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29, 2007

請耐心等待

Blogger剛轉換了新版,不知是否中文字轉碼的關係,原本在sidebar的友情連結,變了怪獸文,要重新輸入。抱歉需時整理,各位友好的連結,定當重見天日。

另外,請等等,先前的留言,我會盡快回覆的。謝謝各位。

稔樹灣畔

棯樹灣

想找一片臨海的菜田,呼吸一口混和草腥與海洋味道的鹹鮮氣息。趁冬日陽光還肯慷慨解囊,流瀉一地,匆匆跑往稔樹灣,探望記憶中的海邊綠田園。

一條馬路,把稔樹灣與愉景灣,劃出一道富裕與原始的界線。選擇走向自然,然則記憶不可靠,腦海那片綠田園,真實位置不過是一堆野草。偶爾一兩片迷你菜田,瑟縮在山邊。迎面一張張南亞裔(抑或菲律賓印尼)面孔,在小平房外或祈禱,或輕聲閒話家常。小孩戴上紙面具,轉頭嚇唬路邊唐狗,自得其樂。

房子都老舊了,帶點荒涼的閒適。還好,有太陽在,空氣暖和而輕省,步伐不自覺地輕快起來。此情此景,一人獨享太孤清。對準了,按下手機的快門,凝住慵懶寧靜的海旁時光,傳送給電腦前埋頭苦幹的那個人,放輕鬆。

得輕鬆時且輕鬆。又一個星期的新開始,工作,接踵而來。農曆新年,翩然而至。

Friday, January 26, 2007

Lost + Found

Lost+Found


筆記簿,是我的命根。丟失了,欲哭無淚,冷汗直標。從前多跑記者會,失去簿子,還可以跟記者行家「駁料」(比對採訪資料)。現在我的雜誌工作全是專訪,資料失去便是失去了,難道叫被訪者再來一次嗎?

到酒店採訪,返回編輯室,驚覺筆記簿不見了。準是留在酒店了,我想。只恨自己太失魂,老是茫然若失。在酒店再遇我的筆記簿,它已被透明膠袋整齊地包裹着,所得照顧比我這個物主提供的,更加妥貼,再外加一個「Lost + Found」的牌子,名正言順標明失物,我不禁汗顏。

有 Lost 才有 Found,我貪心,不想 Lost,只想 Found,不要買教訓。搞不好,像近日的「屙油魚」驚魂,lost了油(吃完油魚要屙油),才found出油魚冒充鱈魚,那便不值了。

不知道李超人打算如何彌補一眾誤購百佳油魚的苦主損失?還是他寧願在記者前日日表演吃油魚?百佳 lost 了名聲,又found 到了教訓沒有。政府 lost 了先機,也不見得 found 出堵塞漏洞的方法。

尋找瑕疵和問題很容易。尋找機會,無論是先機還是新機,很困難,不過一樣要嘗試。

Wednesday, January 24, 2007

廣管局恐同症?

先來一則笑話。虛擬新聞頭條:

廣管局認為亞洲電視「特首的一天」節目以紀錄片形式播放,而有關特首曾蔭權是否稱職的內容,在香港極具爭議性,因此該節目必須遵守持平的要求。然而,該節目只提出曾蔭權做特首的好處,並只講述特首及其身邊人對特首公務的意見,使報道內容不公、不完整和偏袒特首曾蔭權,並產生鼓吹接受曾蔭權的效果。

廣管局特此向亞視發出「強烈勸喻」。


*********

先旨聲明,這個玩笑並非針對製作「特首的一天」的亞視,更不是針對過去與未來的特首煲呔曾,我只是按廣管局思考邏輯,再根據其新聞稿改寫而已。

更大的笑話,是廣管局上周就港台同性戀節目的裁決,但我作為記者,我笑不出,只覺心寒。不少blogger已率先撰文評論了,我因為事忙,延至現在才寫,希望藉身為傳媒人的觀點,讓大家理解傳媒的運作和看法。

*********

上周末,廣播事務管理局指香港電台電視節目《鏗鏘集》其中一集,名為《同志.戀人》的節目,鼓吹同性戀,裁定「報道內容不公、不完整和偏袒同性戀,產生鼓吹接受同性婚姻的效果」,向港台發出「強烈勸喻」。

看罷這宗新聞,我心頭一涼。我們的電視電台節目內容,遵守的政治和道德準則,原來掌握在一撮保守者手裏,界線模糊又脆弱:今日話你鼓吹同性戀,明日可以是鼓吹反共。撇開政府又多一個整頓港台的口實,作為傳媒工作者之一,我不免擔心,自命亞洲曼哈頓的香港,其實觀念保守又倒退,笑死真正的紐約曼哈頓人。

港台已算不受廣管局監管的了(廣播處長根據十幾年前簽訂的諒解備忘錄,同意遵守廣管局守則),如果節目出自兩個商營電視台,可會不止「強烈勸喻」這麼簡單?還是「隻眼開隻眼閉」?

