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精句:
媽:「雪櫃好多乳酪呀?」
外婆:「吓?落雨咩?」(乳酪=落雨???)
*******
信報方卓如在「盛勢」一文說,董建華最大的德政之一是,找到盛智文(Allan Zeman)做海洋公園主席。兩星期前訪問過盛智文,對於這樣一個熟悉商場和傳媒運作的大娛樂家/大形象家,我是佩服的。
從不期望在兩個小時訪談中,掌握眼前猶太商人的成功之道。更令人深刻的是,他的品味和個性。有誰會把辦公室包裝如豪宅Show room,有客廳有吧枱有浴室,潔淨得連一個文件夾也沒有?有誰會由頭到腳以至皮鞋,也親自設計,再度身訂造,卻不繡上自己的名字,懶得去炫耀?
盛智文扮水母瞓身宣傳,有跡可尋。他本身有很大的親和力,很容易感染和鼓動身邊的人,轉數又高,很有個人魅力,註定是成功人士。
訪問時,他不諱言水母館是他的構思,因為海洋公園急需有新動物,訂了的動物未到館,他靈機一觸想起從前在洛杉磯的酒店,以及一些日本餐廳,看見水族箱飼養的水母群,非常美麗,便建議將海洋公園搞萬聖節活動的場地,變身水母館,貪其夠快「上馬」。
我問他為何肯扮鬼扮馬。他說他喜歡,因為人生不能太嚴肅,否則很快老。哦,原來是娛人娛己──他自言沒有嗜好,又沒有收藏。我心想,扮嘢可能是他覺得過癮好玩的一件事。
海洋公園上一任主席是陳南祿。我想像不到陳南祿扮鬼扮馬的樣子。
看着盛智文在海洋公園扮鬼扮馬的資料相,我暗忖,這會否是華人與西人的管理哲學和文化的分別呢?盛智文做事很靈活,他領導的海洋公園,明顯要強調新鮮感,幾乎每月一個記者會,什麼大小活動也搞,連餐廳也不放過,誓要搞好食物和環境(盛智文最鍾意露台,他的辦公室有一個露台,所以會看中海洋公園吊車站其中一層有露台,最適合做高格調餐廳),樂此不彼。苦的,恐怕是不斷被鞭策的海洋公園員工。
面對記者,他會說一兩句抵死又貼身的話,讓你有共鳴,然後不經不覺遊花園,沒有答你具體數字(當然亦不會爆料),別期望得到任何具體銀碼的答案(這是個人經驗,再加多位曾訪問他的記者意見)。
整個訪問,我最喜歡他以下一句話:
「如果你視飛機頭等艙為目標,你會去到商務艙(的水平),如是者想要商務艙,便只得經濟客位。待你以經濟艙為目標時,你最後便會破產(bankrupt)收場。」
人望高處,有誰不想呢?訪問時他叮囑我,要寫出與別不同的報道,這樣人們才會留意我,追讀我寫的故事。嘿!我都想有這樣的號召力啊!
這次訪問,談的其實是創意,是包裝,從中帶出營商之道,保證題材新鮮。有興趣者請看今期U Magazine,札幌之旅做封面,手快有手慢無,因為周四便出版新一期了。(哎吔,又賣廣告添!!!)
Tuesday, May 30, 2006
Friday, May 19, 2006
年年有今日
2006 年5月19日吃下的5個生日蛋糕,是世上最甜美的,撫慰我長大一歲的忐忑不安。
來自報館舊雨新知的、雜誌組員的、邱武與Thomson的、情人的(排名按蛋糕出現次序),四個朱古力一個芒果慕絲。多年來珍惜的情誼,益發感動。
年輪長了一圈,一周前已心靈騷動,患得患失做了兩件事:
1)平日只塗保濕護膚品的我,一想到長大一歲後,皮膚也衰老了,要好好保養,下決心買了一瓶晚霜。
2)忍受不住披頭散髮的樣子,下班時匆匆剪髮,確保生日那一天的髮型精神爽利,充滿朝氣迎接新一年。
生日倒數前幾小時,以為自己從此失去青春任性的權利,卻沒反省自己沒有生活目標,從沒Look Forward!摸酒杯底,也想不出所以然。慶幸生日當天陽光普照,一大清早跑到東涌海傍採訪,燦爛陽光打開我的心眼,看,身邊擁有的,大自然存在的,多麼美好!
