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08, 2008

U Magazine三周年

U Magazine 3 Anniversary

雜誌3周年,召集記者寫behind the scene跟讀者分享。專題較靜態,較少刺激片段,更多人情百態,也不知從何說起,草草幾筆聊博一笑。製成品出街,看看旅遊飲食攝影同事感想,不乏有趣驚險鏡頭,那是報紙採訪不會體驗到的(當然比我寫的有趣好看得多了),例如:

色香味俱全的BBQ相片,你看得香噴噴垂涎欲滴,背後卻是一場火辣辣燒烤爐自焚風雲;
靚靚Model時裝相,場景竟然與靈異有關……
海外採訪荷里活型男出巡,被超熱情粉絲推跌,人踩人,差點……
攝影記者出差,3年坐4次郵輪,羡慕嗎?

看見旅遊組同事Edmundo隨筆,旅遊題材有賞味期限,共鳴之餘,感慨專題組何嘗不是?專題題目要夠話題性,夠新夠潮。旅遊組08年做台灣環島單車遊iPhone遊三藩市海角七號遊奧運城市大反轉,夠貼市。我們專題組由獨家直擊北京奧運村到潮學潮語到後奧運時代到逆市自救,追時事都追到索氣,也許這就是本組定位特殊,既要消閒有情趣,又要貼市有得著所致吧。

人,就是這麼貪心,要這又要那。兩年零十個月前轉型做雜誌記者,便害怕失去已有的人脈與新聞資產。到底狠下心跳了過去,有失,也有得。說到底,與其煩惱放手失去的,不如珍惜放手後賺到的新事物,工作如是,感情如是。

一直希望了解讀者想法,三周年找來讀者投票選出最喜愛報道。專題組上榜五強名單是:「潮學潮語」、「香港建築系列」、「你今日facebook咗未?」、「街坊對照記」、「香港市集」。有幸參與其中兩篇採訪。

謝謝讀者意見,讓我們知道大家的喜好,有助我們腦震盪想出專題點子。

Sunday, December 07, 2008

師奶報到

Wedding

再上Blog, 未至於人面全非, 卻也物換星移, 單身變師奶, 迅速得到洗衣店老闆娘確認。

見到無端端多了幾件女性衣物,又連身裙又小背心又大褸,老闆娘露出狡黠眼神:「吳先生,度完蜜月嗎?呢位係一定係吳太了。」一時避無可避,好彩還未叫我吳師奶。

停Blog兩個半月,抱歉遲來了。數數流水帳,9月底至10月底,因著工作崗位暫時轉變,以及籌備婚禮,忙得差點沒時間睡覺。11月,頭半個月度蜜月,下半個月適應新婚生活和趕稿。12月,等待洗衣機運送期間,良心發現,草草幾筆向大家問好。是的是的,要勤力點了,我還要寫婚禮籌備回顧,給各位少少建議,以及我的雜誌記者烏龍事的。等我啊!

Tuesday, September 16, 2008

祝你早日康復

Pink Martini 演唱 "Hang on little tomato" 。歌詞代表我們的心聲,為親愛的V打氣。


血流成河的金融市場,海嘯一觸即發,大概極需要這句祝福。但我更想祝福的是,患上突發性神經性失聰的友好V。以下是她刊於專欄的病榻自述

2008年9月15日 明報「七齣好戲」專欄 by 卉芸
忽然耳聾

八月廿六日下午,上班途中,突然左耳聽覺迷濛一片,像游泳後有水塞在耳管裏,聽什麼東西都像潛在水底裏一樣,我不以為然,還繼續工作,和朋友吃飯。

翌日,我跑到醫務所,醫生用儀器探進耳道,我多麼希望他會看到一大顆耳屎,但裏面卻乾乾淨淨的,我心裏涼了一截,那失去的聲音到了哪裏?

驗耳之後,披着白袍的專家說:你左耳是中度至嚴重弱聽。淚水再也止不住了,心裏暗知,這一仗,好難打。

然後是很多的「為什麼」,病了兩個星期,我也成為了這怪病的專家。香港每年有一千人,患上「突發性神經性失聰」,九成人找不到原因,西醫估計,是血管問題,或是病毒引起,但這些估計的成因,都未能在任何儀器下可以確證。

這個病的康復路,因人而異,有些不藥而癒,有些人吃藥會慢慢康復,而我的情况較棘手,吃了藥,也試了較新穎的治療,把類固醇直接打進內耳,但康復進度緩慢。

曾經擁有完美聽力的人,難以想像弱聽人士的世界,並非樂得清靜,患耳會發出千奇百怪的耳鳴,有時像電視機的吱吱電波聲,有時這電視機會掉進河裏,伴隨沙沙的水聲,河邊又會有人拿起鬚刨刮鬍子。

在痛病中,我無法正常上街,因為突如其來的小噪音也會令我耳朵刺痛。但我卻堅持九月七日去投票。雖然我選的人落敗了,但我沒有後悔走出這一步。正如我面對病痛,明知沒有百分百把握治癒,我也不會放棄。

各位讀者,若你或你的朋友有類似的忽然耳聾經驗,請以電郵和我分享,互相鼓勵,謝。(whyvan826@gmail.com)


得悉她發病後,為免她聽得吃力,已沒有致電給她,回歸最原始的文字交流。很喜歡Pink Martini 的 Hang on little tomato,謹以歌詞與她共勉。

Hang on little tomato (Pink Martini)

The sun has left and forgotten me
It's dark, I cannot see
Why does this rain pour down
I'm gonna drown
In a sea
Of deep confusion

Somebody told me, I don't know who
Whenever you are sad and blue
And you're feelin? all alone and left behind
Just take a look inside and you will find

You gotta hold on, hold on through the night
Hang on, things will be all right
Even when it's dark
And not a bit of sparkling
Sing-song sunshine from above
Spreading rays of sunny love

Just hang on, hang on to the vine
Stay on, soon you'll be divine
If you start to cry, look up to the sky
Something?s coming up ahead
To turn your tears to dew instead

And so I hold on to his advice
When change is hard and not so nice
You listen to your heart the whole night through
Your sunny someday will come one day soon to you

Monday, September 08, 2008

亂局平常心

數算立法會新貴,好一些名為獨立實質隱形左派,且靜觀其變。選舉以外,耳聞目睹財團惡霸劣行,初聽不爽,卻也明白無謂費神,這個世界好玩的事多著呢。

今屆議會,葉劉+毓民+長毛,日日寸爆都得。梁美芬+謝偉俊,奇兵二人組有何法寶?陳克勤+李慧琼,又是否夠料做「最佳新人」?霸頭位看好戲,一潭死水但願還有少少漣渏。

也無謂自困小宇宙。好姊妹開解,有些事情既然自己無法控制,不如平常心對待,別太上心好了。這一點,我要多多學習。

Thursday, September 04, 2008

超級現實.威尼斯人



休blog三周,意料之外的俗務纏身。重拾鍵盤,有點忐忑:奧運過氣,小事瑣碎。倒數單身日子,或許更有趣。

是的是的,就趁榮升師奶前,帶家人過一趟大海。在樹蔭下遙望如海市蜃樓幻象的澳門賭場建築群。威尼斯人啊威尼斯人,該說你金雕玉砌好還是浮誇虛妄好?

疾走威尼斯人酒店內,那個倒模威尼斯連人工運河設計的假天幕商場,如迷宮的布局,打著Resort旗號,該催谷各位忘憂shopping吧。一轉角,噫,幹麼是中國工商銀行?大刺刺的招牌,設有櫃位排隊提款存款的分行,可不是只設提款機鼓勵你消費那一種啊!也好,提醒我荷包乾塘銀根短缺的現實。

反正沒賭癮,蹓躂賭場一定不會破財。怎也看不明白賭桌上的交錯對奕,視線浮游,驚見百家樂賭桌背後,一部掛牆LCD大電視,播著奧運閉幕禮。賭場設計不就是24小時不夜天,讓客人失去時間概念嗎?開著電視,形同有另類娛樂的時鐘,我這些悶得發慌的非賭客固然叫好,可也會讓賭客從天昏地暗重返人間?

「超現實」場景內,屢屢乍現「超級現實」。威尼斯人,真可愛。

回望現實的澳門,也許澳門人笑不出來。國家限制廣東自由行來往澳門,賭客大減,賭場地盤只得吊鹽水,拖慢進度。據說,威尼斯人第3、7、8期,以及星麗門計劃已叫停。那些受聘澳門的香港工程師、酒店高層們,不知前景如何?

威尼斯一周年招乒買馬、四季酒店開幕,但願不是虛火。然則便要策劃新稿題,澳門港人大撤退,北上,又少一條財路。

Monday, August 11, 2008

奧運香港熱不熱?

往大家樂午飯兼下午茶,42吋LCD大電視直播男子雙人高台10米跳水決賽。林躍和火亮縱身一跳清脆俐落,看得我們嘩嘩聲。真替他們肉緊,要拋離俄羅斯啊,哎吔吔,俄國小子失手了!中國還不穩奪金牌?終於鬆一口氣。

熱鬧喧嘩,這才是奧運嘛!北京大概是這樣吧,香港卻沒多大氣氛,至少不像世界盃那種開心嘉年華。上班被公司禁止上網看奧運直播,下班輪到電視勁播溏心風暴,眼球只得落在新聞報道那幾分鐘精華。入場看馬術?No Kidding啦!

