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21, 2010
湯唯英國賣身?
新華網報道湯唯在英國賣藝「賣身」一文,是日在facebook廣傳,講述湯唯當年被封殺後,遠赴英國賣藝「賣身」求存實錄,由街頭賣藝到羽毛球陪練,最後踏上倫敦時裝周天橋,一個很動聽卻又傳奇得誇張的故事。
對,適者求存。經編輯提醒,傳奇可能內有乾坤--湯唯當年拿甚麼簽證去英國?那有簽證容許你未申請到學校,已經可以去英國,仲要明目張膽打工?英國移民局可不是善男信女。是簽證有問題,抑或另有內情,還是我們想多了,留待有心人發掘。
*******************************************************
汤唯口述:被封杀后我在英国街头卖艺
來源 : 新華網 2010年04月20日
口述:汤唯 整理:李 唐
很多人觉得我是花瓶,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实力。
我有自己的底子,而这些底子长久以来被大多数人忽略了。我凭借自己的实力考进中戏导演系,刚入学就做了职业模特;大学期间,还学了表演、播音、美术,获得了羽毛球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我演过电视剧、话剧,做过话剧编导;我拿过很多奖,虽然不是什么国际大奖,但这些奖项印证着我一步步的脚印。
《色戒》在成就我的同时,也轻易将我此前的成绩轻轻抹去。我的过往无人提及,仿佛我是一个空降兵,直接落到了金马奖的颁奖台上。送给我的形容词都是幸运、机遇……这些与自身努力无关的字眼———我的确很希望成名,但不是以否定自己的付出为代价。
然后,我被封杀了。我很冷静地盘点大红大黑后的收成:金马奖最佳新人奖、某化妆品广告代言、花瓶、一脱成名、过火表演、对青少年有不利影响……我就像上证A股,疯狂地冲到了历史最高点后,稀里哗啦地崩了盘。
我选择出国一段时间,不是逃避什么,只是不想总有人喋喋不休地追问我未来的计划。在我看来,未来,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我去了英国,带着全部身家:《色戒》片酬50万,广告代言费80万。签合同时说好代言费600万,可新广告没播几次就被叫停,虽然我可以坦然将这600万税后的480万据为己有,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最终退还了400万。
出去之前,我不知道要在国外待多久,也不知道这笔钱能用多久。但我不发愁,我觉得,我一定能让自己过得很好。
我本打算找个学校读书,去了才发现很不现实。首先,英国的艺术院校,对学生的基础要求很高,雅思成绩要在6.5分以上,托福至少要在1550分以上。我的英语水平远达不到可以被录取的要求。其次,英国学费高,哪怕是伦敦艺术大学这样的公立高校,对于正规录取的学生收费也在每年1万英镑,对于我这样的自费生,则是3万~4万英镑。
我掂量了一下钱袋,打消了自费就读的念头。接下来我找了个语言培训班,专攻英语。我的目标是以好成绩争取到全额奖学金。我打听得很清楚:伦敦艺术大学的最高等级奖学金是每年1.8万英镑———有了它,不仅可以免费上学,还能从中赚到所有生活开支。
之后,我开始考虑经济问题。手里的钱在国内可以买一套房子外加一辆车,可在英国,不过是一个白领的年薪水准。而我,还不知何时才有赚钱的机会,所以,我不想动用这点老本。而我知道,只要一个人肯开动脑筋,就肯定会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
我在大学学的两样东西派上了大用场———美术、羽毛球。在英国,街头艺人是一份很有“钱途”的职业,只要有一技之长,且可以在街头展现出来,就能获得回报。
我的第一次“卖艺”是做街头另类时装秀,我用旧报纸撕出大概的衣服样子,再用大头针别在身上。我穿着纸衣服,站在街边,面前摆个帽子,就算开始营业了。为了配合时装的色系,我扑了厚厚的粉,画了个类似日本艺伎的妆。看我造型奇特,创意新鲜,不一会儿路人就开始热情地投硬币纸币。我腰里别着MP3,塞着耳机听英文歌,姿势摆累了就换一种。在路边站了两小时后,我有了26英镑55便士的收入。