放開懷抱吧,人成熟了,應該更懂得欣賞和感恩。生日後一天,我出席預科同學Lewis的婚宴。從來對喜酒沒有特別強烈感覺,有一段日子甚至麻木的我,這晚為了與同窗與老師同坐一桌而快樂,為婚宴主角略帶靦腆卻真摯的愛情而喝采,開始享受因喜宴而重新聚焦的友情與關愛。
別誤會,我絕非恨嫁,不過被鋼琴老師中風的事而啟發罷了。活着的每一天,有能力吃喝拉睡,也得感恩,更何況見證情緣一線牽?
相比5年前,現在的我智慧增長了,擁有更多,領悟更多,人更加快樂。也許,這才是新一段花樣年華的開始。灑脫愉悅,從沒超齡。
別自作聰明「看圖識字」,我才未到32歲。謝謝邱武(左)與Thomson(右)一直對我的關心與指導
且讓我感謝所有陪我長大新一歲的親朋(按照時序排名):
首先當然要多謝父母,以及他們的紅封包。感謝情人提早送上的大頭香檳橙鬱金香花束、實用的禮物、晚餐與蛋糕,以及一切細心的安排。還有米安與小寧的倒數派對,劉公子、阿聰的鼎力支持──吃着朱古力暖心蛋糕摸酒杯底,燭光掩映份外有情調。
少不了雜誌組員瑪莉與勁駒的細心,送上黑森林蛋糕,可惜眾人不准我在此貼相。邱武與Thomson的Cova蛋糕,驚喜交集,甜入心屝。Joanne和韻姬的麥嘜生日卡,很有心思!Aby與Tao的ecard問侯,兩個虛擬蛋糕一樣豐富。中學好友Jessica和Winnie,已為人母仍記得我生日,真想好好的跟她們過「Family Day」。Simon和Alison,謝謝短訊問侯。
當然要感謝所有祝福我的網界友好:Alex、瑪姬、整餅怪人、Jacky TT、港燦、Bubu、Stannum、Herbert、公園仔、Diana、維記阿華田、pigbon、Martin、eggsplash等,令blog海生活充實有情。
來自報館舊雨新知的、雜誌組員的、邱武與Thomson的、情人的(排名按蛋糕出現次序),四個朱古力一個芒果慕絲。多年來珍惜的情誼,益發感動。
年輪長了一圈,一周前已心靈騷動,患得患失做了兩件事:
1)平日只塗保濕護膚品的我,一想到長大一歲後,皮膚也衰老了,要好好保養,下決心買了一瓶晚霜。
2)忍受不住披頭散髮的樣子,下班時匆匆剪髮,確保生日那一天的髮型精神爽利,充滿朝氣迎接新一年。
生日倒數前幾小時,以為自己從此失去青春任性的權利,卻沒反省自己沒有生活目標,從沒Look Forward!摸酒杯底,也想不出所以然。慶幸生日當天陽光普照,一大清早跑到東涌海傍採訪,燦爛陽光打開我的心眼,看,身邊擁有的,大自然存在的,多麼美好!
放開懷抱吧,人成熟了,應該更懂得欣賞和感恩。生日後一天,我出席預科同學Lewis的婚宴。從來對喜酒沒有特別強烈感覺,有一段日子甚至麻木的我,這晚為了與同窗與老師同坐一桌而快樂,為婚宴主角略帶靦腆卻真摯的愛情而喝采,開始享受因喜宴而重新聚焦的友情與關愛。
別誤會,我絕非恨嫁,不過被鋼琴老師中風的事而啟發罷了。活着的每一天,有能力吃喝拉睡,也得感恩,更何況見證情緣一線牽?
