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09, 2011

40 under 40 四十新青年看香港之一:貧富懸殊

 

都踏入新一個十年了。起碼兩年前出版的《四代香港人》,去年仍高踞商務印書局非文學類書籍暢銷榜第8位,看來那個打了N場口水戰的香港新一代無法上位老問題,餘波未了。不想再喋喋不休,何不實際一點,認真看清楚一批你必要認識的第三代第四代一線人物,他們是怎樣的人,有甚麼抱負,對社會又有甚麼看法?看見他們,恍如看見香港的將來。由是,我們啟動「世紀工程」:40 under 40,四十新青年看香港,U Magazine專題組全體傾力出擊。

 

FinalOK

 

這類排名榜很常見,做法通常是媒體自行排名,例如按照富豪身家排出富豪榜之類,再選榜首幾個做訪問,其他人寥寥幾句交待便算。我們這專題特別之處,在於選出的40個各行各業一線人物,均會接受訪問。因為最重要不是排名誰高誰低(所以40人排名不分先後),而是他們的真知灼見。每人也會回答3條問題:

 

1)你最關注甚麼事情?

2)你認為這個城市最需要甚麼?

3)你最想做甚麼事情?

 

究竟是哪40人?請購買今期(2011年1月6日至12日)U Magazine先睹為快。訪問背後,看見這群未來接班人的才華與狂想,也感受到他們對社會的關注,生活的啟發。他們的故事,仍在心中縈繞。

 

故事一,貧富懸殊。梁裕龍與黃琪。

 

 DSC_3167

(photo taken by Kwan)

 

香港眼科醫院副顧問醫生梁裕龍,是我第一位被訪者。38歲的他,是青光眼專家,2010年十大傑青,參與內地「亮睛工程」扶貧滅盲工作。曾任前線醫生聯盟工會領袖。

 

寒冷至10度的中午,他犧牲午飯時間,接受訪問,然而寒風並無冷卻他的熱心。起初以為他最關注的事情,大概也是他的眼科老本行,或者醫療制度的事吧,想不到說不了幾句,就扯到貧富懸殊。

 

「我關心青光眼等眼睛視力問題,亦關心內心近視。由政府至每個階層,很多人也有病態大近視,只看到自己,看不到社會貧富懸殊,以及別人的需要。」

 

心忖這個醫生的時事脈搏真夠強烈,原來他跟貧窮日日面對面,「我由2002年起,在眼科醫院工作。幾年下來,看到草根朋友的生活改善機會較少。我有很多朋友(病人)是有志之士,好多仲好精叻,看醫生前睇晒internet資料,然後跟自己討論,言論很有質素,

 

「但是他們遇不到發揮機會,就此鎖死在貧窮線上,我覺得他們很慘,

 

梁裕龍本人也嘗過貧窮滋味:「我小時也試過一日只可吃一碗粥的日子,明白窮的滋味。城市需要扶貧,想想怎樣正常分配機會和資源,給窮人有向前的希望,見到前路有光,才會向前衝出去,否則他們會放棄。」

 

有誰為貧富懸殊燃起明燈引路?我們對話至此,不禁低迴。且展望將來,換換場景,梁醫生最想做甚麼?他坦言要專注青光眼科研,找出眼睛壓力之外的青光眼成因和治療方法。以及在國內做更多亮睛工程,培訓更多內地醫生,治療青光眼。

 

聽他一說才知道,公立醫院每年有500個青光眼新症,大約2%人口會發現青光眼,偏偏很多病人有青光眼而不自知,所以驗眼很重要。內地情形更令人難過,很多病人無錢醫青光眼,而白內障與青光眼病人數目,比香港700萬人口更多。他指出,減低近視機會,也可減少青光眼發病機會,他自己便不讓一對仔女打機,「總算Keep到無近視。」

 

「人最慘的是,不止貧窮,還要又窮又無健康。」

DSC_3239

(photo taken by Kwan)

 

離開眼科醫院,往灣仔永豐街採訪第二位被訪者黃琪,巧合地又扯上貧富懸殊。30歲的黃琪(Kay)是是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布料設計碩士,時裝界新星,與弟弟黃靖創辦Daydream Nation,被Vogue Italia選為「Vogue Talent 2010」,在英國闖出頭,服飾於全球19個國家有售,於永豐街設專門店。

 

二話不說,她坦言最關注香港貧富懸殊,這與她的製衣工序有關。她很著重服飾的手工,透過民間博物館聘請一批女工:「其中一位家住深水埗,財政環境嚴峻,還要帶著小孩來工作。又有一個有5個小孩,家境也欠佳。我很關心她們,卻自覺甚麼也做不到,可是一看到要帶著小孩來工作,自己便覺得很痛心。」

 

「偏偏做時裝的,要不斷做新野,好像叫人掉舊野咁,所以我們會改造舊衣,收集舊軍褸改成新衣,讓人注意環保,珍惜資源,可惜香港人不欣賞,除非有明星著過啦。」

 

這一天採訪,由早到晚,心仍是冷。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