差點忘了,這跟早前古蹟諮詢的風波,同出一轍。我們的古物保育要改革,我們的廣播管理制度也要改革;古物古蹟諮詢委員會要換血,廣播事務管理局也應該考慮加入新血。

這裏先解釋整個廣播節目投訴制度。投訴第一關,先要通過影視處。觀眾若不滿電視電台節目,首先致電或傳真至廣管局投訴,並交由影視處投訴委員會處理。委員會成員是公務員,處理投訴時,會聽取被投訴的機構申辯,再作出裁定,及向廣管局委員會提議。

這次,影視處裁定投訴不成立(這群公務員也算思想開明),但投訴人不滿,決意上訴,驚動了投訴第二關:廣管局,由廣管局投訴委員會作最終裁決。廣管局成員是公眾人士,由政府委任。

現時廣管局主席是資深大律師馮華健,局方成員全是專業人士,來自法律界、會計界、投資銀行、教育界等,但沒有傳媒學者、弱勢社群及基層人士。換句話說,批評港台節目「不公、不完整和偏袒同性戀」,是一群被視為社會中上階層的專業人士。

我之所以反應強烈,一是質疑廣管局不熟悉傳媒運作,而且局方的社會價值觀與道德水平,亦不能與時並進。就這次投訴的裁決,令人聯想起「恐同」(恐懼同志)、保守、封建、歧視同性戀,千不該萬不該。

其次是言論空間的老問題。所謂「鼓吹」,概念抽象,沒有客觀標準。廣管局的界線很模糊,如果觀點全部來自一小撮欠缺傳媒經驗的人士,以此去衡量電台電視台是否遵從新聞標準,非常危險。

被「強烈勸喻」的節目,其實是兩名女同性戀者及一名男同性戀者的自白,分享個人經歷及對同性婚姻的看法等,屬個案探討。這又不是性傾向辯論,如果報道同性戀個案,就叫做「鼓吹同性戀」,都幾得人驚。

這種報道手法,文字傳媒很常見,我自己在報館工作時,也曾報道同性戀個案。如果屬軟性特寫,描述個案已可以了,這等於想講豬年生金豬現象,報道中產兩口子為趁豬年生金豬,不一定同時要找一對打死唔肯生的夫婦做對比一樣。

如果那是一件有爭議性的新聞,例如幾年前的同性戀人「度橋」註冊結婚,便會訪問同志組織,及反同志組織的反應,供讀者參考。關鍵在於,被「強烈勸喻」的鏗鏘集節目,不是新聞,是軟性個案特寫,並非要「各打三十大板」(同時引述正反批評),才叫持平。

說回廣管局裁決,指同性戀婚姻題材備首公共關注,具爭議性,必須持平。最叫我啼笑皆非的一句是,「該節目只提出同性婚姻的好處,並只講述三位同性戀者對同性婚姻立法的意見,使報道內容不公、不完整和偏袒同性戀,並產生鼓吹接受同性婚姻的效果。」

同樣句式,一樣可套用於去年亞視播放「特首的一天」特輯。

以廣管局上述裁決的邏輯,曾蔭權是否適合做特首,是否一位有賢能的特首,備受公眾爭議,報道必須持平。但,「特首的一天」只展示特首好的一面,並只講述特首及其身邊人對特首公務的意見,這又是否「使報道內容不公、不完整和偏袒特首曾蔭權,並產生鼓吹接受曾蔭權的效果」?

像古物古蹟諮詢委員會這種沒法定權力的諮詢機構,尚且要引入新一代及不同階層的聲音。廣管局作為一個法定組織,有法定權力去規管香港的廣播機構,是否更應該引入多元聲音,令裁決真正持平?至少不應側重專業人士,起碼引入基層、弱勢社群,三十世代年青聲音、以及傳媒學者,令裁決時既能掌握社會脈搏,也能考慮到傳媒運作,開明開放討論,不會只有一種聲音。

更深層是,廣管局的節目標準,界線模糊,應否再修訂?目前廣管局規管和處理投訴的制度,又應否改革?