在英国人眼里,任何与创作有关的行为,都被视为艺术。我用油彩在脸上画出京剧脸谱,有钱收;拎一桶水,用海绵做的毛笔在人行道上写书法,有钱收;搬一张椅子,替路过的人画肖像,也有钱收……每天抽出两个小时,琢磨个点子,总能有几十镑收入。这些钱足够我每日开销,这些钱也让我在英国的日子渐渐不那么拮据。
除了“卖艺”,我还“卖身”。打羽毛球给我带来了更高收入。
在英国,人工费非常昂贵。我找了一家俱乐部,跟驻场教练打了一场球,再跟老板谈谈,就成了俱乐部的兼职陪练。每小时80镑,老板收取20镑的管理费,我自己净赚60镑。每周大概陪练15小时,收入900镑———正好承担了房租和上语言班的费用。
就这样,到伦敦一个月后,我就从吃老本变成了自给自足。这种自给自足,不仅给了我安定的生活,还让我变得更加自信。
来到伦敦4个月后,我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是韦恩斯坦兄弟电影公司总裁Bey Logan打来的,说想初步接触一下,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一个星期后,当我正裹着一次性桌布改造的“时装”在街边表演行为艺术时,Bey Logan笑眯眯地出现在我面前。他称赞我极具创意和美感,我们进行了第一次简单的交流。让我最开心的不是他的夸赞,而是我可以很流利地用英语与他沟通。我们聊了一刻钟,然后Bey Logan邀请我一起吃晚餐。约好晚餐的时间地点后,他离开时,在我的帽子里搁了一张100欧元的纸币。他说,作为合作伙伴,他请我吃晚餐;作为路人,他为我的行为艺术买单。
做街头艺人和羽毛球陪练终归是赚小钱,我觉得我的才干不止于此,所以,我将目光瞄准了我的老本行———专业模特。
因为有Bey Logan的引荐,我认识了英国本土的影视界资深人士,通过他们结识了一批在英国有名的化妆师、形象设计师,最终联系上了每年都与“伦敦时装设计周”有固定合作的服装设计师加雷。
我告诉加雷,我曾是专业模特,有丰富的舞台经验,而且我有着他麾下别的模特不具备的东方神韵与气质。我把自己的写真带给他看,我相信那种侧面特写、嘴唇鲜红的老上海风韵足以打动任何设计师。
我成功了,2008年的“伦敦时装设计周”上,我成了加雷的“御用模特”。我穿着他最新设计的歌特式面罩时装,走上了时装发布会的T台。我没有经纪人,价码是我跟加雷亲自敲定的。我做了一周的模特,拿到的薪水是2万欧元。
加雷对我非常满意,在他的帮助下,我先后认识了众多国际一线品牌的设计师。可以这么说,只要我愿意在英国时装界发展,我相信我会在短时间内成长为最受关注的时装模特。
正当我为前途做着乐观规划时,我接到了来自香港的电话,因为“优才”计划,我获得了香港居民身份证,港方邀请我前去发展。
在香港迎接我的,是与张学友合作新片《月满轩尼诗》的合约。准备出演新片时,我不得不再次去补语言课,因为我的粤语很烂。我觉得,在一个新环境,要想获得良好发展,与人沟通必不可少。身边的人都讲粤语,我改变不了这个环境,就只能去适应环境,因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适者生存,人只有融会贯通,才能走得更远。
Monday, April 19, 2010
港龍25周年 全新飛機餐
做報紙或雜誌記者,不時獲邀出差採訪,遇上慷慨的客戶(多數是航空公司、官方機構或歐資企業),便有機會乘坐商務客位。踏入商務艙,最關心座椅能否平躺180度,化身睡床讓我充電外,定必留意飛機餐單,精選甚麼前菜主菜甜品。
單看航空公司飛機餐大鬥法,也夠精采的了。夥拍五星級酒店或著名食肆,設計商務及頭等客位飛機餐的,多屬一線航空公司。空中那碟菜式,若跟陸上原裝版本像真度,高達80%,那便證明航空公司夠進取,花在機場廚房的錢,亦夠慷慨。
得悉港龍航空25周年銀禧紀念,頭炮與JW萬豪酒店合作,由本月中起,於香港往上海及北京航線,推出全新商務及頭等客位飛機餐,不免期待。港龍的長途航班,航程多在4小時內,時間相對較短,飛機餐設計有必要簡便。怎樣才能令簡便飛機餐,有派頭之餘,賣相味道俱佳?