相比5年前,現在的我智慧增長了,擁有更多,領悟更多,人更加快樂。也許,這才是新一段花樣年華的開始。灑脫愉悅,從沒超齡。
別自作聰明「看圖識字」,我才未到32歲。謝謝邱武(左)與Thomson(右)一直對我的關心與指導
且讓我感謝所有陪我長大新一歲的親朋(按照時序排名):
首先當然要多謝父母,以及他們的紅封包。感謝情人提早送上的大頭香檳橙鬱金香花束、實用的禮物、晚餐與蛋糕,以及一切細心的安排。還有米安與小寧的倒數派對,劉公子、阿聰的鼎力支持──吃着朱古力暖心蛋糕摸酒杯底,燭光掩映份外有情調。
少不了雜誌組員瑪莉與勁駒的細心,送上黑森林蛋糕,可惜眾人不准我在此貼相。邱武與Thomson的Cova蛋糕,驚喜交集,甜入心屝。Joanne和韻姬的麥嘜生日卡,很有心思!Aby與Tao的ecard問侯,兩個虛擬蛋糕一樣豐富。中學好友Jessica和Winnie,已為人母仍記得我生日,真想好好的跟她們過「Family Day」。Simon和Alison,謝謝短訊問侯。
當然要感謝所有祝福我的網界友好:Alex、瑪姬、整餅怪人、Jacky TT、港燦、Bubu、Stannum、Herbert、公園仔、Diana、維記阿華田、pigbon、Martin、eggsplash等,令blog海生活充實有情。
Thursday, May 18, 2006
無聊輕私語
今日編輯室語錄:
電視台訪問大學畢業生的入職薪酬,一個3萬起,另一個起薪點4萬。
「不如入大學重新讀過,出來賺錢都多過依家啦!」電視前一眾資深記者編輯議論紛紛。
中國銀行招股,股民踴躍取表認購。
「買中行的人,也許多過立法會選民。」我說。
「將份選民登記表格,夾進認購中行的白表,再呃班老人家,登記做選民先有得買股票,咪刺激選民登記囉,」同事甲說。
憋在編輯室,要有一點幽默感,才可抵抗時事悶氣。
************
既然解決不到招股書浪費紙張,不夠環保的煩惱,不如把中國銀行的招股書,用來墊高電腦個Mon(顯示屏)吧,夠厚夠高。特別是CRT那一些,我從前試過,兩本招股書剛剛好,絕對夠力。
************
做傳媒最災難的經歷,莫過於此,將訪問對象搞錯了,還要直播出街,BBC果真老貓燒鬚。
************
落雨也不怕,落雪也不怕,到了某一個年紀,自求多福,但願有這樣的心境。
電視台訪問大學畢業生的入職薪酬,一個3萬起,另一個起薪點4萬。
「不如入大學重新讀過,出來賺錢都多過依家啦!」電視前一眾資深記者編輯議論紛紛。
中國銀行招股,股民踴躍取表認購。
「買中行的人,也許多過立法會選民。」我說。
「將份選民登記表格,夾進認購中行的白表,再呃班老人家,登記做選民先有得買股票,咪刺激選民登記囉,」同事甲說。
憋在編輯室,要有一點幽默感,才可抵抗時事悶氣。
************
既然解決不到招股書浪費紙張,不夠環保的煩惱,不如把中國銀行的招股書,用來墊高電腦個Mon(顯示屏)吧,夠厚夠高。特別是CRT那一些,我從前試過,兩本招股書剛剛好,絕對夠力。
************
做傳媒最災難的經歷,莫過於此,將訪問對象搞錯了,還要直播出街,BBC果真老貓燒鬚。
************
落雨也不怕,落雪也不怕,到了某一個年紀,自求多福,但願有這樣的心境。
Monday, May 15, 2006
搶報/書特工隊
如果我像胡杏兒般,在意大利《向世界出發》,我也會像她般快樂,尤其是在心情甚差的今天。
情緒低落的原因,一言難盡,不過與工作關係不大。提起工作,在文字媒介打滾好一段日子,我到現在也搞不清,究竟索取所屬報紙/雜誌,是否必不可少的福利,還是一項要爭要搶才有的福利:這麼多年來,我經常拿不到工作的報紙或者雜誌!
從前工作的報館,每早在編輯室按版面放下多疊報紙,讓員工像「執藥」般自己疊報紙,「手快有手慢無」。那一個版面最快「沽清」,便最受歡迎。通常,港聞版與副刊版「叮噹馬頭」,若當天我出外工作,遲了回編輯室,取不到港聞版甚至整份報章,是家常便飯。
究竟是報紙數量有限,求過於供,還是有人拿多幾份,令我這等早出晚歸者望門輕嘆,真是天曉得。
於是,相熟的同事,自動發揮守望相助「搶報紙」的精神。最早回公司的,主動替相熟者預留報紙,如是者每個月「脫報」的機會,勁減至2至3天。見微知著,舊公司同事間感情深厚,到現在亦不時出外宵夜聊天。
去年轉工後,新報館按部組分配已疊好的報紙,幸運地每日報章不缺。直至3個月前內部轉職至雜誌,問題又來了。每逢出版日,重甸甸的雜誌一送到編輯室,很快便一掃而空。因為要寄給被訪者,取不到雜誌,便要自掏腰包到報攤購買,自此我每周無端多了這筆「日常開支」。
我們一組人認真地想過,是否要編更新增「搶書beat」(beat是傳媒行內術語,意指從事的新聞線,例如做「旅遊beat」,該記者便專責做旅遊新聞),輪流在出版日提早上班「搶雜誌」。為了保障權益,這似乎事在必行。
So,我連自己應得的那一本雜誌也保不住。報紙與雜誌,字字皆辛苦呀!
