檔《經濟日報》不夠兩星期,若非前上司邱誠武給我這個機會,邀請地理信息學專家詹志勇分析迪士尼樂園面積,才沒有機會走上迪士尼報道最前線。

新聞絕非個人英雄表演。感謝邱誠武、米安、Karen、阿敬、法蘭基,沒有你們,也沒有這個得獎系列。享受與你們並肩作戰的時光。

********************************

謝謝五師兄與goodwh報料,告知AM730的中環博客專欄,提及此網誌(應該說公開我的工作機構和中文名字,但沒有提及網誌名稱)。AM730過譽了,我可不及中大日研系的吳偉明教授博學多才,網誌充實。Well,AM730沒有刊出我的網誌URL,正好擺脫我賣網誌廣告的嫌疑,^_^ !!!

然而,我的真身拋頭露面了,希望不要被點相才好。

PS:1)各位留言踴躍,定當盡快回覆
2)關於AM730的專欄,可往其網頁
 http://www.am730.com.hk/old_issue.asp
 文章刊於4月13日的報紙

Saturday, April 08, 2006

樂文又搬遷

從此,作為香港「二樓書店」始祖的樂文書店,黯然告別「二樓書店」行列。可能是三樓、四樓、五樓……

這是樂文銅鑼灣分店的事。也許各位還記得,去年樂文旺角總店因加租而告急,宣布結業。最後,樂文旺角另覓單位,變成三樓書店,總算力挽狂瀾。怎料一年後,輪到銅鑼灣分店加租。歷史再重演,只是今次少了結業的悲情,多了再展拳腳的積極。

樂文銅鑼灣分店,就在駱克道味千拉麵樓上。這陣子,小店特別多人留連,和應「搬遷清貨 台版六五折」的宣傳,在書堆尋寶。

鮮黃牆壁令八百呎小店,顯得光猛寬敞。如果月租四萬,又應否繼續租下去?

銅鑼灣樂文選擇搬遷。因為繁體字書店市場小,只有蠅頭小利,賣一套金庸武俠小說,賺得不夠十元,又怎及Page One賣英文書般好賺,有能力租下時代廣場旺舖?這樣子經營,三萬元月租尚可支持下去,四萬實在無能為力了。

銅鑼灣現址約於五月底約滿。樂文現正積極在附近另覓舖位,經理林小姐說,相信不再是二樓舖了。亦即是說,兩家樂文書店均「再上一層樓」,不再留在二樓。

樂文旺角去年搬遷後,確流失了一批客戶,生意額略見下滑。既然書店難做,樂文為何還做下去呢,幹麼不乾脆放棄銅鑼灣分店?

「我們做書店的,只要有人看書,都會繼續做下去,」林經理沒半點猶疑。

但,商場不講理想,成本永遠是營商第一考慮。報載,尖沙咀HMV現址,月租將由160萬加至200萬。HMV決於約滿後,移師至對面的亞太中心,租金只需約100萬,舖面面積卻少了。

別以為200萬租貴無人要,各大名牌對這個位處北京道路口的「筍舖」虎視眈眈。傳聞Addidas正積極洽租,作其旗艦店。反正今年有德國世界盃,體育用品公司趁機發財,也可以理解。

如果以名牌旗艦店數量,去衡量一個城市的重要性和富裕程度,香港應該排名十大,暫時也不會被「邊緣化」。可其他擁有多個名牌旗艦店的城市,如東京和巴黎,也有它們的人文旗艦,例如大型書局,例如像樣的公園或廣場,例如具影響力的文化讀本。

奢侈消費,繼續為小城塗脂抹粉,那管面容愈見憔悴,與普羅大眾,愈見脫節。到了名牌「過橋抽板」,縱橫大陸捨棄香港時,誰會戀戀小城的僕僕風塵?

Thursday, April 06, 2006

廣告時間:博客私隱問卷

受網友eggsplash所託,謹在此協助賣廣告,請各位博客參與eggsplash製作的網誌私隱度問卷調查,全部只供學術用途。畢竟香港的網誌研究尚在起步,還望有心人多多支持。

清明.女主播

無言。當我望着醫院病榻上,昏睡着的鋼琴老師。

難過、悔疚、無奈。我竭力壓抑如海浪翻騰的負面情緒,用最冷靜最柔和的聲線,跟老師傾訴。老師啊,你好好休養吧,我們知道你很堅強,你會甦醒的。看,你的臉龐已逐漸消腫了,一天比一天漂亮。發病前一星期,你還追問我的感情狀況呢?情人想請你吃一頓飯,認識你這位恩師呀!

不過是一分鐘左右的說話。然後,是靜默,是老師的呼吸聲。

再說什麼才好?腦袋突然一片空白。無助感蔓延全身。老師聽到我們的說話嗎?我可以做什麼?她何時才醒來?老師是基督徒,神幹麼要她接受這殘酷的考驗?