也因此,腦震盪奧運題目,幾乎要抓破頭皮。老天,讓我把奧運熱情埋在心底,吶喊助威幾句算了吧。我會捧場看奧運的,葉姵延那一仗的拼搏也教人感動兼感慨,可別叫我穿著紅彤彤的「中國加油」T恤,好嗎。但我又好想奧運像過節般好玩,真矛盾。

如是者,我繼續疑惑,所謂的奧運熱,在香港究竟有沒有熱過。除了每日報紙頭版被中國奪金新聞佔據,贊助商Adidas電視廣告3分鐘內播兩次(放過我吧!),講完發福威吔李寧還是李寧。真係要等到香港運動員踏上頒獎台,奧運才會熱起來?

也許,我要找個香港奧運迷看看。請報上名來。

Tuesday, August 05, 2008

註冊的疑惑

「點解星期六下午,這種結婚註冊的黃金時間,市區只有大會堂提供婚姻註冊?」

「點解大會堂明明有兩個房,現在只開一個房?弄到下午僅得10個註冊名額?」

職業病發作,入境處官員大概被我氣壞。

話說全港有5個婚姻註冊處。當中3個位於市區,分別是紅棉道、大會堂及尖沙咀文化中心。城市人為口奔馳,為著方便親戚朋友毋須請假,結婚也要選擇周末周日,於是婚姻註冊處平日淡靜,周末爆棚。

偏偏周六下午,紅棉道和文化中心也休息,只得大會堂註冊處加班。2007年有4.75萬人結婚,雖說可聘請監禮人主婚,但這比註冊處結婚昂貴,所以仍有不少新人光顧註冊處。

可以肯定註冊處在周六始終有需求──由周一至周日,全港婚姻註冊處在周六的註冊名額,最早爆滿。

既然如此,為何周六下午,市區只得一家註冊處替新人註冊?圖書館都要延長周六周日服務時間迎合市民,婚姻註冊處又可否延長周六服務,配合這幾年上升的結婚人口?

人生大事,一牽涉客觀因素,有時很難搞得懂。這些細節,也沒多少人有興趣知道,除非想做結婚生意──真心覺得,結婚生意有得做。

Tuesday, July 29, 2008

躁動過後

上篇貼文,引起各方朋友疑惑。多謝大家關心,現在一切安好。沒機會看《挪威的森林》,倒看著《決定未來的10種人》一書,心想記者也有Story teller的特質,安慰自己將來還有路可行。

出走,說說好了,實情想放長假。3個月後吧。

有一句沒一句寫Blog,苦了大家,沒耐性等待。好的,這陣子,盡量貼一點東西,快樂的,盼望的。

轉轉話題。編輯室所在的大廈,毗鄰海邊。走出門口,飄來一陣陣鹹腥海洋味,還是首趟。

勾起回憶的味道。想直奔海灘,泡在水中……不不不,七月都會落雹,天有不測之風雲。夏天都會水土不服。

觀乎奧運前夕,公安「叉頸扣喉推撞毆打」香港記者,然後官方口徑指「公安記者混戰」,又指香港記者傷人。結果中國網民聲討香港記者,內地媒體又絕口不提公安「武打」在先。

又是文化水土不服。香港媒體習慣了監察社會這角色,內地官府公安卻沒有此概念,只管遮醜,把媒體當作喉舌。就算搞奧運,這種文化差異仍然追不上,卻沒有多少時間去磨合。可以想像,這次不會是唯一的磨擦。只得祝願記者同業們,小心保重,一切安好。也希望中國網民可以看到事實真相,Youtube影像騙不倒人。

Friday, July 25, 2008

躁動

人生大事將至,思潮洶湧,夾雜忐忑失落。也不知道是否寫了篇帶點批判的東西後,人也毛躁起來。

10年前的這幾天,生命其中一段最難受的日子。熬不住,出走北京療傷,多得S在京城接應。還記得,那家在清華大學附近,出租房間給學生偷情的酒店;還記得,那天在清華西門駕著單車,在十字路口團團轉,屢跟公車車頭擦肩而過,以為那一刻就此絕望。

歲月磨平傷疤。今日回首,一笑置之。惦記著出走的青澀,是青春的衝動呢,久違了。

獃得久,也想出走,被理性和責任煞停。

唯有思緒,不由分說出走,逃逸,沉默。捎一本《挪威的森林》,雖然,來遲了。

Friday, July 18, 2008

光陰似箭 發夢有時

清晨起床上網,作了一個決定。

因著不能控制的客觀因素,效果未符預期,橫蠻地發脾氣,其實是生自己的氣。

冷靜後,不禁發愁。時間有限,手頭還有大堆雜務要辦,統統論創意,求藝術,更講EQ。過關後,內功肯定以倍數上升,最合鍛鍊我這種神經質女子。

這一年,少寫blog,多應付實務,談不上壓抑,卻也有點累,倦懨懨的。懷著對生活雜務的十萬個問號,跟一位30出頭的熱血建築師吃飯。建築師由繪圖員捱起,儲錢往美國唸大學,十多年來輾轉在美國和中國執業,一個月前決定回流香港,與外籍建築師一起創業。

以為自己聽錯,美國和中國的建築發展空間,也要比香港大。香港商業建築由發展商話事,那有建築師寧願回流香港這個小樹林?年青建築師說,他要競逐海外項目,更希望為香港建築帶來點點新意:想做的,想改變的,有很多很多。

他最希望,讓每個中國家庭,居者有其屋,這間屋甚至可以移動。也許未必實際,倒有人文胸懷,夢想,在燃燒。

口裏不斷掃他興,香港現實如何如何,降低他的期望,心裏卻為他的夢想暗自高興。他與我年紀接近,我已經久未發夢了,充分發揮金牛座的現實特性。誰叫金牛本性難移,當要親近雙魚的自由浪漫,交叉感染,發夢有時。

Tuesday, July 15, 2008

奧運鈔與公仔紙



未試過採訪後,如此頭痛欲裂,連Panadol也宣布無效,情緒低落。感謝同事們聽我不斷發嚕囌,由稿題到身體到其他。

呵呵,還有那張吸引萬人排長龍的鈔票。我到現在也覺得奇怪,中銀香港發行的奧運紀念鈔票,不會在市面流通的,即是「公仔紙」一張,連鈔票那20元面值也沒有,走上街買不到一粒糖。但我購買紀念郵票,郵票有票面值,還可以使用啊!

忽發奇想,反正都是公仔紙,紀念鈔印甚麼面值也可以吧,何不用高一點幣值?比起那138元售價,區區20元紙幣面值實在太少。突然覺得很無謂,要儲紙幣,不是流通的紀念鈔才更值錢嗎?我想,中銀香港的小股東們,應該為它的賺錢能力而高興,反正中銀香港把紀念鈔收入捐給慈善機構前,會先扣除票面金額和相關費用,一定不會蝕錢,小股東飲得杯落。

我孤陋寡聞,覺得一張不流通的紀念鈔,就如一幅名畫仿製品,得個睇字;亦不懂如何計算一張與票面值不符的鈔票價值,可能要把它當作股票般,計算內在價值,嘩嘩嘩,無底深潭。

Tuesday, July 08, 2008

婚紗與Model

電影《Sex and the city》劇照。女主角Carrie穿著Vivienne Westwood設計的婚紗。


與時裝設計師閒聊。談起他在歐洲,每周訂製6至7套婚紗。知道我未婚,他興之所至,笑言也要替我設計婚紗:

「大概是露肩吧!甚麼?不要租婚紗啊,結婚是人生大事,當然要訂製婚紗啦。」我不禁飄飄然,想起《Sex and the City》電影內,Carrie那一件Vivienne Westwood嫁衣。

「那麼下身設計,不要散開來,修長一點好了。」設計師自信滿滿。

「我腰粗啊,這會看見小肚腩的。」我猶豫。

「你這麼瘦,才不肥胖呢!真不明白你們香港女孩,個個都這麼瘦,很瘦很瘦很瘦。」設計師皺眉:「我在歐洲的model,穿38碼,香港的要穿36碼。連歐洲來香港謀生那些model,也要跟香港標準,變得很瘦。」

「想不到連男人也很瘦。有時走在後面,也分不清前面是男是女。」設計師聳聳肩。他在歐洲選用的模特兒,不乏大肥婆。

我想,下次大概可以跟設計師行catwalk,就穿著由他度身訂造的婚紗吧。

發夢也實在太早。我每隔3至4個月,總會被街頭師奶捉著我,叫我做model,很煩厭。難道我的樣子,真的這麼像「水魚」?