情緒低落的原因,一言難盡,不過與工作關係不大。提起工作,在文字媒介打滾好一段日子,我到現在也搞不清,究竟索取所屬報紙/雜誌,是否必不可少的福利,還是一項要爭要搶才有的福利:這麼多年來,我經常拿不到工作的報紙或者雜誌!
從前工作的報館,每早在編輯室按版面放下多疊報紙,讓員工像「執藥」般自己疊報紙,「手快有手慢無」。那一個版面最快「沽清」,便最受歡迎。通常,港聞版與副刊版「叮噹馬頭」,若當天我出外工作,遲了回編輯室,取不到港聞版甚至整份報章,是家常便飯。
究竟是報紙數量有限,求過於供,還是有人拿多幾份,令我這等早出晚歸者望門輕嘆,真是天曉得。
於是,相熟的同事,自動發揮守望相助「搶報紙」的精神。最早回公司的,主動替相熟者預留報紙,如是者每個月「脫報」的機會,勁減至2至3天。見微知著,舊公司同事間感情深厚,到現在亦不時出外宵夜聊天。
去年轉工後,新報館按部組分配已疊好的報紙,幸運地每日報章不缺。直至3個月前內部轉職至雜誌,問題又來了。每逢出版日,重甸甸的雜誌一送到編輯室,很快便一掃而空。因為要寄給被訪者,取不到雜誌,便要自掏腰包到報攤購買,自此我每周無端多了這筆「日常開支」。
我們一組人認真地想過,是否要編更新增「搶書beat」(beat是傳媒行內術語,意指從事的新聞線,例如做「旅遊beat」,該記者便專責做旅遊新聞),輪流在出版日提早上班「搶雜誌」。為了保障權益,這似乎事在必行。
So,我連自己應得的那一本雜誌也保不住。報紙與雜誌,字字皆辛苦呀!
Monday, May 08, 2006
職業特工隊III.手機出貓
《職業特工隊III》(M:I:III / Mission Impossible III),劇情意外地緊湊,但它第一個惹笑場景,與它的刺激舖排無關。甚至乎,這個gag位只有香港人才會懂。
話說Maggie Q飾演的Zhen(究竟是鄭還是珍?),是湯告魯斯(Tom Cruise)的特工隊友,不惜扮作名媛,混入梵蒂崗生擒大魔頭Owen Davian(奧斯卡影帝Philip Seymour Hoffman主演)。兩人在酒會相遇,Maggie Q藉故倒瀉紅酒,潑到Davian身上,令Davian被迫到洗手間清理,墮入湯告魯斯預設的圈套,被他埋伏襲擊。
她倒瀉紅酒後,向Davian賠罪的一刻,全場爆笑──為了她的麥兜式廣東話:
「Ng毫E思,鵝好Lun樽(唔好意思,我好論盡)。」(記憶中的對白大意,如有錯漏,懇請指正)
這個gag,既好笑,又吊詭。
讓Maggie Q在電影說廣東話,她可說是電影內的「異族」。所有人說英文,唯獨她對Davian說廣東話(應該還假設了她是中國人吧!),突顯了她的「異族」身份。
這種中西異族對立色彩,在荷里活電影極普遍。大概導演意想不到的是,就連香港人本身,也當Maggie Q是異族。聽到她的廣東話時,不單毫無親切感或共鳴,甚至強化了「非我族類」的感覺。
Maggie Q的混血身份,令她縱然在香港打拼,群眾一向也不認為她是香港人。觀眾聽完她在電影裏,那堆半鹹半淡、看字幕才聽得明白、卻帶來極大娛樂性的廣東話,實在更難認同她扮中國/香港人了。笑聲(我猜當中夾雜不少嘲笑),更加響亮。
Maggie這種雙重「異族」身份(電影內的異族、香港觀眾眼中的異族),正是「異族」中的「異族」,頗為有趣。
電影的「異族」,可以是主角的敵人,亦通常伴隨英雄出現。《職業特工隊III》的湯告魯斯,便是典型的荷里活片大英雄。本來,電影夠刺激,我會叫大腦休息,懶理其中的英雄主義。不過,電影內的中國外景,令我很好奇,嘩,特工英雄單獨迎戰,勾結中國與中東的全球惡霸喎,唔睇唔得啦!
