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10, 2009

東亞運金牌:花式單車余心怡

 

就算東亞運動會如何雷聲小,雨點更小,運動員真材實料上場拼搏,終究值得欣賞。

 

東亞運揭幕前50日,做了一系列採訪,走訪部分香港代表。這幾天得悉他們獲獎,聽到電話筒另一邊激動興奮的聲音,由衷為他們高興。採訪時目擊的艱辛受訓片段,又再湧上心頭。

 

先談談花式單車王余心怡(Sam)的故事,並引用當日報道。

 

203cityfeatureB

 

《U Magazine》 第203期:東亞運動會 新人王出戰(節錄)

刊登日期:2009年10月14日

奪奬大熱 花式單車 余心怡 Sam



做慣花式單車「亞洲一哥」,余心怡(Sam)絕非新人,卻因東亞運動會首度新增單車賽事,第一次適逢其會。


他出名招積。先與兄姊組成花式單車三人組,到今日自稱老將,獎牌獎座放滿幾箱,又笑稱與勁敵,澳門好手王衡鏘一戰,如「洪七公對歐陽峰,無練功都打極唔死」。不過超班馬如他,練習時一樣會失手跌倒,操練時其實踏實得很。


「所謂天份,只是唔怕跌、聽話與肯捱。」他說:「玩了19年花式單車,令自己有信心挑戰自我,做到高難度動作,成功感更大。」引伸至他做見習督察,運動令他易於控制一己緊張情緒,盡量不會做錯決定。


花式單車講求運動員體能、柔軟度與平衡力。看他操練,兩小時不斷企坐位企手把抽前輪以至疊羅漢等,精彩如單車上的體操,得來不易。他年年暑假自費往德國特訓逾月,曾為練好二重企膊頭(像兩人疊羅漢),吊「威也」吊足一個月,體會到天外有天:「見到人地好勁,就會叫自己收聲。」歷年投資在花式單車,超過一百萬,犧牲還包括練習換來屁股大,大腿粗,很難買褲子。

 

是次戰略,穩陣為上:「穩陣動作,效果會更好,因為加一分難,扣一分易,一失手就萬劫不復。」他退役前終極一戰,拭目以待。

余心怡小檔案:

年齡 : 24歲

職業:警隊見習督察

運動年資:19年

備戰狀況:每周訓練10小時,另加4小時體能等額外操練

戰績:09年亞洲錦標賽男子雙人亞軍、07年亞洲室內運動會男子雙人金牌、單人銀牌、06年亞洲錦標賽男子單人及雙人冠軍等多個獎項

東亞運參賽項目:單人及雙人花式單車,共兩項。

賽規:單人花式單車,5分鐘內完成30個動作,雙人花式5分鐘25個動作。每個動作連同難度,有固定分數,按失誤扣分。

****************

 

 

IMG_8579

引述完報道,回顧比賽結果,余心怡(Sam)獲單人花式單車銀牌,與17歲的拍檔盧廷軒(上圖左)同獲雙人花式單車金牌。剛好雙人花式單車賽,是他退役前終極一戰。這面金牌正好為他的運動員生涯,劃上完美句號。

 

「快些去慶祝啦。」我在電話叫他快快慶功。「我們今晚會去海洋公園啊。」健康大男孩,玩也玩得正氣。

 

IMG_8609 從前Sam為了備戰,怎有時間玩!讀書時放暑假,都跑去德國學藝,吊威也受訓。現在是見習督察,更加忙碌了。採訪當日,他爭分奪秒認真練習。訪問連觀察近3小時,他僅數度休息約兩分鐘,喝幾口清水又再練過。

 

那次,我去柴灣運動場,看他與拍檔盧廷軒練習。為了方便操控單車,練習花式單車所穿的皮鞋,鞋底薄過白飯魚。這樣子從單車疊羅漢跳下來(或者練習失手摔下來),究竟有多痛,不用我多說。偏偏練習花式單車時,就是會不住的跌跌跌,又不能佩戴護膝腰封(因會影響靈敏度),迫你吃苦。

 

諷刺的是,雖孕育出亞洲冠軍,香港其實沒有花式單車永久練習場地。訓練現址,本是柴灣運動場籃球場與羽毛球場。每周六下午二時「交場」給花式單車時,才匆匆「散水」。車輪磨蝕地板,不難找到花班班的痕跡。場館每周最多借出12小時,又怎夠密集式特訓?

 

圖中的高難度疊羅漢式動作,難度爆燈。由零開始學習,要跑去德國吊威也訓練,以保安全和平衡度,偏偏香港就是沒有這些威也設備。

 

IMG_8576

此外,導師質素參差,某程度上,表現較優秀的運動員,肯定曾經自學下苦功,兼頗為自律。像Sam與盧廷軒,毋須督促,自動自覺自攜攝錄機,錄下練習情形,回家用同樣甚至雙倍時間重溫片段,檢討、糾正每個細微動作。

 

都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香港80後、90後,一樣有出色分子。

 

IMG_8587

IMG_8596

 

延伸閱讀:

明報:雙人花式單車摘金 余心怡完美謝幕

4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你的採訪安排真是詳細,50天前已訪問。我們ezone那一邊很多時都要即刻同一個星期採訪。

willsin said...

注意, 港隊成日拿金牌的其中一個原因, 是獲邀參賽的東亞隊伍的確少.

例如我所熟悉的壁球, 當然沒有邀請巴基斯坦, 當它在中亞吧, 所以沒資格; 但連馬來西亞也不在參賽隊伍之例, 不知是不是因為它太近南亞.

以上兩隊, 任何一隊參賽, 香港隊都可以行埋一便了.

然則所謂東亞, 卻沒有嚴格定義.反正祇是搞個運動會, 大家香港澳門開心下而已. 不必認真.

Anonymous said...

行三三四,對運動員是特別喜訉

dbdb

Florence Lai 黎凱欣 said...

如果比賽當日才採訪, 一定不夠報紙爭, 所以選擇做比賽預告, 雜誌才有優勢。

willsin, 對手少, 的確有助爭牌, 少了馬來西亞的妮哥, 香港女子壁球爭金少了勁敵。不過, 香港的運動員, 也有付出過, 東亞運總算是一個出場見大場面的機會。我所訪問的運動員, 悉數也獲得獎牌。有機會獎勵付出的努力, 也是好的。

dbdb, 我也希望以後多些資源撥給運動員, 起碼俾個正正經經的排練場地, 那就好了。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