Wednesday, June 25, 2008

馬局長.早日康復

馬時亨。在颶風中鞠躬致歉(數年前的細價股事件)。在颶風中匆匆謝幕。

事出突然,又是腦血管瘤。開始懷疑,這類腦血管瘤,是否隱性都市病。這幾年至少有兩位親朋罹患,直至中風才發現,惜已太遲。難道要及早做腦素描一類檢查才成?腦血管瘤爆裂,往往毫無先兆,令人防不勝防。我對此所知不多,歡迎醫療專業朋友補充。

聽到馬局長辭職那一刻,想起馬太王培琪。她要支持丈夫抗病,又不能在人前軟弱,還要直接面對親朋各界的查詢與慰問。親情愛情,此刻最重要。要堅強面對的,不止病人,還有容易被忽略的,病人的伴侶。

幾年前,訪問過馬太。她是虔誠基督徒,訪問前要跟她一起祈禱,雖然我沒宗教信仰。這次,我會主動祈禱,盼神賜予馬局長一家力量,對抗病魔。謹祝早日康復。

我不知明天的道路,每一天只為主活,
我不借明天的太陽,因明天或許陰暗;
我不要為將來憂慮,因我信主的應許,
我今天要與主同行,因衪知前面如何。

有許多未來的事情,
我現在不能識透,
但我知誰管著明天,
我也知誰牽我手。

~~《我知誰管著明天》

Wednesday, June 18, 2008

學習向工作微笑

跟同事S採訪。一個訪問,4隻金牛(座):兩個被訪者、攝影師、和我,應該來一場麻雀。遇上我這種牛「口趙」玫瑰--不斷喝著玫瑰花茶的,只欠未吃下花瓣,「牛」得可以。嘿,工作時就像一頭牛,只懂做做做,還不是牛,執著的金牛?

又是要趕稿的周三,牛牛要勞動,通常沒表情的,嚇得旁人以為牛牛耍「黑面」。其實是不懂放鬆笑笑而已,哎唷,肩膊肌肉又痛又實,老牛先兆,笑不出來。也許,向工作微笑,會好一點,起碼臉部肌肉有丁點運動,有助延緩老牛衰老,反正這陣子少做facial。

好的,向著我那空白的Word document,笑笑笑笑笑。待我交稿時,我會笑得更燦爛,開心如金牛女執到張金牛,哈哈哈哈哈。

Sunday, June 15, 2008

四川地震 新聞背後圖片展

曾經天真地以為,四川地震自動引發人性本能,令人渴望走上最前線,出一分綿力,卻被理性的P反駁,是你們這些記者才這樣想吧,他認識的人從沒想過第一時間到災區。我半信半疑,直至在觀塘apm商場參觀「四川地震──新聞背後圖片展」(展期至6月22日),終於找到答案。

愛美媽媽與靚太米安參與策劃統籌這場展覽,apm襄助,收集多位香港記者攝於災區現場,,幕前幕後甚至未曾曝光的珍貴照片,跟市民分享交流。既為捧場也為觀摩,我匆匆在採訪前赴會,因緣際遇成為記者分享會幾分鐘聽眾,聽了幾句,心頭一酸。


展覽分享會由李慧玲(右)主持,邀請有線呂秉權(右二)、港台周萬聰(左二)、及南華早報蔡志郁(左),道出災區採訪經歷。恰巧聽見呂秉權說,地震後第3天,他在災區街上走,兩旁全是來不及處理的遇難者屍體,彌漫一股中人欲嘔的腐爛臭味。剛巧幾個戴著口罩的醫護迎面而來,他才醒覺,自己是否也要戴上口罩呢?那一刻,整個採訪隊也沒有防災裝備,更別說口罩了。

地震後第10日,呂秉權走到一所學校廢墟。當日走避不及的小人兒們,臉蛋眼珠一點也不剩,只餘一具具骷髏頭,肚子發脹,爬出一條條屍蟲。他與攝影師蹲在地上拍攝,嘗試用鏡頭遷就,避免拍出引起情緒不安的畫面。

就在迷頭迷腦拍攝時,衛生人員四出灑噴消毒藥水,一步一步走近,幾滴藥水水珠濺到他的臉上。猛然抬頭,對方穿保護衣又戴上防護鏡,那麼自己可也要戴防護鏡?

聽到這裏,我感動,又鼻酸。當新聞記者的,往往就是這樣投入忘我,將採訪新聞,放得比自身安危更前,只會想著如何走到最前線,找到最貼近真相的事實,向公眾報道。

這股情懷,旁人或曰使命感呀熱血之類(雖則我不認為自己有這些特質),但走得上新聞記者這條路的,便覺得這是理所當然,自自然然的敬業樂業。

也是崗位使然,多數新聞記者渴望即時走上最前線(救援組織、人員與醫護也是),這種心情.的確並非其他職業所能想像、理解的,取向自是有異。像P,他在企業負責業務策劃,是深思熟慮的分析型,早已聲明災後重建牽涉的策劃、資源協調之類的專業工作,才是他那杯茶。

很好啊,我說。各司其職,社會才能發展,總不成人人也往災區跑。

看著台上的呂秉權與周萬聰,想起跟他們同期出道,忽然醒悟了一點甚麼。到了這個不可再自稱「妹妹仔」的年紀與資歷,新聞行業內的一些東西,就是要承擔,commit,付出。

趕著到港島採訪,未看完展覽聽完分享,便匆匆告別。我會再看的,也鄭重推薦給你看,重溫苦難中的不幸,悄然亮起的人性光輝,提醒你不要讓苦痛白白過,延續對中國的關懷關注,別因時間流逝而淡忘。例如,思考一下重災區的縣城市鎮,會否因為位處偏遠而發展落後,比不上他區同級縣城市鎮,間接令傷亡與破壞特別慘重,趁機認識中國縣、城、市、鎮制度的錯綜複雜,以及林林總總的中國人中國事中國情。

當然,如果香港的新聞環境,容許對中國新聞有更大更深入的探索空間(自身努力之餘,跟中國政府的開放與透明度,也是相對的),那就更好。

四川地震──新聞背後圖片展
日期:今日至6月22日
地點:觀塘apm商場中庭 (6月15日)
   觀塘apm商場L1 (6月16至22日)

Thursday, May 29, 2008

心靈重建(I):港產 MV 慰民心

停Blog一周,忙著採訪地震衍生的心靈重建問題。文章今期刊登,終重見天日。撰寫採訪手記前,先分享幾段由香港民間製作的地震MV,安撫同胞的創傷心靈。

第一首由臨床心理學家May Chan一手包辦曲、詞的「爸媽,再見了」。她對兒童心理學非常熱心,本身亦是廣告歌天后,唱過「Fancl」的「Less is more」、喇叭牌正露丸等膾炙人口的廣告歌。看著這首歌的歌詞,差點落淚:


爸媽,再見了
曲、詞:May姐姐

天黑了 小鳥休息了
我在一個人獨自想念爸媽
溫柔的臉 像蜜糖的甜
在那遙遠的地方跟我說再見

再見了,媽媽!再見了,爸爸!
你的愛我知道了
再見了,媽媽!再見了,爸爸!
天再黑我也不怕

我會好好的長大
懷念你 熟悉的手臂
把我緊緊的抱在你的懷裡
我感謝你 默默祝福你
在那遙遠的地方你好好安息

再見了,媽媽!再見了,爸爸!
你的愛我知道啦
再見了,媽媽!再見了,爸爸!
天再黑我也不怕
我會好好的長大

第2首「舖天蓋地」,由朋友傳過來,據聞作者是港大學生,紀念512地震而作


舖天蓋地
曲 Amber ho
詞 Amber ho
時鐘 停在一 四二八 那一刻
每人都想它~凝~住 它也動不了
塵埃 你的心 我的心 他的心
跟樓房一樣~脆弱~ 都承受不了
很怕 看不見 聽不到 喚不出
體溫隨漆黑~回落 深不見底
匆匆 拋下 卸下
生活的零碎防備
急忙 搶上 晚上
一方有難 百方呼應
如果大地 要把你 我隔離
也 沖刷 不掉 曾 存在的 痕跡
我們衷心 燃起燭光祈禱傳意
遠及穹蒼 天籟也哄鳴
就讓我們 唱得鋪天蓋地
相距 幾千里 隨聲音 傳真
血肉相連的關係~ 義不容遲
萬眾一心 發掘出奇跡

寶貝 你一定 要記住 我愛你
我親口說不出這一句 記在手機裡
叔叔 請把我 拍得更 漂亮點
儘管我可能熬不去 也留個印記
別怕 管它慌 管它亂 管它擠
我一~個人也揹你去 去得有尊嚴
多少說不盡的傷情
插圖文字都蒙灰~
但眼淚在瓦礫閃爍
也能超越~ 所有隔~~膜
就讓我們 唱得鋪天蓋地
相距 幾千里 願心意 能 存真
血肉相連的關係~ 在所不惜
一條心 重~現天府春景

如果大地 要考驗 我真誠
跌倒 也要 傲氣的~ 再 站起
所犧牲的 是成長需要的磨練
我命由我 不由~天定

大地還要 考驗 多少真誠
崎嶇 路上 我們在 一起 扶持
已離開的 會化成~祥雲瑞氣
佈雨祝福 延續新生命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挖開黑暗的角落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再痛再苦也不躲
齊來讓我們 唱得鋪天蓋地
相距 幾千里 願心意 能 存真
血濃於水的關係~ 在所不惜
一條心 重~現天府春景