圖中的烤羊扒配青豆蓉(前),以及紅酒汁烤牛柳配菠菜靈芝菇(後),均是飛機餐新添主菜。港龍於萬豪酒店舉行的記者會中,以tasting menu (試食菜單)形式,供食家、專欄作家、Blogger及記者試味。真正飛機餐的份量,當然不止一件。主菜其他選擇亦有豬排、烤雞胸與三文魚。
細閱餐單,新菜式由萬豪酒店JW’s加州餐廳設計,共6款新頭盤,10款新主菜。頭盤包括芒果牛油梨大蝦沙律(圖),以及意大利燻火腿配無花果等,個人認為水果配菜正好刺激在飛機內,昏昏欲睡的味蕾。
聽著同桌少年食神Michael,分享乘飛機周遊大江南北搵食心得,我的旅遊癮又來了。不禁幻想這此試食,若果在飛機商務艙舉行,來個飛機實景飛機餐,會是何等光景。亂撞亂問下,竟獲港龍航空機艙服務助理總經理Suzanne Wong分享,幾道飛機餐冷知識。
第一,高空飛行會影響味蕾感覺。所以製作飛機餐時,普遍味道相對濃郁,濃味飛機餐由此而來。
飛機餐原來可以提供湯水。港龍曾於商務及頭等艙提供湯水,要訣是把湯水放在一個大壼內,既有湯渣又夠鮮夠熱。我更想見識,港龍當年如何奉上冬瓜盅飛機餐,咁複雜。據說是去年的事,鄧達智聲言印象深刻。
由票價、航機設計、艙務員服務水平到飛機餐,航空公司有競爭,才有進步。在香港乘飛機,正好享受各大航空公司進取的成果,也真夠幸福。靜極思動,快點有機會坐飛機出差就好了。
記者會上,港龍航空行政總裁唐偉邦James(右三)與萬豪酒店行政總廚Hector Pliego(左三),介紹手持的港龍飛機餐新菜單。旁為港龍航空機艙服務助理總經理黃珮珊Suzanne(右二)。我知,你的視線沒離開過右手邊的港龍美女空姐。
Monday, April 12, 2010
不准跳船
觀塘。大霧。
明明乘地鐵來採訪,不知怎的走到碼頭,糊裏糊塗上了船。
在跳板失神回望,突然見到紅底白字,不准跳船,頃刻浮想連篇--
唔准跳船,豈非要跳海?上錯鐵達尼?啋啋啋!
***********
碰上紅色警示,啟動防衛機制,人之常情。
四月初,赫見鐵樹開花。上次看見鐵樹開花,是2008年春天,不夠一個月,便發生汶川大地震,死傷枕藉。
由四月初目睹鐵樹開花至今,環球災難不斷,印尼大地震、王家嶺礦難、波蘭空難總統罹難等。無意導人迷信,卻總是心有戚戚然。
也無風雨也無晴,就好。
Thursday, April 08, 2010
帆船出海升呢
帆船出海之所以「升呢」,一為登上超過40呎長的大帆船,平日鮮有機會;二為衝出香港,勇戰公海動輒十呎驚濤駭浪,成就此封面專題。
新鮮滾熱辣消息。圖中的大帆船「Tipsy Frenz」,諧音「妾侍號」,全華人班底,剛於復活節假期從香港直闖蘇碧灣,勇奪勞力士中國海帆船賽Cruising Class亞軍,恭喜恭喜。
話說回來,文章於開賽當日刊登。編輯投訴,閱讀這篇報道,害她暈船浪,因為幾乎個個被訪者都承認,上大帆船出公海,一定嘔到七彩。
嚇得我把被訪者的叮嚀,都吞進肚裏,以免罪加一等。「服食暈浪丸也沒有用的。遇到大浪,更要繫上安全帶,否則隨時被沖進大海」,就是船長兼醫生波哥一句,我知道,環遊港海尚可以,公海那種風高浪急,一定無我份。
不想妨礙人家比賽,所以報道內,有關帆船越洋比賽的經歷,主要來自波哥與一眾船友的分享,船蹤遠至菲律賓海南島越南等地。聽得我心癢癢,明知不能為,仍想親身見證一次驚濤駭浪。
那麼來一趟維港熱身,初嘗大帆船滋味吧,它跟一人操控的小帆船,感覺截然不同。
既然大帆船要合眾人之力,去遠洋又會嘔吐,咁辛苦,點解仲要玩?
想深一層,就如船友Fiona所說,唔辛苦的活動,又怎會好玩?其實大型帆船,跟其他運動比較,有其獨特迷人之處:
1)冒險刺激。馬拉松與毅行者考驗耐力,不夠冒險;極限運動夠刺激,以時間長度計,卻不足以成就一趟冒險旅程。大型帆船遠洋航海,動輒幾日計,天氣風浪又無法控制,正好滿足城市人不甘安逸,追求冒險、刺激與耐力三個願望。
2)團隊精神。這跟足球籃球排球欖球相似,卻可以男女混合組隊,比球類隊伍的單一性別更富彈性。再者,遠洋帆船要日夕相對,你上次幾時跟一大班朋友日對夜對?中學?童軍宿營?真令人懷念大夥兒同舟共濟,天南地北日與夜的日子。
3)環保。「帆船用風力,不用摩打和汽油,夠晒環保」,船友兼浸大教授雷雄德說。
親愛的,真想和你出海吹吹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