親愛的王永平局長,先別忙着氣沖沖找港台算帳,靜下來想想如何追上這個數碼與前衛的年代,革新廣管局的規管條款、制度和組織人事,放開胸襟,讓廣管局不要再鬧笑話,豈不更好。

PS:其實廣管局諸位,是否全部也看過這節目?他們當中有多少反對同性戀?我都好想知。
關於各傳媒對事件的處理手法,背後的政治衝突,那是後話了。肯定的是,政府已將事件包裝為港台不聽話,嘗試洗脫操控言論自由,插手港台的嫌疑。

補充資料:
有關節目:鏗鏘集:同志.戀人
廣管局:
廣管局新聞稿
廣管局主席及委員
廣管局投訴事務委員會成員
報章報道及評論:
明報:鏗鏘集被指鼓吹同性戀 遭廣管局強烈勸喻 港台稱裁決堪商榷
明報:王永平與朱培慶談鏗鏘集
吳志森﹕廣管局淪為意識形態審查機器

延伸網誌(摘錄):
刁民公園:有關製作節目的持平指引
星屑醫生:《突圍.行動》算是歧視嗎?
亞占:同性戀的「持平」與「全面」
草飛之階:強烈勸喻.立即看
Sidekick 的網摘

Sunday, January 21, 2007

唏噓的集體回憶

懶洋洋的。明明有雜務在身,偏偏提不起勁回歸電腦,放假啊,可不想再面對LCD Mon。

過去一周的亞視黃昏新聞,梁家榮東山復出報道新聞。是集體回憶吧,想起八九十年代的電視台新聞,久違的記者們,親切的,卻又時光匆匆,有點時空錯置。Time flies。

扭開無線午夜財經新聞,與報道員劉慧萍隔着大氣電波四目交投,我百感交雜。入行當財經記者時,已認識她了,後來輾轉共事同一報館。她可是我們那一代,青春可人的女記者,大眼直髮談吐溫柔。跟她一起跑新聞,採訪記者會,傻傻的由金鐘走往會展的日子,那一段青春歲月,差點被塵封了。

見到電視熒幕裏成熟嫵媚的她,我當年初出道的片段,蹦蹦跳出回憶的抽屜,忍不住嘆一口氣。她繼續在財經新聞界發展,而我,漫步江湖中。

要說集體回憶,也許,政府非不得已。可靠消息透露,在那500幢一二三級文物出爐前,主事高官廣設飯局,收風試水溫。有賓客甫坐下,高官已忍不住呷:「我都係(政府裏面的)弱勢社群咋。」酒過三巡,高官坦白:「若非有人走上天星碼頭鐘樓,這個諮詢也不知擺到何年何月,」但不忘補充,他只有公布那些建築有可能是古物的權力,卻沒有洽談古物業權,那些隸屬於房屋局的權力,降低諸位期望。

這一幕拖拖拉拉,形同虛設的所謂諮詢,也是我們慘不忍睹的集體回憶。

Friday, January 12, 2007

咪玩啦

B咪玩啦。想寫blog時,login完就話要maintenance,令我隔了幾天才能順利update,真係......

咪玩啦。甚麼列出近500幢古物,分做1、2、3個評級,咪又係可以照拆。幹麼不拿出整套包括房屋局、市建局等與規劃地政有關的協調機制,處理古物評級和業權爭拗?這個政府的左右手,經常不協調,東宮西廠各有各做,可能要做做物理治療。

咪玩啦。人民幣貴過港幣,北上消費的港燦,會否從此南下?我只知道人民幣定期的利率,不見得升了很多,那麼自由行在香港用人民幣買東西,豈非更便宜?嘩,再度刺激自由行消費?香港的店舖又會否跟從人民幣貴過港幣的兌換率?



咪玩啦,阿媽。買這麼多青蘋果,很酸的。
「邊個得閒同你玩?這是蜜棗來的。大鄉里。」

Tuesday, January 09, 2007

看不到的目標

1月6日.大口環沙灣徑


伴隨採訪而來的,往往是個人反思,是疲累,也是收獲。

07開年首周,靈感枯竭。噢,我的目標除了工作,還有甚麼,將來又有何打算?也不是第一次口啞啞,不過這次被電訊界前輩兼被訪者一問,份外尷尬。這個我從來不懂答的問題,隨着籌備專題而被迫反覆思索,惜仍苦無答案,也真教人氣餒的。

友刊記者拜蔡瀾為師,如果有媒介寫手願意收我為徒,求之不得。最近,在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任教的陳惜姿,出版新書《天水圍十二師奶》反應熱烈,想起從前那些追讀資深記者屈穎妍、馬靄媛和陳惜姿人物專訪的日子,感慨一個時代的變遷。陳惜姿與屈穎妍現在是明報副刊專欄作者,前者剛替《A45報》撰寫一篇梁家傑專訪,將沉悶的政治內容深入淺出,有趣而不落俗套。

新一年,想有一點突破,有一點創意與詩意,於是,跑到沙灣徑凝望香港最有詩意的日落,雖則日落終究不過是一隻懸在半空的鹹蛋黃。

Tuesday, January 02, 2007

Happy 2007

H A P stained glass detail - P Y 2 O 0 zero 7

幾經艱苦,終於能夠Blog更新了。祝各位新年進步!

由於太難上Blog,也不知道何時才能更新,請各位見諒。

Keep in touch!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