如果大地 要考驗 我真誠
跌倒 也要 傲氣的~ 再 站起
所犧牲的 是成長需要的磨練
我命由我 不由~天定

大地還要 考驗 多少真誠
崎嶇 路上 我們在 一起 扶持
已離開的 會化成~祥雲瑞氣
佈雨祝福 延續新生命

Tuesday, May 20, 2008

香港記者四川災場直擊

認識多位行家,參與今次地震採訪,明報記者覃純健是其一。他於大地震首日率先前赴四川採訪,足跡遍及成都、都江堰及重災區映秀鎮等地。回來後,第一時間在其個人網誌「嘿!這是生活」上載攝於災區的相片,展示災情。



另一位電台行家Gunner, 亦剛從災區回來, 寫下第一手資訊。

看罷有線播放全國各地默哀報道,不禁眼濕濕。再看覃純健和Gunner的網誌,又再想哭了。

覃純健, Gunner與各位最前線的記者們,請好好保重。

互聯網黑色致哀

全國悼念日。互聯網,前所未見的灰黑深沉,念記被地震無情摧毀的生命。

中國新浪網主頁



抗震救災青年志願者網站



香港明報網站。除了廣告,一樣黑




走過黑暗隧道。倖存者,那怕只得一線光,還是要活下去,要大家好好關心。
北川中學學生震後日記
北川中學復課
人在,熊貓在

Monday, May 19, 2008

願逝者安息

港鐵列車上,司機宣布:「嚮應全國哀悼日,列車於下午2時28分響按(鳴笛)10秒鐘」。

密封車廂內,聽不到鳴笛聲,卻已在心裏長鳴。低頭,默哀。

今天是我的生日,也是全國哀悼日,悼念四川地震遇難同胞。從沒遇過如此傷心難過的生日。去不到地震前線採訪,又沒有救護專長,只得捐款賑災以表心意。還沒說出捐款機構的銀行賬戶編號,銀行櫃枱服務員已自動自覺打出號碼,皆因人多捐款,早已背熟各賑災機構的戶口。

願所有死難者安息。災民盡快獲得經濟和心靈支援,脫離苦困,堅強地活下去。

向解放軍等各個組織的搜救人員、各地搶救義工、以及所有前線採訪記者與工程人員致敬,各位要多多保重。

災後的心靈與精神重建,絕對是充滿挑戰的一關。賑災熱情,務必要延續下去,需要更多的輔導專家善後。

難過之餘,揪心又痛心。讀到葉輝的文章,提及內地地震專家耿慶國,早已預報四川阿壩地區於5月8日前後10天,發生7級以上地震;內地探討地震的學報,也預期了這場地震,卻被束之高閣,不受當權者重視,釀成重大傷亡。間直憤怒得想打人。

何時才能汲取教訓?現把文章列出如下,以及地震相關網址

汶川大地震網絡公祭
新浪網四川汶川地震網上祭奠
人民網獻花留言
抗震救災青年者在行動
明報四川大地震專頁

========================

明報 星期日副刊 P09 「書到用時」  作者:葉輝
不要做中國人的孩子

已經是第五天了,在「抗震救災」、搶救人命是「重中之重」的口號底下,挖出數以萬計的屍體,死亡人數直線上升,看着電視新聞畫面的廢墟現場,真是哀鴻遍野,一直在想:到底塌了多少學校?這些學校是不是豆腐渣?到底活埋了多少孩子?死亡真的是他們無可避免的命運?這時,便想起失明歌手周雲蓬的〈中國孩子〉: 「不要做中國人的孩子,餓極了他們會把你吃掉……」文:葉輝地震恐怖,麻木不仁更恐怖這首哀歌彷彿永遠唱不完:不要做唐山的孩子,不要做汶川的孩子,不要做中國人的孩子……那是因為,地震無疑很恐怖,但對地震的麻木不仁,更恐怖,對地震麻木不仁的歷史不斷重演,才是極度恐怖!據2007 年6 月出版的《四川地震》說:這一年一至三月,全省共有22 處發生3級以上地震,其中2007 年2 月12 日的3.2 級地震的震央就在汶川,難道這不就是大地震的先兆嗎?

不要做唐山的孩子,不要做汶川的孩子,不要做中國人的孩子——據統計,從1900 年至1999 年的百年間,龍門山地震帶共發生14 次5 級或以上的地震,其中以1913 年北川地震(7 級)、1933 年疊溪地震(7. 5 級)、1936 年馬邊地震(6. 75 級)、1958 年北川地震(6. 2 級)、1976 年松潘、平武地震(7. 2 和6. 7 級)這五次最恐怖,在在說明了汶川一帶是地震高危區,難道平均每7 年一次的5 級或以上地震、每20 年一遇的大地震還不足以令官僚提高警覺嗎?

從成都到九寨溝旅遊,都會途經兩處地震遺址,向世人宣示大地震的兩種歷史教訓——一處是長達10 公里、一大一小、前後相連的疊溪海子,很美麗,但淹沒了21 個羌寨,吞噬了6800 多條人命,那是疊溪大地震遺址;另一處是一塊紀念碑,紀念松潘、平武大地震,碑文說: 「連續發生了兩次7.2 級和一次6.7 級強烈地震。由於地震前,四川省地震部門做出了較好的短期和臨震預報,有關部門和地區採取了強有力的防震抗震措施,使人民生命財產及社會經濟的損失大大減輕。此次地震預報是我國地震史上成功預報中期、短期及臨震預報的典型震例之一;贏得了中外地震界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讚譽,成為四川人民和廣大地震工作者的驕傲……」那是說,短期和臨震預報儘管難以絕對準確,但並不是可能的,只是麻木不仁的官僚忘記了32 年前的「驕傲」,汶川大地震非常不幸,將時鐘倒撥75 年,因而賠上了很多倍的人命。


請記住一個名字:耿慶國

中國不是沒有地震專家,只是他們都不是當權者。請記住一個名字:耿慶國。這位地震科學家首創旱震關係學說,他翻遍古地震文獻,發現從公元前231 年(秦始皇十六年)至1971 年,在這2202 年間,華北及渤海地區共發生6.0 級以上大地震69 次,其中1337 年河北懷來地震,震前二年大饑、災因不詳,1368 年山西徐溝地震,震前一年大風雹,其餘67 次,都是旱震震例。其中震前一年大旱共27 次,震前二年大旱共15 次,震前三年大旱共16 次,震前三年半大旱共9 次——即震前一至三年半,大旱共67 次。這套旱震學說也在1976 年唐山大地震應驗了。

據張慶洲在《唐山警世錄》記述:地震前的最後一個傍晚,當時任職北京地震隊的耿慶國為預報此次地震已奔走多日,家人說屋外晾的衣服爬滿了螞蟻,他低頭一看,地上一層潮,立刻判斷,是地下水往上漲,要地震了。可是層層匯報,一拖再拖,終於釀成彌天大禍。

《唐山警世錄》還記述了距唐山市僅115 公里的青龍縣倖免於難的始末:國家地震局分析預報室京津組組長汪成民也高度關注震情,他與地震局一批年輕同志堅持唐山、灤縣一帶會有大地震,但他們的意見始終不受重視,倒是青龍縣科委主管地震工作的王春青聽到震情通報後,火速向縣領導冉廣岐報告,冉拍板全面通報,全縣在大地震中無人死亡。青龍縣更被聯合國列為「科學研究與行政管理相結合取得成效」的典型。

耿慶國對短期臨震預測也曾潛心鑽研,早於1975 年5 月指出在震前一個月內,將會出現五項異常指標:日平均氣壓、日平均氣溫、日最高氣溫,日最低氣溫和日降水量,都會從氣象要素中表現出異常先兆,即孕震過程中的短期臨震氣象效應。他發現在大地震孕育過程中,由於地熱增高,地面出現乾熱特徵,導致空氣中水氣量大降,平均絕對濕度變小,改變了雲的狀况,不易降水,地表因而乾旱。


臨震預報石沉大海

李世輝是中科院工程地質力學重點實驗室客座研究員,他在汶川大地震後撰文,題為《科學家耿慶國欲哭無淚》,說早在2006 年,耿慶國根據旱震關係理論,提出中期預報,指阿壩地區將發生7 級以上地震。耿慶國更在今年四月根據強磁暴組合,明確提出「阿壩地區7 級以上地震的高危點在5 月8 日的前後10 天以內」,震級、地點、時間這預報三要素都準確無誤,報告提交地震局卻如石沉大海,瓦礫下的孩子真是死得寃枉了。

這不是預報不受重視的孤例,陝西省地震局2006 年9 月出版的《災害學》第21 卷第3 期,載有一篇題為《基於可公度方法的川滇地區地震趨勢研究》的論文,(詳見www.gsdkj.net:90/~kjqk/zhx/zhx2006/0603pdf/060318.pdf) ,作者是龍小霞、延軍平、孫虎、王祖正,附有龍小霞簡介: 「女,四川成都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資源開發與環境治理研究。」這篇文章推算2008 年川滇地區將爆發6.7 級或以上的大地震。