傷心到,哭不出來。

相比下,我的斷齒算不上什麼。幸好只斷了一小截,可用牙套補救。兩年前便應該做的事(使用牙套),我兩年後才做,慶幸趕得上,算是破財擋災。唱K唱到弄斷牙齒,真箇黑巴幽默。

*********************

清明時節,和合石最旺場的日子。從新聞角度看,今年採訪掃墓新聞的記者,到浩園看看市民悼念殉職警察曾國恒,已經「有貨交」,比起過往幾年沒有掃墓新聞焦點,要自行發掘角度,相對輕鬆。

兩年前,我首度踏足和合石,採訪清明掃墓人群。想找那些借勢勒索孝子賢孫的「山狗」,一無所獲;墓地現場又沒有特別,又不是掃墓後,一家人席地而坐野餐,大吃祭祖後的燒肉白切雞?

還是浩園救了我。2004,沙士後一年,數個抗炎英雄仍未立墳,父母們帶子女去悼念,講述英雄事跡。好一個沙士後首個清明,將怨憤化為祥和。一面面SARS墓誌銘,活在心中。

新聞,就是這樣寫成的。

*********************

愛上女主播,收視永遠高企。某周刊搞最受歡迎新聞女主播選舉,入行逾兩年的林燕玲排第一,成為封面人物,還言之鑿鑿其月入最少五萬,引起報館男同事一陣騷動。

男同事甲:「佢憑什麼拿這麼高人工?我可不會因為她,訂購now財經台。」

男同事乙:「佢電髮的樣子,老氣橫秋。」

男同事丙:「好靚咩?咪又係靚妹一個!」

女主播,是公眾人物,被迫自動放棄街邊吃魚蛋,光顧大排檔,與情人在街上手拖手兼親吻的權利。我們這些沒有知名度亦無人關心的文字記者,蠻同情的。

只是,看着傳媒前仆後繼炒作的女主播報道,不外乎下列「新聞之花方程式」

靚女=女主播=出名=身價高=風光=嫁個好老公=有個好歸宿=引來女孩羡慕
 (通常這類報道,總會提及葉雅媛和黃德如,共通點是老公有錢)

可是,世界真的如此簡單?又有誰願意一世做花瓶?

Saturday, April 01, 2006

有什麼大不了???

新一期雜誌出版了,那股憋在心中,不吐不快的納悶和無奈,也有了傾瀉的缺口。

這是一個關於世事無常的故事。

訪問了何安達,特首辦公室新聞統籌專員,協調「倒曾」、「九鐵兵變」中,政府口徑與民意的官場新貴。某個春霧籠罩的晚上,我們暢談他鮮為人知的觀星興趣,由嗜好啟發的人生觀。

何安達自言,觀星令他覺得自己很渺小。從容豁達的他,一句「有什麼(事情)大不了?」常掛在口唇邊。撰稿時,我寫他這一句,寫得起勁。還勸說自己,是啊,世事執着不來,人生有什麼事情,真的「大不了」呢?

手機驀地響起。5分鐘後,我收線,也找到人生的答案。

師姐M傳來壞消息。鋼琴老師中風,剛施手術取出血塊,在醫院未醒。

我,內疚得不得了,為什麼不把握時間,早早跟她拜年問好,多點關心她?現在已人面全非了。雖然我學琴是遠古時代的事,完成八級後,琴技荒廢良久,但我每年也會向鋼琴老師拜年,除了今年。

不知怎的,今年我拖拖拉拉,連拜年禮物也買好,卻遲遲不探望她,老是跟自己說,不要緊吧,反正下周還有時間。

如是者,一周復一周。本來三星期前,鋼琴老師約我與另一位鋼琴學生上茶樓,我因而有了「有心不怕遲」的拜年藉口。怎料老師臨時因腳患而改期,我又給自己採訪忙碌的藉口,沒有探病。一個最最最不要得的「拖字訣」,令我非常遺憾,幹麼不在她健康時見面?我幹麼如此吝嗇我的時間?追悔已來不及了。

以為人人可以等,原來時間不留人。

同組同事聽到我的慘叫。我望着電腦屏幕上,何安達採訪稿那一句「有什麼大不了?」忽然好想跟他說,世上最大不了的事情,是,健康。

結果,我今年首次與鋼琴老師見面,就在她的病榻旁。她靜靜沉睡,口與鼻也插了口管,面龐稍脹,我很心疼。怎也想像不到像她這樣一個健康積極的女子,竟然無端端中風。人生無常,還有什麼可以說呢!

心酸得欲哭無淚。

不過是幾小時前,我的牙齒,也親身經歷了健康對人生如何大不了。

出席舊同事歡送派對,盡情在卡啦OK吃喝。啃着炸雞軟骨時,突然左下側臼齒下的牙肉一陣痠痛。以為因熱氣引起牙肉痛,我繼續唱歌玩樂。回家後輕按痛處,咦,點解隻牙斷了一邊?

吓?我的牙斷開了?天啊,這隻牙早前曾「杜牙根」,牙醫曾勸喻我佩戴牙套保護,我貪方便又懶花錢,拖得就拖,結果淪落至今斷了牙,怎麼辦?

************

我所提及的何安達報道,已於今期的《U Magazine》刊登,名為「何安達星空奇遇記」。《U Magazine》一書三冊,第一本書的封面是澳洲。我的訪問刊在第二本,方力申與Stephy做封面那一冊,第20頁。

PS : 鋼琴老師中風,以及斷牙後,心情忐忑,抱歉未能即時回應上一篇文章的意見,定當盡快回覆。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