電影話,壞人要得到的Rabbit foot(兔腳)資料,無端端藏在中國官方在上海的大廈內,和Chinese Military(中國軍方)有聯繫,連天台也有十多個前解放軍做守衞,湯告魯斯要從對面大廈跳下去,深入敵方陣營,一擊即中。也不知道說電影高估了,還是看扁了中國軍力好。
戰線,又無端端由上海外灘,跳到兩小時車程距離的浙江省嘉善縣西塘古鎮。水鄉古鎮的緩慢,相對湯告魯斯的急快,相映成趣。對於我這種對江南水鄉無限嚮往者,有機會在電影「獵奇」水鄉情懷,總算是「意外收穫」。不過導演想滿足的,恐怕是被片中那些符合西方想像的中國景色(例如上海街頭唐樓的龍蛇混雜,水鄉的白牆黑瓦),徹底迷倒或好奇的老外。攝製隊在電影網頁直認不諱:江南水鄉,在美國片,未見過。(請看文末參考資料)
說到底,都是大家對東方,對中國,好奇,也獵奇,包括冥頑不靈的我。
幽雅的水鄉,手機網絡的覆蓋度,真的支持到使用美國手機,在小鎮國際漫遊,穿巷過橋?
請問問片中邊拿著手機,邊高速飛奔尋妻的湯告魯斯。
或許,較易測試的是,香港各中學的廁所,是否已覆蓋手機2.5G或3G網絡,足以讓會考生躲入廁格,上網出貓?又或者,即使可上網,又是否有足夠時間,抄下答案作弊?
考評局負責出卷到審閱的官員,大概從未試過用手機上網,才沒想到手機上網可以出貓,更無法理解引起的風波,透過互聯網傳播和聯署請願後,製造的輿論力量,殺傷力驚人。
短短一兩天,哪來的萬多個簽名呢?如果全部自發,沒有「出貓」,那一定是香港最有力量的網絡行動,值得關注。
我暗忖考評局跟電訊科技脫節,加上懶惰而原文照錄整篇範文,又蠢又懶又Out,今次才棋差一着。弟弟不以為然,開玩笑說:
「考試時咁緊張,都俾佢諗到用手機上網出貓,咁有急才,這幾分抵佢攞啦!」
唉,我確實與科技,與新一代的思維,全然脫節。
PS:所有圖片來自《職業特工隊III》網站,並在此引述製作隊伍講解在上海取景的因由:
Shanghai is a futuristic, science-fiction city," says Abrams. "It's also a city that reveals a real cost to its expansion: old neighborhoods are being razed in order to build these monolith office buildings. That was fascinating - the ancient as counterpoint to the brand new and what's next."
"Shanghai was just astonishing," adds Chambliss. "Even though so many people are being displaced, there's this incredible spirit of optimism and energy. I think they consider themselves the city and country of the future."
The production also found that a short distance from Shanghai, many fishing villages still live in much the same way that they have for centuries. With this in mind, the writers decided to showcase this part of the country.
"Our locations managers and props designer identified a handful of cities outside of Shanghai; Xitang was the most unusual in terms of its look for an American film - I hadn't seen this before," says Abrams.
Xitang is an ancient fishing village about a two-hour drive outside Shanghai. It is estimated to be around 1,000 years old and boasts a 700-year-old restaurant. "Xitang is the setting that bookends the film," explains Abrams. "We wanted to use the ancient town as a backdrop for an emotional endpiece."