此文根據中國地震局整編的《中國歷史強震目錄》、《中國近代強震目錄》以及1991 年至2005 年《中國地震年鑒》,統計出20 世紀以來川滇地區6.7 級或以上地震共37 次,其中7 .0 級以上地震共21 次,這當然是一個驚人的數字,該文並根據天文學的可公度性(即自然現象周期性的一種客觀外在反映的信息系),推算出6.7 級以上地震的幾組以19 年(正負一年)為公差的子數列,得出1989(上一次大地震年份)+ 19= 2008 的結果。


災後「抗震」是意志,不是科學這篇文章容或理據不足,也不夠專業,但至少是一個可供參考的信號;發出類似的信號的,還有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的陳學忠,他早於2002 年便發表一篇題為《四川地區7 級以上地震危險性分析》的論文,對四川自1800 年以來7 級以上地震發生時間間隔,以及自1900 年以來7 級以上地震與中國其他地區大地震的關係,作出統計分析,結論是:從1976 年以來,四川地區已經26 年沒有發生7 級以上地震,遠遠超出平均時間間隔。

2001 年11 月14 日在青海新疆交界發生了8.1 級大地震,很可能指示在未來1 至2 年內,四川地區將發生7 級以上地震。

地震能否準確短期預報,是科學問題, 「抗震」也是科學問題,汶川災場也許只能讓人看見救災的決心,災後「抗震」只是意志,不是科學,大地震如大氣候,當然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然而,不可逆轉,並不表示不可防範,要是汶川的官僚能像青龍鎮、松潘、武平的領導那樣相信科學和科學家,要是能在大地震之前能做好防震教育、防震措施,以及建築(尤其是學校)修護,大概就不會在連串先兆、連番預報之下死傷無數,變成人間煉獄了。

在廢墟裏挖掘死者和拯救倖存者需要無比信心和勇氣,只是這份信心、這份勇氣更適用於孕震時期,更適用於統合在朝和在野地震科學家分歧的意見,更適用於反官僚和反貪腐,那才可以告慰無辜的亡靈,才對得起活埋在豆腐渣底下的孩子。周雲蓬的〈中國孩子〉響遍汶川大地:「不要做汶川的孩子……不要做中國人的孩子」,因為麻木不仁的大人會把你活埋掉……」

Friday, May 16, 2008

地震報道是怎樣傳送出來的

從電視畫面看見,香港記者們跟隨解放軍搜救隊進入災區、坐直升機運送物資、乘快艇撒走災民,心裏一陣寬慰──這次中央總算將災情向傳媒開放,是好事啊!跟住解放軍?從前想也不用想,50米以前已經被便衣阻止了。簡單至在深圳報道示威,香港記者都會被便衣公安捉個正著,被逼寫悔過書啦。

這種開放氛圍,開明的取態,但願會延續下去。對推動社會發展,也是好事。

向衝鋒陷陣的救援人員、前線記者致敬之餘,也不會忘記工程人員。這次大地震採訪,對於我們這班行內人而言,最大的謎團就是,那來電力傳送新聞片?

就是記者與工程人員們,揹著沉重的電池(諸如此類),以及衛星發射裝置,攀山越嶺萬水千山,在無水無電的災區,把新聞片段發放。我們才可以安坐家中,直擊災民慘況。

究竟電池有多大,有多powerful,衛星發射器又有幾重,以及用甚麼方法傳送,我都好想知。

肯定知道的是,這次大地震是電子傳媒之戰,電視台鬥燒錢租衛星電話租通訊器材,鬥派得多記者。文字傳媒資源不及,頂多用衛星電話「報料」回香港,其實沒有即時優勢。

這個暑假,大概更多同學仔想考入電視台新聞部。

有錢,有力,有心,繼續對災情,對國情多多關心。

Wednesday, May 14, 2008

天災人禍

「有誰事前預測到四川大地震?」我在編輯室神經質地忽發奇想。曾經專訪楊天命的同事K,匆匆翻揭案頭上的《楊天命鼠年運程》,第22頁第3段寫著:

本卦同時內藏「勾陳官鬼」。「勾陳」屬「土」,代表「中央」,象徵了一些屬「土」的災劫,例如是地震或大型爆炸等事故,將可能出現在中國的中部,例如是四川、雲南等地區。」


真係咁邪?心,繼續向下沉。

地震塌得最多,傷亡最慘重的是學校。難道學校均是豆腐渣工程?有衝動撲過去災場採訪,病懨懨的我當然去不成,祝願各位在路上的傳媒行家事事平安。也願傷者與災民盡快獲得救援,死難者安息。

策劃採訪題目,才想到,香港人很幸運,沒經歷過多少天災,頂多是南亞海嘯。身在福中要知足,還是快快寫好稿,迎戰新一仗。

也要養精蓄銳了。停Blog潛水兩周,先是手術養病,後是感冒加氣管敏感,老是病懨懨的,生產力大減。等待著,身體健康

Tuesday, April 29, 2008

小手術

紮馬尾,束不住面頰兩旁短而細碎的髮絲,像個村姑似的。萬般不願也要忍耐一下,後頸右側剛動小手術,要保持傷口乾爽,非束起馬尾不成。這幾天乾爽少流汗,不用弄濕傷口,已算萬幸。

光顧私家醫院,遞來一張加價紙,提你5月1日加價,最便宜的大房床位,加70大元至450元,加幅足足20%啊!看來我應該慶幸早點入院,省多少得多少。

平生首次做手術。提早被推入手術室,躺在床上排隊,護士嚷著還有很多病人輪侯啊。麻醉醫師做完手術要跑下一家醫院。私家醫院果然忙碌,即使這天是周六。

托賴不是甚麼疾病,只覺傷口一時痕癢,一時像針拮般痛,有點無奈。現在才知道,避免洗濕個頭很容易,不想洗濕後頸,困難得多。

Wednesday, April 16, 2008

火炬接力妙問妙答

採訪奧運聖火社區接力記者會後,我懷疑是時侯重溫周星馳電影《大內密探零零發》--那批保護聖火的「藍衣人」,真身可會是「零零發」?

話說奧運聖火在5月2日於香港傳送前,本周五先來一趟美其名為「社區火炬接力跑」的熱身預演,並於今早召開記者會公布詳情。

一想起那堆傳聞是武警、團團圍著火炬手,惡形惡相的「藍衣人」,不寒而慄。記者行家康爸爸率先發問,政府是否知道「藍衣人」是否武警?萬一他們在港「執法」怎麼辦?

「無論來自甚麼國家,也不可以在香港執法。我們收不到有武警來港的消息,另一方面,香港是國家的城市,要遵從國家安排。」

「我們不需要知道他們(藍衣人)的身份,只要合法進入香港便可以。」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尤曾家麗說。

這是我近日聽過最有趣的妙問妙答。入境不需要知道身份?豈非拉登與恐怖分子來香港都得?不如找「零零發」罷,起碼得啖笑吖。

聽到這裏,不期然想起電影《表姐你好野》。怎會想到廿年前公安來港的電影場景,現在有可能發生!

剛巧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義務秘書長彭沖在場,大家憋在心裏,為何公眾無法參與挑選火炬手的疑問,一下子爆發。他的答案簡直一絕:

「這次有公眾參與啊,18區區議會,已經是公眾渠道了,還有贊助商挑選的火炬手呢!」各位是否收貨?

Tuesday, April 15, 2008

台灣的士.火炬手

媒體紛紛報道中台兩岸融冰,我不期然想起3月底的台北之旅。馬英九上場了,的士司機,各懷心事。

忍受好幾天台北的士橫衝直撞,偶遇一個循規蹈矩的司機,幾近感激涕零。嗅到一股簇新的皮革味,車箱相對寬闊,旅伴隨口笑問司機,為了馬英九而買新車嗎?

