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20, 2010

從劉若英到新媒體

筆鋒俐落的俠女北北嬋,見我在facebook張貼劉若英這篇感觸傳統報紙步入夕陽的散文 ,即興一讀後,不禁惆悵。我細心重讀,是的,像我們這種跨過新舊世紀,工作模式被新科技弄得天翻地覆的記者,眼見報紙雜誌讀者數量與廣告量急速插水,也不知自己還有多少年月棲身印刷傳媒時,讀到劉若英這幾句懷舊得來情感豐沛的嘆息,怎能不惘然?

 

我也曾經像許多自認合乎潮流的年輕人,不解這種雜亂的收藏有何用處。但那一刻,我看見了那輩人對報紙的依戀,那不是單純的收集,也是對知識傳播的尊重……

 

新聞不能隨便被按鍵刪除,也不會被真正遺忘。

 

更重要的是,我記憶中的報紙新聞,是有溫度的,它是經過無數有着溫度的手,送到我們有溫度的手中。網路也提供新聞,但我總感覺那是涼的,來無影,去無蹤。視窗關了,也可當作沒發生過……

 

不管往好的或往壞的方向發展,報紙還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不為別的,就為了那溫度。人在冷卻,但還沒冷卻到不在乎這種溫度。是這樣嗎?或純屬我一廂情願?

 

By 劉若英

 

似乎,傳統報紙那種微溫,已轉化為抱著iPad或Netbook讀著電子報章時,機器透出的滾燙熱量。冰涼的網路新聞,賺不了大錢,卻是吸引眼球的必需品,外(電腦)熱內冷,真吊詭。

 

執著「新聞不能隨便被按鍵刪除」,又解不開外熱內冷的死結。我投降,由本月初開始,展開長達兩年的兼讀計劃,在工餘跑回香港中文大學校園,攻讀新媒體理學碩士課程(MSc in New Media)。

 

學期第三周開始,研讀書本與參考資料,才發現,面前那堆新媒體傳播理論,大部分在我本科畢業後才出現的,從前沒讀過,新鮮滾熱辣。但我頂多是個70後中女,出道十年多一點,短短十多年竟已以令傳播學與傳媒世界徹底改變。難怪我由報章記者轉型為雜誌記者,天天也在上演《變變變生命力》。

 

也好,安慰自己,至少新媒體傳播理論那些課,學費沒白交。

 

但願我的80後精英同學,不要嫌我人老珠黃,就好。

 

延伸閱讀:

劉若英:一廂情願

7 comments:

Syreeta Sik said...

你有的是經驗,他們要跟你分享還來不及呢.

Florence Lai 黎凱欣 said...

Hi Syreeta, 我的同學有的是青春朝氣, 我有的是青春.....痘, 嘴唇下面剛剛爆出一粒大瘡......

我的經驗是老餅經驗, 嘿嘿

bull the helena said...

With your experience, JLM should pay you as the instructor. :)

Anonymous said...

hey, 你估呢, 你上緊的呢D課, 外人去sit 一兩堂得唔得呢? 我想睇下自己係咪真係有興趣讀同埋有冇能力讀....

秋盈 said...

謝謝你引錄劉若英的短文。忘了在哪裡看到過:張艾嘉/劉若英認為,沒有生活,就演不了戲(大意如此,並非原文)。有點佩服劉若英在名利場中保持清醒和細膩觸覺的能力。自己營營役役這些年,觸覺卻愈來愈遲鈍了。

Florence Lai 黎凱欣 said...

helena, I'm simply no experience in New Media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That's why I'm paying the expensive tuition fee.

catitude, 不如我跟你分享一下我學習的東西, 看看你有沒有興趣也好

秋盈,Refresh過後,不就是充滿力量了, :-P

小P said...

我超愛劉若英的後來,滿有感觸!我也有朋友是水瓶座,但我不信,所以也不唱楊千嬅那首歌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