Friday, May 05, 2006
驚訝
驚訝,往往在最低沉的時侯出現。
午夜,急性胃炎發作。漏夜光顧24小時診所,服藥後頭昏腦脹,輾轉翻側。
揭開雜誌打發時間,安頓空虛疲憊的心靈。嗯!雜誌廣告中人,豈不是當年大學宿舍之花!我們同屆畢業,她唸工商管理,曾在宿生會共事,對她的美貌印象深刻。不足十年,宿花今日已貴為某大窩輪發行商董事,是新晉兼力捧的「窩輪之花」,青春與風采依然。
不敢叼光,姑隱其名。「窩輪之花」當年已然美貌與智慧並重。相對於我,噫,歲月不饒人:一周前因戶外訪問被蚊叮的傷口,疤痕仍在。今日佛誕,呵彌陀佛。
午夜,急性胃炎發作。漏夜光顧24小時診所,服藥後頭昏腦脹,輾轉翻側。
揭開雜誌打發時間,安頓空虛疲憊的心靈。嗯!雜誌廣告中人,豈不是當年大學宿舍之花!我們同屆畢業,她唸工商管理,曾在宿生會共事,對她的美貌印象深刻。不足十年,宿花今日已貴為某大窩輪發行商董事,是新晉兼力捧的「窩輪之花」,青春與風采依然。
不敢叼光,姑隱其名。「窩輪之花」當年已然美貌與智慧並重。相對於我,噫,歲月不饒人:一周前因戶外訪問被蚊叮的傷口,疤痕仍在。今日佛誕,呵彌陀佛。
Monday, May 01, 2006
勞動節的無奈
身為傳媒行家,很同情成報記者被拖欠出糧的慘況。還是那一句,傳媒唔易做。
誠然,成報的財政問題,部分與讀者大量流失,銷量大跌,令廣告收入大減有關,但更大問題來自企業管理,5年易主3次,報館像「人球」般拋來拋去,無人知道現老闆覃輝底細。我在舊報館時,成報拖糧的新聞,差不多半年一度,當然每一次報館也沒有官方回應。當時經濟不如目前般好景,我不禁擔心,萬一報館倒閉,他們何去何從,那裏有這麼多編採空缺?
現在,同樣唇寒齒亡。更深層次的思考是,香港的傳媒工作者,沒有多少討價還價的能力。成報「集體請假」員工,不過是港聞版與攝影的廿多人。我不知道其他編採人員沒有工業行動的原因,只知道記者沒有工會,香港記者協會並無工會的功能。要爭取較佳待遇,倚賴個人修為與際遇。可惜傳媒人的市場力量(或者市價),遠不及法律、會計或醫療從業員,與專業水平相稱的薪金,與大部分記者編輯絕緣。嗯,誰叫我們沒有專業資格,又勢孤力弱呢!
我們有的是,傳媒show business化。電視台記者明星化,樣靚有價值。這放諸全球皆準,只不過香港市場單元化,這現象的影響特別明顯,令多少自問樣子不夠資格選港姐的妹妹仔,連電視台面試第一關也過不了。
怨這怨那,不切實際,不如思考前路。趁今日勞動節,在雜誌編輯室勞動,檢討一己不足,積極得多。
題外話,網友質疑記者天職是報道真相,我並不反對,畢竟這是最理想的理論。事實是,什麼叫真相?除了天知地知、新聞主角知,可能最終無人知。記者可以做的,唯有將報道貼近真相的事實,盡量披露接近真相的事情。這是現實。
我曾經嘗試為新聞解碼,尋找新聞背後的故事。或許我功力不夠,得到的片言隻語,愈覺得真相似夢迷離。例如九鐵兵變,黎文熹當日受誰唆擺,寄信給管理層?難道是楊啟彥?黎本人說與人無尤,你相信嗎?這便是永遠沒有真相的例子(或者知道部分真相,無從求證,不能公開披露)。記者唯有列出各種客觀事實,讓讀者理解、判斷。
******************
路過荃灣,遙望近荃灣大會堂一帶,無端多了一道六十多層樓高的大屏風!原來是信和集團新盤「萬景峯」。報道指呎價接近6000元。突然想起個多月前,信和邀請一班地產版記者到東京,軟銷「萬景峯」設計具特色。我看了有關新聞許多次,也不明白萬景峯跟東京有何關係。
報載萬景峯多人搶購,我想起去年在地產建設商會門外呆等的往事。那時,政府施壓要求發展商制定預售樓花指引(不是制度或規管,沒有法律約束力的),最記得當日我們設法找出,究竟樓花銷情與報價單是否屬實,因為有關資訊很封閉。
最記得當時不斷詢問政府官員,究竟會不會立例或者考慮懲罰,誤導樓花資料的發展商呢?官員沒正面回答,不斷重申要發展商自律。
「唔懲罰又怎會有用?」我忍不住炮轟。然而我人微言輕,這不過是一發空炮。發展商經常說,賣價靠市場力量制衡,但一手樓花的市場力量,來自發展商作價,而不是普羅大眾啊。
一盤弄虛作假也沒有規管與懲罰的生意,都幾好做。
去年6月24日,地產建設商會訂立了15項一手樓花內購指引。一套沒有罰則,毋須為錯誤承擔的指引,有沒有作用?看山頂種植道一號事件便心中有數。
誠然,成報的財政問題,部分與讀者大量流失,銷量大跌,令廣告收入大減有關,但更大問題來自企業管理,5年易主3次,報館像「人球」般拋來拋去,無人知道現老闆覃輝底細。我在舊報館時,成報拖糧的新聞,差不多半年一度,當然每一次報館也沒有官方回應。當時經濟不如目前般好景,我不禁擔心,萬一報館倒閉,他們何去何從,那裏有這麼多編採空缺?