「對啊,等到馬英九當選,我才敢買啊。」那是盛惠80萬台幣的Camry 2.4。「將來三通後旅客多了,可以做多些生意。」司機深信明天會更好,我慶幸他為了更好明天而小心駕車。

原本預約這新車司機接載往機場,對方臨時有事,介紹其朋友代勞。這位朋友司機較悲觀,我們說著三通對台灣有多好,他唉聲嘆氣。的士車齡已好幾年,他不敢換車,擔心經濟繼續差勁,三通也幫不了多少。

「如果三通,別奢望更多大陸遊客。將來大陸人全跑來當黑工,台灣低下層連飯碗也沒有。」司機滔滔不絕,我無言。我也害怕三通後,香港優勢進一步被削弱,來往港台航機不再如現在般頻密,可能兩、三小時才一班。

******************

再續上集王永平。他上周在新書發布會「諷刺」煲呔曾做火炬手的言論,大概已聽過了。我當時在場,聽到也嚇了一跳,這一句可超出平叔過往的尺度了:

「特首要主持傳送火炬儀式,可以理解。但點解仲要做火炬手?為甚麼不給多些機會,讓老年人、年青人參與?」

到現在也搞不清,為何政府揀選的火炬手,我們沒權話事,反而奧運贊助商,會推出火炬手全民選舉。宣傳又好提高知名度又好,平民要參加贊助商活動,才有機會挑選或擔任火炬手,也真夠諷刺的。

Friday, April 11, 2008

官場太極



前局長王永平耍太極。慶幸這是退休後專訪,太極動手不動口,否則從前在官場相見,要吃他辯護政策的口水太極拳,也真夠自討苦吃。

平叔為官34年,做了12年局長,由教育統籌局,公務員事務局,以至工商及科技局,政策悉數夠爭議,次次做戰靶,民望徘徊中下。以此戰績,猜想他滑不溜手,爆料無望,訪問時卻來一句「一日沒普選,香港也不是國際城市」宣言,尚算有驚喜。或者,為官期間,他憋著這句肺腑之言許久了,終於無官一身輕,又毋須累積從商和政治資本,可以暢所欲言吧。

這專訪,因緣際會。過去,我往往跟他的政策局擦身而過,未嘗找他「扑咪」(記者圍著被訪者即場短訪)。適逢他出版新書《平心直說》,找他細說為官之道,經歷那官場南柯一夢。

我們在政府總部門口拍照,保安員眼望望,就是沒開閘,人一走茶就涼。平叔對著鏡頭微笑的一剎那,背後大門稍開,逸出一輛房車,載著劉兆佳絕塵而去。那一道大閘,這麼近,那麼遠。

平叔的著作,既非回憶錄亦非自傳,定性為「反思錄」,別期望他「爆大鑊」。說得精準一點,那是教科書,剖析他歷任三個決策局,蘊釀政策的過程和考慮。想考AO(政務主任)者必讀,大有潛質成為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以及中學通識的參考書。

訪問內容不贅,請參考今期《U Magazine》。反而想談談過往的局長級訪問趣聞。跟過何志平肥局長,返母校拔萃拉小提琴,見識過改吃政壇飯的葉劉淑儀,一身迷人purple lady炒小菜。最深刻的,倒是一次平平無奇的局長專訪。

那是幾年前的事,局長是誰,姑隱其名。港聞記者年代,扯著上司和同事衫尾,跑到政府總部西座,在局長的會客室梳化上正襟危坐。局長是官場出名的「老油條」,問得尖銳答得行貨,語調溫吞不徐不疾,你急他不急。

眨眼半小時,為一無所獲而發愁。郤不知怎的,局長那堆說過N次的答案,猶如催眠曲,消極地漸萌睡意。迫自己抖擻精神,目光稍稍從局長眼睛向左移,掃射至局長身旁的新聞秘書。咦,新聞秘書雙眼緊閉,在閉目養神?不!他的頭髗微側,不就是午睡「釣魚」的樣子?

連新聞秘書也吃不消局長的言論,比我更早睡著了!

唉,官腔怕怕。

Thursday, April 10, 2008

閱讀新中國



到中大採訪,赫見紅彤彤橫額,用簡體字寫著「熱烈祝賀劉遵義同志榮任全國政協委員」。起初不知就裏,還以為有人急不及待「擦鞋」,即時「毛管戙」。

打趣問同行公關友人,會向客戶推介類似宣傳手法嗎?他眼也不眨:「咪玩我啦!」

上網看舊聞才知道,這出自中大學生和校友之手,反諷劉校長接受政協委任,是「赤裸裸的政治分贓」。怪我天資駑鈍好了,第一眼看不明這種曲線抗議,生怕中大學生優良的反叛傳統被破壞。每任校長獲中方政治委任,中大學生會一定抗議的。

很怕「熱烈祝賀」、「同志」等字眼,這類富有中國特色的統戰式宣傳手法,不是我杯茶。看見橫額時,我真的以為這種宣傳文化已入侵香港,心底異常抗拒,想起人民大會堂那些連綿不絕的掌聲,大地上那些無孔不入的巴結與奉承……


我可會是文化人李照興提出那種「錯把我城當我國」的香港人,貪圖香港是例外之城,享受進可攻退可守的安全感?最近買了兩本探討中國的書,一本是李照興《潮爆中國》,另一本是江迅《色香是杯雞尾酒──e世代中國社會眾生相》。自從去年底出差北京後,一直希望了解更多現代中國。既然成為書壇焦點的《潮爆中國》,剖析當下中國文化現象,那麼再捧讀《色香是杯雞尾酒》,參考書內探討的中港台政經與民生脈絡,應該觀照出較全面的新中國面貌吧。

總覺得,文化不能抽離政治經濟民生。我對《潮爆中國》「香港的困惑一直錯把我城當我國」、「2003是後香港和新新中國的開始」等論述有保留。有很多很多人,(特別是90年代北上那些),早已認為香港只是中國一個城市,認清「我城不等於我國」,非常樂意踏實地了解中國。

但是香港又確實在政治經濟上,是一個微妙的例外。胡佳的言論在香港很正常,在中國卻招牢獄之災(但願他早日獲釋)。內地人來港生仔,嬰兒有香港出世紙;去北京上海廣州生仔,一定取不到戶籍再被趕走。人民幣升穿九算,港幣仍要跟隨美元疲弱。

再者,97回歸劃出殖民地分界線,「我城不等於我國」的身分認同和現實迅速鞏固,毋須等到03年。而且那群97後出生或移居香港的新人類,沒受過殖民地洗禮,想法就是不一樣。至於中國,03年前已加入世貿,而這引發社會翻天覆地的變化。

新中國與新香港的未來,水晶球看不穿。也許閱畢兩本著作,能開開眼界,調整心態。

************************

可憐的T是甘泉航空清盤受害者,兩張7月赴英機票泡湯。跟她MSN了解始末,安慰的說話已說得差不多,心生過往採訪商舖爆煲苦主,幫助無從的無奈。T的筆鋒突然一轉:

「正面一點看,我不是即晚滯留的乘客。我還有一份工作,賺回機票錢。而且我們很健康,家人齊齊整整。這比金錢更重要。」

心頭一暖。對的對的,做人要樂觀,政府或相關機構受壓後,可能明天處理會更好。

Tuesday, April 08, 2008

我係火炬,唔好搶我

於英法兩地傳送奧運火炬,接連被搶。我們在編輯室內,拿起一卷紙筒當火炬,你搶我打減減壓。一時興起大嚷:「我係火炬,唔好搶我」。咦,咁似梅艷芳「淑女」歌詞?

如果火炬會說話,可能都想做淑女。一時被搶一時被熄掉,都幾煩。「淑女」歌詞,原來已預告搶火炬險境:

危險經已在前面
凌亂裏踏上邊沿
危險火已漸呈現
熱熨雙眼差些噴煙
請你不羈的腳尖
再莫逗留造成磁力抗戰
將你身軀這半邊
跟那逼近的臉
漸次倒退倒退倒向旁邊


示威者「不羈的腳尖」,無法「逗留造成磁力抗戰」。搶不成火炬,「身軀這半邊」真的被警察壓下,「漸次倒退倒退倒向旁邊」。火炬自白,拙劣地調寄「淑女」,可能如此:

火炬豈會搵窿捐
火炬尋夢通處見
火炬燒野應該Bar-be-cue
所愛所要所有
莫說今宵永久的等奧運天


未到奧運,火炬都熄得,唔吉利呀。因因果果,難道在西藏事件外,也是囚禁胡佳之過?

Wednesday, April 02, 2008

台灣的地產廣告




台灣小休數天,深夜煲電視催眠,偶爾看到一則不像地產廣告的TVC,台灣信義房屋廣告。文藝腔娓娓道出戀愛男生心事,雖然還是傳統那一套安居樂業,有老婆仔有屋仔的幸福夢想,初看仍覺會心微笑。

沒有浮誇的輝煌廣廈世界小姐俊男美女,地產廣告還有打動人心的做法。又一章港台大不同。

台灣遊記,下回再續。

Wednesday, March 26, 2008

離港小休

惦念台灣美食, 希望日日天晴。四月再見。

Wednesday, March 19, 2008

午餐肉.LV

尖沙咀廣東道LV新旗艦店,外牆裝修宏偉
IMG_3495

今年唯一買得起而又保證升值的資產:午餐肉,人民幣。

西藏動亂,打不散人民幣升值軌道。想挑午餐肉,本人偏好「白豬仔」,其實都幾難買。有朋友去年年中買一箱出前一丁,每包2元。今年同樣份量,一包叫價3元,升值5成啊,我一度萌生囤積居奇的衝動。

據說奢華名牌一早加價,例如LV。上周五路經LV廣東道旗艦店,距離剪綵還有數小時,一兩個內地記者走出大門透透氣。對的對的,名牌要趁勢鞏固內地市場,中國富豪多的是,有錢人繼續有錢,加價照買可也。

想來這家在法國以外,以及全亞洲最大的旗艦店,金碧輝煌,正合香港社會的旗艦店情意結。若非西藏暴動搶走收視,報道不難舖天蓋地。

這陣子全球動盪,美國經濟衰退,香港不會好過。如果LV新旗艦店延遲3個月才開張,人龍會否仍然這麼長?粉絲會否仍然每月換款買皮包?

消費力減弱,現在才開始。可能到年中便發現,市民花錢少了,貨品滯銷。

我懷疑,婚嫁市場是滯後的。出席舊同學婚宴,恰巧攝影師曾替席上其他同學拍照,互相問好,透露2月份只有3天假期,工作時間表已排至明年(09年)11月!天啊!真係咁搶手?

由婚禮攝影,到酒樓酒店擺酒,餅卡喜帖買戒指,懶理經濟放緩的陰霾,一律事先張揚下月(或下年)鐵定加價,有買趁手,難怪結婚生意咁好賺。反正即使經濟差,新人早以高價落訂,變相逆市加價。到察覺很多人負擔不起時,才減價也不遲,不過又減得多少呢,市道差都總有人結婚嘛,有需求,自然有價有市。

******
題外話,單憑中國政府,趕走採訪西藏暴亂的香港記者,就知道中國要與世界接軌,絕非一朝一夕。要摒棄「關埋門教仔」的惡習,你估咁容易?

Wednesday, February 20, 2008

世事非常卡夫卡

肥姐走了。對肥姐的回憶不多,一是小學老師說,肥姐有時說很多粗口,這無從亦無意考證。二是肥姐台慶踩雞蛋,沒踩破,小時以為雞蛋裝了彈弓。三是疑惑,肥姐是否戴了假髮。

為港人帶來這麼多快樂和想像,開心果地位超然。見她努力求生,佩服得來帶點唏噓,跟紅頂白的傳媒,早就像當年預備鄧小平逝世般,事先寫好特稿,像預視著可見的那一個不幸將來,心有戚戚然。

世情光怪陸離。讀報得悉有書商在農曆年前整理貨倉,被貨架上倒下來的書籍壓斃,兩周後傳出屍臭才被人發現,不禁黯然。後來編輯告知,原來是青文書屋老闆羅志華,忽覺倒閉書商身葬書叢,很卡夫卡式荒謬,如《變形記》般成蟲被離棄至死方休。

***********

新鴻基地產郭炳湘自動離場,市傳紅顏奪權被郭老太制止,只得起身。真相恐怕難以弄清,大概又一豪門恩怨家族內訌吧,要急急出聲明劃清界線,難道醜聞影響上市公司財務?裸照風波後有溏心風暴,你說世事荒謬,它就是要估你唔到。

我遇上郭炳湘的經過,就是「估你唔到」的樣辦。兩年半前,迪士尼開幕前夕大搞派對,奉命採訪。離開時在欣澳站東涌線月台候車,忽覺月台前端的男人熟口熟面,好像是郭炳湘/郭炳江?

見他有妻子相伴,保鏢在後,我一個箭步走上前打招呼,問他為何坐地鐵,不是有私家車嗎?他有點尷尬:「想坐坐地鐵嘛。」醒目保鏢隨即以身擋機,阻止我拍攝。

向金融版採主報料,我吞吞吐吐,究竟他是炳湘還是炳江?「總之不是郭炳聯,也不是信基督,髮型很怪那個,咪係剩番那一個囉!」「咁即係邊個先?講佢個名啦!」我跟採主糾纏不果,花絮也自動隨海風飄走了。

自此,我記牢他叫郭炳湘。

Wednesday, February 13, 2008

畢業的抉擇

畢業在即的學妹在Facebook,張貼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導師陳惜姿剛出爐專欄文章,想是對文中提及的擇業掙扎感同身受。又是本地新聞界待遇偏低,一如宇宙黑洞的永恒命題:

抉擇 陳惜姿     明報 12/2/08
有個三年級學生來找我,說被一間BigFour 會計師行取錄了,但自己仍是想做記者,所以不敢讓父母知道這消息。她想聽我的意見。

做老師, 「給意見」是我的一種壓力。

我明知,做記者這條路很難走,人工低,工時長,而且沒保證。她做會計師,三年後考完試可以拿幾萬元薪水。做記者呢?新人前仆後繼的入行,到最後跑出來的有幾人?

一將功成萬骨枯,滿路屍骸,幾多人做了三五七年,依然拿萬多元薪水,連置家都是問題。

雖然如此,記者仍然是令年輕人嚮往的工作,刺激又有意義。所以新聞學院是很多學生的首選,近年入來的學生,成績要求愈來愈高。我的班裏,手拿幾個A的高考狀元,大不乏人。

有記者行家知道了,都不明白為何那麼優秀的年輕人想入行,在報館裏的人不知多想跑出來啊!

行業裏有高水平的新血,當然是好,但他們能否一帆風順,要視乎時勢、際遇、性格和能力,缺一不可。那是一個極其微妙的Matrix,無人能一直領她走,她只能獨自上路。

我記得幾年前訪問天文台台長林超英,他教兒子做決定時,是這樣思考的:當你三十年後回望今天,會不會對這決定後悔?

我想我也會給她這樣一個答案,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可能有人覺得,教新聞而不強烈鼓勵學生做記者,說不過。但我真的認為,沒有非做記者不可的原因,他們念完新聞,若能成為一個有水準的讀者,已經不錯了。

因為還有一個類似《苦戀》的問題:你愛新聞行業,新聞行業愛你嗎?行頭裏有幾多機構會好好栽培年輕記者?而不只當他們是廉價勞工?


本人沒有為人師表的壓力,一時多口,過份長氣兼胡說八道,在Facebook回應如下:

XX學妹,

作為一個曾經做過報章財經、港聞和雜誌副刊的記者,看罷陳惜姿老師的文章,有少少感受:

世界很大,一頭栽進會計師樓或者新聞界,也不要把自己迫得太緊。

你的同學去考BigFour,想是對經濟和商界不抗拒。反過來想,做audit不等於入不到新聞界。如果同學捱幾年考完試,仍然好想好想做記者,那麼便轉行吧,做財經記者,有會計師底是無敵優勢,說不定積了點經驗,入了路透社Dow Jones彭博,月薪比得上做Big Four。

再說,BigFour很著重人才培訓,而本地新聞界只得零培訓。有培訓基礎,將來做那一行也不礙事。

假若選擇做記者,肯定要捱幾年低薪長工時的日子,磨蝕心志。就當是25歲前的磨練,開闊眼界,加速成長,最重要是學習如何做人。

但這亦不代表無機會跳出去。很多記者考Chevening獎學金去英國留學。此外,如果工作做得好,再遇上陳惜姿老師所說的時勢,例如從前的科網潮諸如此類,BigFour之類大公司一樣有機會找你,而且是senior一點的職位,不用由低做起「捱騾仔」。

做會計師又好做記者又好,最緊要有niche,有一技之長,可能是考一個專業,或者精於某一類工種。毋用介懷是否學以致用,找一個真正發揮才能的職位或機會吧,你們還年輕,試得起。

感慨的反而是,陳老師說行內「一將功成萬骨枯」,我恐怕最近幾年,本地業界的「一將功成」,只是那些粉絲多多的美女主播吧。


題外話,我跟商界朋友說,本地新聞機構沒有培訓,讓你出差就當栽培兼獎勵,他們一臉不可置信。「你地點樣約訪問無人教,點樣為之好報道都無人講無人指點?我地做sales都有講義教你點sell客點做powerpoint啦!這些是必要的soft skills呀!」「轉咁多次工,都未試過一間機構無training喎。」我儼如天外怪客。

缺乏系統性培訓,靠打天才波,反映了機構對人才有多重視,大概也解釋了,為何本地傳媒加速步入夕陽。

Sunday, February 10, 2008

鼠年伊始  師奶萬歲

余若薇在銅鑼灣寫揮春,笑意盈盈


葉劉淑儀拿著鑊鏟,炒番幾味




農曆年「鼠假」眨眼又過。一個陳冠希,令我年廿九晚還要通宵寫稿,為豬年壓軸,到現在才算回氣。

提早半個月籌備賀年特稿,採訪余若薇寫揮春,與葉劉淑儀下廚幾味,跟同事Shirley各自執筆。想來大狀寫揮春,有著數。不論功架如何,印象分一定大賺,寫得好是bonus。大狀不是很西化的嗎?竟然識得中國文化寫揮春?十個見到余大狀街邊寫揮春的路人甲,九個都係咁問。

大狀的字跡,不算鐵畫銀鈎,卻很有性格。周日晚上10時上課,下課後還要練習至凌晨1時,毅力與睡魔交戰。我一向手軟,見她提臂吊筆,筆桿挺直,真佩服這股力氣與硬淨手腕。

其實葉太也在年宵寫揮春,不過我對她的下廚點滴更有興趣。以其精通廣州各大廉價廚具入貨點,大可搞一個珠三角美食兼入貨聯誼團。哎,葉太和余大狀也是師奶──愛錫女兒那一種,來一趟主婦慣技,可沒有甚麼不妥。

師奶日做夜做,犧牲小我,令農曆新年更美好。師奶萬歲,包括我阿媽,我阿媽的阿媽,以及全人類的阿媽。你知道,師奶們在這個新年,還要頭痛如何警惕女兒別像女星們,意亂情迷被男生拍裸照,也真夠心煩的。

或者我不懂師奶,嚴格來說,已婚婦女的心。問友好會否跟一眾同窗搞團拜?「唉,結咗婚,個個都好忙呀。」
「你要探娘家,又要探老公屋企嘛,我知!」我裝懂,卻像不諳世情的丫頭,疑惑地張望單身貴族與幸福少奶那一道鴻溝。

Tuesday, January 22, 2008

寶哥哥的偶像

聽到個個密密寫頭耷耷,究竟訪問邊個咁巴閉?