現在,同樣唇寒齒亡。更深層次的思考是,香港的傳媒工作者,沒有多少討價還價的能力。成報「集體請假」員工,不過是港聞版與攝影的廿多人。我不知道其他編採人員沒有工業行動的原因,只知道記者沒有工會,香港記者協會並無工會的功能。要爭取較佳待遇,倚賴個人修為與際遇。可惜傳媒人的市場力量(或者市價),遠不及法律、會計或醫療從業員,與專業水平相稱的薪金,與大部分記者編輯絕緣。嗯,誰叫我們沒有專業資格,又勢孤力弱呢!
我們有的是,傳媒show business化。電視台記者明星化,樣靚有價值。這放諸全球皆準,只不過香港市場單元化,這現象的影響特別明顯,令多少自問樣子不夠資格選港姐的妹妹仔,連電視台面試第一關也過不了。
怨這怨那,不切實際,不如思考前路。趁今日勞動節,在雜誌編輯室勞動,檢討一己不足,積極得多。
題外話,網友質疑記者天職是報道真相,我並不反對,畢竟這是最理想的理論。事實是,什麼叫真相?除了天知地知、新聞主角知,可能最終無人知。記者可以做的,唯有將報道貼近真相的事實,盡量披露接近真相的事情。這是現實。
我曾經嘗試為新聞解碼,尋找新聞背後的故事。或許我功力不夠,得到的片言隻語,愈覺得真相似夢迷離。例如九鐵兵變,黎文熹當日受誰唆擺,寄信給管理層?難道是楊啟彥?黎本人說與人無尤,你相信嗎?這便是永遠沒有真相的例子(或者知道部分真相,無從求證,不能公開披露)。記者唯有列出各種客觀事實,讓讀者理解、判斷。
******************
路過荃灣,遙望近荃灣大會堂一帶,無端多了一道六十多層樓高的大屏風!原來是信和集團新盤「萬景峯」。報道指呎價接近6000元。突然想起個多月前,信和邀請一班地產版記者到東京,軟銷「萬景峯」設計具特色。我看了有關新聞許多次,也不明白萬景峯跟東京有何關係。
報載萬景峯多人搶購,我想起去年在地產建設商會門外呆等的往事。那時,政府施壓要求發展商制定預售樓花指引(不是制度或規管,沒有法律約束力的),最記得當日我們設法找出,究竟樓花銷情與報價單是否屬實,因為有關資訊很封閉。
最記得當時不斷詢問政府官員,究竟會不會立例或者考慮懲罰,誤導樓花資料的發展商呢?官員沒正面回答,不斷重申要發展商自律。
「唔懲罰又怎會有用?」我忍不住炮轟。然而我人微言輕,這不過是一發空炮。發展商經常說,賣價靠市場力量制衡,但一手樓花的市場力量,來自發展商作價,而不是普羅大眾啊。
一盤弄虛作假也沒有規管與懲罰的生意,都幾好做。
去年6月24日,地產建設商會訂立了15項一手樓花內購指引。一套沒有罰則,毋須為錯誤承擔的指引,有沒有作用?看山頂種植道一號事件便心中有數。
Subscribe to:
Posts (Atom)