寶哥哥是也(Photo:Chow)


這個清晨,鬧鐘失靈,幸得家人及時叫醒。老父笑說:「還說訪問李國寶?你差點走寶就真。」

話說出身劍橋的寶哥哥,創辦「英國文化協會之友」基金,籌錢資助香港學生和青年與英國交流,我們便趁機跟寶哥哥來一趟非財經訪問(謝謝英國文化協會Ann Wong熱心協助),暢談留英逸事(其實很多也提過了)。

訪問內容詳見雜誌。大方的他,應該不介意我的文章跟他開了一個小玩笑,反而他可能會奇怪,甚麼樣的記者,斗膽挑戰他的記性。

都是因為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歷史偉人兼諾貝爾獎得主,既是哲學家也是醫生,辛勞半生到非洲醫治麻瘋病人。

他在訪問中說,最難忘的留英經歷是,跟Albert Schweitzer同桌吃飯。我有沒有聽錯?他在1954年赴英,史懷哲60年代中期去世,兩個人年齡相差近60歲,身份地位亦差天共地,怎有可能走在一起?

他只得一句咁大把,我亦再沒機會親自詢問寶哥哥,婉轉電郵給寶哥哥的助手查證,那個人是否真的是Albert Schweitzer(恐防自己聽錯英文名字,馮京作馬涼)。助手坦言也是首趟聽到這段往事,替我追問後,得出一個有趣的答案。

原來年輕的寶哥哥,崇拜史懷哲,還親自寫了好幾封信給偶像,幸運地得到偶像親自覆信。後來德國籍的史懷哲赴英,獲德國領事館設宴款待。也不知是史懷哲親自欽點,還是德國領事館有記錄,知道寶哥哥有心,寶哥哥被邀請赴宴,欣喜若狂。那時的他,不過是唸Imperial College 的大學生,大概是50年代末的事。

我想,這故事應該是真實的,寶哥哥提到與Albert Schweitzer共膳那一千零一句時,眼神很嚮往。

名門望族,偶像是哲人,視野果真與眾不同。現在的小孩,還會視歷史偉人為偶像嗎?可能連孫中山或者南丁格爾都未必認識,諾貝爾獎得主就更加唔識(可能戈爾在香港還有幾個小粉絲),又或者根本沒有偶像。

Blue blood, 真係 blue blood。

在東亞銀行中環總部會議室訪問,全程26分鐘,是我歷年跟寶哥哥最長的訪問--從前走報紙財經或港聞版,每次碰上寶哥哥,也是「扑咪」(即是非專訪形式,一大班記者圍著一個被訪者提問/轟炸),最多3數分鐘,我識他但他當然不識我。他是令人難忘的「扑咪」對象,精句多,又敢言。就算說得短,也要即場錄音,以寶哥哥轉數之快,思緒之飛躍,沒錄音記錄,便無法「重組句子」。這樣的訪問,蠻有趣的。

Wednesday, January 16, 2008

程翔被囚1000日

響應呼籲,就此貼文,要求早日釋放程翔

程翔繫獄千日爭假釋 學者:保外就醫機會微

【明報專訊】今日,是程翔 踏入牢獄生涯的第1000天。監牢的鐵欄,困得住自由,但困不住親情。程翔的兄長程曦撰文表達思念之情,又指程翔入獄後像「一株被壓傷的蘆葦」,幸而勤讀聖賢先哲書籍得到啟發,已脫離「痛苦的深淵」,心靈得到解脫。熟悉內地法律的學者認為,程翔爭取保外就醫機會已很微,但他刑期已過半,可以爭取假釋。程曦透露,將會為弟弟申請假釋......

Monday, January 14, 2008

To be a better person

"To Be a better person"。在一位曾經留學英國的名人口中聽來的,大意是留學英國令他成長。

未試過留學,這句令我想起近日不斷翻聽的歌,新加坡女歌手蔡健雅的新歌,《達爾文》。

送給好友C。就如歌曲最後一句,進化成更好的人,亦即to be a better person。互勉之。

蔡健雅 - 達爾文
作曲、作詞:蔡健雅
編曲:Adam Lee
製作人:蔡健雅, Adam Lee

我的青春 也不是沒傷痕
是明白愛是信仰的延伸
什麼特徵 人緣還是眼神
也不會預知愛不愛的可能

保持單身 忍不住又沉淪
兜著圈子來去又是苦等
人的一生 感情是旋轉門
轉到了最後真心的就不分

*有過競爭 有過犧牲 被愛篩選過程
 學會認真 學會忠誠 適者才能生存
 懂得永恆 得要我們 進化成更好的人*

我的青春 有時還蠻單純
相信幸福取決於愛的深
讀進化論 我贊成達爾文
沒實力的就有淘汰的可能

我的替身 已換過多少輪 
記憶在舊情人心中變冷 
我的一生 有幾道旋轉門 
轉到了最後只剩你我沒分

Repeat **

懂得永恆 得要我們 
進化成更好的人 進化成更好的人

Sunday, January 13, 2008

香港人在北京(一)

寫了一篇《香港人在北京》。P看了,忍不住說:「看完你篇稿,香港人好似好唔掂!」

「也不全然,香港人還有小小優勢啊。你看我寫李進,他提到為旗下藝人選擇宣傳相,香港人與內地人的品味有分別,後者始終差少少,便知道香港人仲掂啊!」我答。

「咪係囉,香港人有的優勢,都俾你那些被訪者做晒了。他們就是最叻那一班。」

我不懂回應。

趕稿後,再續採訪經歷。

Wednesday, January 09, 2008

Blow the glass

Blowing glass,Chinglish 最佳示範(正確應為Making glass)。今日的經歷,跟這句英文一樣爛。

在立法會門口呆坐數小時,等待被訪者出現。抬頭一眾銀行大廈林立,跟攝影記者數著數著,匯豐、太子大廈、舊中國銀行、新中國銀行也去過採訪,當財經記者時去得最多,time flies。

折騰一天,得出結論,不管訪問有多爛,都要炒成一碟飯(文章)。職業道德也。

乘小巴回家,少女聽著司機播放陳慧嫻的「逝去的諾言」,興奮地向男伴大嚷:「這首歌好好聽呀!叫甚麼歌名?我爸爸成日聽的。」

阿爸成日聽?難道我有Generation gap?這一刻,真係想blowing glass。

Tuesday, January 08, 2008

直擊北京奧運村

從奧運村樓宇屋頂鳥瞰,幾乎看不見鳥巢(國家體育場),其實奧運村距離奧運場館,要幾分鐘車程, 不算很近
IMG_1976


黑影下的位置,將來是恒溫湖, 園境設計之一
IMG_1972

採訪北京奧運村,做記者以來首趟自行策劃的出差差事(從前全是Media tour,再stay behind自行約訪問,慳機票和酒店錢嘛!)。獨家報道「出街」了,終於鬆一口氣。

報道題材無心插柳。直擊還在興建中的奧運村,是因為奧運村的園境,由香港人設計的!可惜園境工程剛剛啟動,成果指日可待,只好以文字交待園境細節。

那些趕工的工人,滿面沙塵,苦幹無言,聽說會分更工作,24小時趕工。想來也覺辛苦,附近民居也許在從前那些打椿的日子,更不好受。

採訪時興高采烈的感覺,被時間沉澱。回想策劃至採訪,最難忘那些遠赴北京出謀獻策的香港專業精英,原來香港還有僅餘的優勢,那種不能一蹴而至的國際視野。

我的題目是「北京奧運 港人有份 奧運村率先曝光」,找來來自香港的奧運村園境師,變身國家隊軍醫的理工大學大復康專家,成為北京奧組委談判專家的會計師,以及撮合李寧牌與街頭藝術家crossover的創意人。他們之所以獲重用,全因內地缺乏相關的人才。

以為國家隊催谷金牌運動員,一定出盡法寶。然而我們以為理所當然的運動員復康治療,在中國才剛起步,在發達國家已經非常普遍,且已大大改善運動員的表現。也因此,國家隊不惜到理工大學借將,聽說他們連下月的春假也要工作,沒有假期的。

這大半年,電視電台報章雜誌肯定被奧運攻陷。想來也未必有機會在北京奧運期間駐京採訪,還是心癢癢想重踏奧運村,看看完工後,綠樹成蔭的園境。那裏一個房間最少千多呎,比賽時一個單位住12人,比賽期間閒人免進,比賽完交吉(奧運村是樓盤來的。)我的願望99%落空。

讓我為參與奧運籌劃的港人點將。園境師劉興達(Patrick Lau)、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陳方燦(Bob Chen),普華永道諮詢服務合伙人張逸明(Brian Cheung),創作人SK Lam,你們很厲害。

PS : 「你的Blog是否不再寫了?」久未聯絡的舊同事S問我。
   就是這一句,S,我會繼續寫的。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